4月29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考察時,來到位于徐匯區的上海“模速空間”大模型創新生態社區調研。
在人工智能產品體驗店,總書記親自佩戴智能眼鏡進行互動體驗。 那么這個被稱為“AI技術展示中心”的創新平臺,究竟具有哪些獨特之處?
“模速空間”外景
今年2月,位于“模速空間”的AI潮品體驗店首次亮相徐匯,一開業就呈現了200余款AI科技產品,500平方米的零售展廳里,擺放著包含智能穿戴、智能健康、音頻設備等多個方面的人工智能商品,且其中九成產品都是“中國智造”。
體驗店內陳設
現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家“人工智能商品體驗店”充當著“橋梁”的作用,集中展示了“模速空間”所孵化的企業生產的人工智能產品及其他擁有“中國基因”的產品。市民可在體驗店對外開放后,來到店里體驗或者購買不同的產品。市場化運營,也能夠幫助園區企業收集消費者反饋,從而推動自己的商品優化、升級。作為上海最集中呈現AI潮品的體驗空間,這家“人工智能商品體驗店”也是公眾了解AI技術落地與應用的窗口,讓市民更具體地感受人工智能在生活場景里的運用。
待到體驗店正式營業,市民可以現場“擼智能貓咪”、體驗智能玩具,拿上智能無弦吉他順利變身吉他手,輕松實現彈唱自由。
市民體驗智能無弦吉他
市民體驗智能VR眼鏡
除了玩樂之外,來到體驗店的市民還能接觸到最新的編程機器人、仿真月球車模等。據記者了解,這家人工智能產品體驗店將保持每月更新,那么它為何能保持如此高頻率“刷新”呢?這就得益于“模速空間”本身的優勢。
“模速空間”是一片人工智能產業的聚集地,方圓一公里內,坐落著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騰訊、阿里、微軟、商湯、港科大上海中心等科技巨頭機構,還有無問心穹、依圖科技、派生萬物等眾多AI大模型創新企業。模速空間自2023年9月揭牌時,就有21家企業入駐,揭牌100天后,入駐企業數量突破50家,創新濃度不斷提升。
截至目前,模速空間已入駐企業100余家,輻射帶動徐匯區聚集大模型企業近400家,累計推動43個備案大模型落地,約占上海市的61%,形成了從算力、基模、大語言、端側等基礎設施建設,到生命健康、消費、金融、文娛等垂直應用的完整產業鏈,新產品從工程機到最終實現大貨量產的周期因為供應鏈的強大而縮短,企業也能持續迭代產品,同步實現市場落地。
記者:李夢婷、李冠宇、朱昱偉
編輯:葉芳芳
校對:耿潔玉
審校:韋麗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徐匯官方賬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