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欲av蜜臀,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gogogo高清免费完整版,啊灬啊灬啊灬免费毛片

網易首頁 > 網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周易真正注解之一

0
分享至

周易真正注解之一

中天易張永紅整理

提要

  《周易注》·十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上、下經》注及《略例》,魏王弼撰。《系辭傳》、《說卦傳》、《序卦傳》、《雜卦傳》注,晉韓康伯撰。《隋書·經籍志》以王、韓之書各著錄,故《易注》作六卷,《略例》作一卷,《系辭注》作三卷。《舊唐書·經籍志》、《新唐書·藝文志》皆載弼注七卷,蓋合《略例》計之。今本作十卷,則并韓書計之也。考王儉《七志》,已稱弼《易注》十卷(按《七志》今不傳。此據陸德明《經典釋文》所引),則并王、韓為一書,其來已久矣。自鄭玄傳費直之學,始析《易傳》以附經,至弼又更定之。說者謂鄭本如今之《乾卦》,其《坤卦》以下又弼所割裂。然鄭氏《易注》,至北宋尚存一卷。《崇文總目》稱存者為《文言》、《說卦》、《序卦》、《雜卦》四篇,則鄭本尚以《文言》自為一傳,所割以附經者,不過《彖傳》、《象傳》。今本《乾》、《坤》二卦各附《文言》,知全經皆弼所更定,非鄭氏之舊也。每卷所題《乾傳》第一、《泰傳》第二、《噬嗑傳》第三、《咸傳》第四、《夬傳》第五、《豐傳》第六,各以卷首第一卦為名。據王應麟《玉海》,此目亦弼增標。蓋因毛氏《詩傳》之體例,相沿既久,今亦仍舊文錄之。惟《經典釋文》以《泰傳》為《需傳》,以《噬嗑傳》為《隨傳》,與今本不同。證以《開成石經》,一一與陸氏所述合。當由後人以篇頁不均為之移并,以非宏旨之所系,今亦不復追改焉。其《略例》之注,為唐邢璹撰。里籍無考,其結銜稱“四門助教”。案《唐書·王鉷傳》稱為“鴻臚少卿邢璹”,子縡,以謀反誅。則終於鴻臚少卿也。《太平廣記》載其奉使新羅,賊殺賈客百馀人,掠其珍貨貢於朝。其人殊不足道,其注則至今附弼書以行。陳振孫《書錄解題》稱:“蜀本略例有所注,止有篇首釋‘略例’二字,文與此同,馀皆不然。”是宋代尚有一別本。今則惟此本存,所謂蜀本者已久佚矣。弼之說《易》,源出費直。直《易》今不可見,然荀爽《易》即費氏學,李鼎祚書尚頗載其遺說。大抵究爻位之上下,辨卦德之剛柔,已與弼注略近。但弼全廢象數,又變本加厲耳。平心而論,闡明義理,使《易》不雜於術數者,弼與康伯深為有功。祖尚虛無,使《易》竟入於老莊者,弼與康伯亦不能無過。瑕瑜不掩,是其定評。諸儒偏好偏惡,皆門戶之見,不足據也。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周易注》

上經乾傳卷一

乾:元、亨、利、貞。

  初九:潛龍勿用(1)。

  (1)《文言》備矣。

  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1)。

  (1)出潛離隱,故曰“見龍”,處於地上,故曰“在田”。德施周普,居中不偏,雖非君位,君之德也。初則不彰,三則“乾乾”,四則“或躍”,上則過亢。“利見大人”,唯二、五焉。

  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1)。

  (1)處下體之極,居上體之下,在不中之位,履重剛之險。上不在天,未可以安其尊也。下不在田,未可以寧其居也。純修下道,則居上之德廢;純修上道,則處下之禮曠。故“終日乾乾”,至于夕惕猶若厲也。居上不驕,在下不憂,因時而惕,不失其幾,雖危而勞,可以“無咎”。處下卦之極,愈於上九之亢,故竭知力而后免於咎也。乾三以處下卦之上,故免亢龍之悔。坤三以處下卦之上,故免龍戰之災。

  九四:或躍在淵,無咎(1)。

  (1)去下體之極,居上體之下,乾道革之時也。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履重剛之險,而無定位所處,斯誠進退無常之時也。近乎尊位,欲進其道,迫乎在下,非躍所及。欲靜其居,居非所安,持疑猶豫未敢決志。用心存公,進不在私,疑以為慮,不謬於果,故“無咎”也。

  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1)。

  (1)不行不躍而在乎天,非飛而何?故曰“飛龍”也。龍德在天,則大人之路亨也。夫位以德興,德以位敘,以至德而處盛位,萬物之睹,不亦宜乎?

  上九:亢龍有悔。

  用九:見群龍,無首,吉(1)。

  (1)九,天之德也。能用天德,乃見“群龍”之義焉。夫以剛健而居人之首,則物之所不與也。以柔順而為不正,則佞邪之道也。故《乾》吉在“無首”,《坤》利在“永貞”。

  《彖》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乾道變化,各正性命(1)。保合大和,乃利貞(2)。首出庶物,萬國咸寧(3)。

  (1)天也者,形之名也。健也者,用形者也。夫形也者,物之累也。有天之形而能永保無虧,為物之首,統之者豈非至健哉!大明乎終始之道,故六位不失其時而成,升降無常,隨時而用,處則乘潛龍,出則乘飛龍,故曰“時乘六龍”也。乘變化而御大器,靜專動直,不失大和,豈非正性命之情者邪? (2)不和而剛暴。 (3)萬國所以寧,各以有君也。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潛龍勿用”,陽在下也。“見龍在田”,德施普也。“終日乾乾”,反復道也(1)。“或躍在淵”,進無咎也。“飛龍在天”,大人造也。“亢龍有悔”,盈不可久也。用九,天德不可為首也。

  (1)以上言之則不驕,以下言之則不憂,反覆皆道也。

  《文言》曰:元者善之長也,亨者嘉之會也,利者義之和也,貞者事之干也。君子體仁足以長人,嘉會足以合禮,利物足以和義,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貞。”

  初九曰“潛龍勿用”,何謂也?子曰:“龍德而隱者也。不易乎世(1),不成乎名,遁世無悶,不見是而無悶,樂則行之,憂則違之,確乎其不可拔,‘潛龍’也。”

  (1)不為世俗所移易也。

  九二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何謂也?子曰:“龍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謹,閑邪存其誠,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易》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君德也。”

  九三曰:“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何謂也?子曰:“君子進德修業。忠信所以進德也。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知至至之,可與言幾也。知終終之,可與存義也(1)。是故居上位而不驕,在下位而不憂(2)。故乾乾因其時而惕,雖危無咎矣(3)。

  (1)處一體之極,是“至”也。居一卦之盡,是“終”也。處事之至而不犯咎,“知至”者也。故可與成務矣。處終而能全其終,“知終”者也。夫進物之速者,義不若利,存物之終者,利不及義。故“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夫“可與存義”者,其唯“知終”者乎? (2)居下體之上,在上體之下,明夫終敝,故“不驕”也。知夫至至,故“不憂”也。 (3)惕,怵惕之謂也。處事之極,失時則廢,懈怠則曠,故“因其時而惕,雖危無咎”。

  九四曰“或躍在淵,無咎”,何謂也?子曰:“上下無常,非為邪也。進退無恒,非離群也。君子進德修業,欲及時也,故無咎。”

  九五曰“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何謂也?子曰:“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濕,火就燥,云從龍,風從虎,圣人作而萬物睹,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則各從其類也。”

  上九曰“亢龍有悔”,何謂也?子曰:“貴而無位,高而無民(1)。賢人在下位而無輔(2),是以動而有悔也(3)。”

  (1)下無陰也。 (2)賢人雖在下而當位,不為之助。 (3)處上卦之極而不當位,故盡陳其闕也。獨立而動物莫之與矣。《乾·文言》首不論“乾”而先說“元”,下乃曰“乾”,何也?夫“乾”者統行四事者也。君子以自強不息,行此四者,故首不論“乾”而下曰“乾、元、亨、利、貞”。馀爻皆說龍,至於九三獨以“君子”為目,何也?夫易者象也。象之所生,生於義也。有斯義,然后明之以其物,故以龍敘“乾”,以馬明“坤”,隨其事義而取象焉。是故初九、九二,龍德皆應其義,故可論龍以明之也。至於九三“乾乾夕惕”,非龍德也,明以君子當其象矣。統而舉之,“乾”體皆龍,別而敘之,各隨其義。

  “潛龍勿用”,下也。“見龍在田”,時舍也。“終日乾乾”,行事也。“或躍在淵”,自試也。“飛龍在天”,上治也。“亢龍有悔”,窮之災也。乾元“用九”,天下治也(1)。

  (1)此一章全以人事明之也。九,陽也。陽,剛直之物也。夫能全用剛直,放遠善柔,非天下至理,未之能也。故“乾元用九”,則“天下治”也。夫識物之動,則其所以然之理,皆可知也。龍之為德,不為妄者也。潛而勿用,何乎?必窮處於下也。見而在田,必以時之通舍也。以爻為人以位為時,人不妄動,則時皆可知也。文王明夷,則主可知矣。仲尼旅人,則國可知矣。

  “潛龍勿用”,陽氣潛藏。“見龍在田”,天下文明。“終日乾乾”,與時偕行(1)。“或躍在淵”,乾道乃革。“飛龍在天”,乃位乎天德。“亢龍有悔”,與時偕極(2)。“乾元用九”,乃見天則(3)。

  (1)與天時俱不息。 (2)與時運俱終極。 (3)此一章全說天氣以明之也。九,剛直之物,唯“乾”體能用之,用純剛以觀天,天則可見矣。

  “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貞”者,性情也(1)。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大哉乾乎,剛健中正,純粹精也!六爻發揮,旁通情也。“時乘六龍”,以御天也。“云行雨施”,天下平也。

  (1)不為“乾元”,何能通物之始無不性其情,何能久行其正?是故“始而亨者”,必“乾元”也。利而正者,必“性情”也。

  君子以成德為行,日可見之行也。潛之為言也,隱而未見,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

  君子學以聚之,問以辯之(1),寬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君德也。

  (1)以君德而處下體,資納於物者也。

  九三,重剛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故乾乾因其時而惕,雖危無咎矣。

  九四,重剛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之。或之者,疑之也,故無咎。

  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兇。先天而天弗違,后天而奉天時。天且弗違,而況於人乎?況於鬼神乎?

  “亢”之為言也,知進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喪。其唯圣人乎!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

坤:元、亨,利牝馬之貞(1)。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東北喪朋,安貞吉(2)。

  (1)坤,貞之所利,利於牝馬也。馬在下而行者也,而又牝焉,順之至也。至順而后乃“亨”,故唯利於“牝馬之貞”。 (2)西南致養之地,與“坤”同道者也,故曰“得朋”。東北反西南者也,故曰“喪朋”。陰之為物,必離其黨,之於反類,而后獲安貞吉。

  《彖》曰: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坤厚載物,德合無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牝馬地類,行地無疆(1),柔順利貞,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后順得常。“西南得朋”,乃與類行。“東北喪朋”,乃終有慶。“安貞”之吉,應地無疆(2)。

  (1)地之所以得“無疆”者,以卑順行之故也。乾以龍御天,坤以馬行地。 (2)地也者,形之名也。“坤”也者,用地者也。夫用雄必爭,二主必危,有地之形,與剛健為耦,而以永保無疆,用之者不亦至順乎?若夫行之不以“牝馬”,利之不以“永貞”,方而又剛,柔而又圓,求安難矣。

  《象》曰:地勢坤(1)。君子以厚德載物。

  (1)地形不順,其勢順。

  初六:履霜,堅冰至(1)。

  《象》曰:“履霜堅冰,陰始凝也。馴致其道,至“堅冰”也。

  (1)始於履霜,至于堅冰,所謂至柔而動也剛。陰之為道,本於卑弱而后積著者也,故取“履霜”以明其始。陽之為物,非基於始以至於著者也,故以出處明之,則以初為潛。

  六二:直方大,不習無不利(1)。

  《象》曰:六二之動,直以方也(2)。不習無不利,地道光也。

  (1)居中得正,極於地質,任其自然而物自生,不假修營而功自成,故“不習”焉而“無不利”。 (2)動而直方,任其質也。

  六三:含章可貞,或從王事,無成有終(1)。

  《象》曰:“含章可貞”,以時發也,“或從王事”,知光大也(2)。

  (1)三處下卦之極,而不疑於陽,應斯義者也。不為事始,須唱乃應,待命乃發,含美而可正者也,故曰“含章可貞”也。有事則從,不敢為首,故曰“或從王事”也。不為事主,順命而終,故曰“無成有終”也。 (2)知慮光大,故不擅其美。

  六四:括囊,無咎無譽(1)。

  《象》曰:“括囊無咎”,慎不害也。

  (1)處陰之卦,以陰居陰,履非中位,無“直方”之質,不造陽事,無“含章”之美,括結否閉,賢人乃隱。施慎則可,非泰之道。

  六五:黃裳元吉(1)。

  《象》曰:“黃裳元吉”,文在中也(2)。

  (1)黃,中之色也,裳,下之飾也。“坤”為臣道,美盡於下。夫體無剛健而能極物之情,通理者也。以柔順之德,處於盛位,任夫文理者也。垂黃裳以獲元吉,非用武者也。極陰之盛,不至疑陽,以“文在中”,美之至也。 (2)用黃裳而獲元吉,以“文在中也”。

  上六:龍戰于野,其血玄黃(1)。

  《象》曰:“龍戰于野”,其道窮也。

  (1)陰之為道,卑順不盈,乃全其美。盛而不已,固陽之地,陽所不堪,故“戰于野”。

  用六:利永貞(1)。

  《象》曰:用六,“永貞”,以大終也(2)。

  (1)用六之利,“利永貞”也。 (2)能以永貞大終者也。

  《文言》曰:坤至柔而動也剛,至靜而德方(1)。后得主而有常,含萬物而化光。“坤”道其順乎?承天而時行!

  (1)動之方直,不為邪也。柔而又圓,消之道也。其德至靜,德必方也。

  積善之家,必有馀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馀殃。臣弒其君,子弒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由辯之不早辯也。《易》曰:“履霜堅冰至”,蓋言順也。

  直其正也,方其義也。君子敬以直內,義以方外,敬義立而德不孤。“直方大,不習無不利”,則不疑其所行也。

  陰雖有美,含之以從王事,弗敢成也。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地道無成,而代有終也。

  天地變化,草木蕃,天地閉,賢人隱。《易》曰“括囊無咎無譽”,蓋言謹也。

  君子黃中通理,正位居體,美在其中,而暢於四支,發於事業,美之至也。

  陰疑於陽必戰(1)。為其嫌於無陽也,為其嫌於非陽而戰。故稱“龍”焉。猶未離其類也(2),故稱“血”焉(3)。夫玄黃者天地之雜也,天玄而地黃。

  (1)辯之不早,疑盛乃動,故“必戰”。 (2)猶未失其陰類,為陽所滅。 (3)猶與陽戰而相傷,故稱血。

屯:元亨,利貞(1)。勿用有攸往(2),利建侯(3)。

  (1)剛柔始交,是以“屯”也。不交則否,故屯乃大亨也。大亨則無險,故“利貞”。 (2)往,益“屯”也。 (3)得主則定。

  《彖》曰:屯,剛柔始交而難生,動乎險中,大亨貞(1)。雷雨之動滿盈(2)。天造草昧,宜建侯而不寧(3)。

  (1)始於險難,至於大亨,而后全正,故曰“屯,元亨利貞”。 (2)雷雨之動,乃得滿盈,皆剛柔始交之所為。 (3)“屯”體不寧,故利“建侯”也。“屯”者,天地造始之時也,造物之始,始於冥昧,故曰“草昧”也。處造始之時,所宜之善,莫善“建侯”也。

  《象》曰:云雷屯,君子以經綸(1)。

  (1)君子經綸之時。

  初九:磐桓,利居貞,利建侯(1)。

  《象》曰:雖“磐桓”,志行正也(2)。以貴下賤,大得民也(3)。

  (1)處屯之初,動則難生,不可以進,故“磐桓”也。處此時也,其利安在?不唯居貞建侯乎?夫息亂以靜,守靜以侯,安民在正,弘正在謙。屯難之世,陰求於陽,弱求於強,民思其主之時也。初處其首而又下焉。爻備斯義,宜其得民也。 (2)不可以進,故“磐桓”也。非為宴安棄成務也,故“雖磐桓,志行正也”。 (3)陽貴而陰賤也。

  六二:屯如邅如,乘馬班如,匪寇婚媾。女子貞不字,十年乃字(1)。

  《象》曰:六二之難,乘剛也。十年乃字,反常也。

  (1)志在乎“五”,不從於初。屯難之時,正道未行,與初相近而不相得,困於侵害,故屯邅。“屯”時方屯難,正道未通,涉遠而行,難可以進,故曰:“乘馬班如”也。寇謂初也。無“初”之難,則與“五”婚矣,故曰“匪寇婚媾”也。“志在於五”,不從於初,故曰“女子貞不字”也。屯難之世,勢不過十年者也。十年則反常,反常則本志斯獲矣。故曰“十年乃字”。

  六三:即鹿無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幾,不如舍,往吝(1)。

  《象》曰:“即鹿無虞”,以從禽也。君子舍之,“往吝”窮也。

  (1)三既近五而無寇難,四雖比五,其志在初,不妨已路,可以進而無屯邅也。見路之易,不揆其志,五應在二,往必不納,何異無虞以從禽乎?雖見其禽而無其虞,徒入于林中,其可獲乎?幾,辭也。夫君子之動,豈取恨辱哉!故不如舍,“往吝,窮也”。

  六四:乘馬班如,求婚媾,往吉,無不利(1)。

  《象》曰:求而往,明也(2)。

  (1)二雖比初,執貞不從,不害已志者也。求與合好,往必見納矣。故曰“往吉,無不利”。 (2)見彼之情狀也。

  九五:屯其膏,小貞吉,大貞兇(1)。

  《象》曰:“屯其膏”,施未光也。

  (1)處屯難之時,居尊位之上,不能恢弘博施,無物不與,拯濟微滯,亨于群小,而系應在二,屯難其膏,非能光其施者也。固志同好,不容他間,小貞之吉,大貞之兇。

  上六:乘馬班如,泣血漣如(1)。

  《象》曰:“泣血漣如”,何可長也?

  (1)處險難之極,下無應援,進無所適,雖比於五,五屯其膏,不與相得,居不獲安,行無所,適窮困闉厄,無所委仰,故“泣血漣如”。

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1)。利貞(2)。

  (1)“筮”,筮者決疑之物也。童蒙之來求我,欲決所惑也。決之不一,不知所從,則復惑也。故初筮則告,再、三則瀆。瀆,蒙也。能為初筮,其唯二乎?以剛處中,能斷夫疑者也。 (2)“蒙”之所利,乃利正也。夫明莫若圣,昧莫若蒙。蒙以養正乃圣功也。然則養正以明,失其道矣。

  《彖》曰:蒙,山下有險,險而止,蒙(1)。“蒙,亨”,以亨行,時中也(2)。“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應也(3)。初筮告,以剛中也(4)。再三,瀆,瀆則不告。瀆,蒙也。蒙以養正,圣功也。

  (1)退則困險,進則閡山,不知所適,蒙之義也。 (2)時之所愿,惟愿“亨”也。以亨行之,得“時中”也。 (3)“我”謂非“童蒙”者也。非“童蒙”者,即陽也。凡不識者求問識者,識者不求所告;暗者求明,明者不諮於暗。故《蒙》之為義,“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也。童蒙之來求我,志應故也。 (4)謂二也。二為眾陰之主也,無剛決中,何由得初筮之告乎?

  《象》曰:山下出泉,蒙(1)。君子以果行育德(2)。

  (1)山下出泉,未知所適,蒙之象也。 (2)“果行”者,初筮之義也。“育德”者,養正之功也。

  初六:發蒙,利用刑人,用說桎梏,以往,吝(1)。

  《象》曰:“利用刑人”,以正法也(2)。

  (1)處蒙之初,二照其上,故蒙發也。蒙發疑明,刑說當也。“以往吝”,刑不可長。 (2)刑人之道,道所惡也。以正法制,故刑人也。

  九二:包蒙吉,納婦吉,子克家(1)。

  《象》曰:“子克家”,剛柔接也。

  (1)以剛居中,童蒙所歸,包而不距則遠近咸至,故“包蒙吉”也。婦者,配已而成德者也。體陽而能包蒙,以剛而能居中,以此納配物莫不應,故“納婦吉”也。處于卦內,以剛接柔,親而得中,能干其任,施之於子,克家之義。

  六三:勿用取女。見金夫,不有躬,無攸利(1)。

  《象》曰:“勿用取女”,行不順也。

  (1)童蒙之時,陰求於陽,晦求於明,各求發其昧者也。六三在下卦之上,上九在上卦之上,男女之義也。上不求三而三求上,女先求男者也。女之為體,正行以待命者也。見剛夫而求之,故曰“不有躬”也。施之於女,行在不順,故“勿用取女”,而“無攸利”。

  六四:困蒙,吝(1)。

  《象》曰:“困蒙”之吝,獨遠實也(2)。

  (1)獨遠於陽,處兩陰之中,暗莫之發,故曰“困蒙”也。困於蒙昧,不能比賢以發其志,亦以鄙矣,故曰“吝”也。 (2)陽稱實也。

  六五:童蒙吉(1)。

  《象》曰:“童蒙”之吉,順以巽也(2)。

  (1)以夫陰質居於尊位,不自任察而委於二,付物以能,不勞聰明,功斯克矣,故曰“童蒙吉”。 (2)委物以能,不先不為,“順以巽也”。

  上九:擊蒙,不利為寇,利御寇(1)。

  《象》曰:利用御寇,上下順也。

  (1)處蒙之終,以剛居上,能擊去童蒙,以發其昧者也,故曰“擊蒙”也。童蒙原發而已能擊去之,合上下之愿,故莫不順也。為之捍御,則物咸附之。若欲取之,則物咸叛矣,故“不利為寇,利御寇”也。

上經需傳卷二

需:有孚,光亨貞吉,利涉大川。

  《彖》曰:需,須也,險在前也。剛健而不陷,其義不困窮矣。“需有孚,光亨貞吉”,位乎天位,以正中也(1)。利涉大川,往有功也(2)。

  (1)謂五也,位乎天位,用其中正,以此待物,需道畢矣,故“光亨貞吉”。 (2)乾德獲進,往輒亨也。

  《象》曰:云上於天,需,君子以飲食宴樂(1)。

  (1)童蒙已發,盛德光亨,飲食宴樂,其在茲乎!

  初九:需于郊,利用恒,無咎(1)。

  《象》曰:“需于郊”,不犯難行也。“利用恒無咎”,未失常也。

  (1)居需之時,最遠於難,能抑其進以遠險待時,雖不應幾,可以保常也。

  九二:需于沙,小有言,終吉(1)。

  《象》曰:“需于沙”,衍在中也。雖“小有言”,以終吉也。

  (1)將近於難,故曰“需於沙”也。不至致寇,故曰“小有言”也。近不逼難,遠不后時,履健居中,以待其會,雖“小有言”,以吉終也。

  九三:需于泥,致寇至(1)。

  《象》曰:“需于泥”,災在外也。白我致寇,敬慎不敗也。

  (1)以剛逼難,欲進其道,所以招寇而致敵也。猶有須焉,不陷其剛。寇之來也,自我所招,敬慎防備,可以不敗。

  六四:需于血,出自穴(1)。

  《象》曰:“需于血”,順以聽也。

  (1)凡稱血者,陰陽相傷者也。陰陽相近而不相得,陽欲進而陰塞之,則相害也。穴者,陰之路也,處坎之始,居穴者也。九三剛進,四不能距,見侵則辟,順以聽命者也,故曰“需于血,出自穴”也。

  九五:需于酒食,貞吉(1)。

  《象》曰:“酒食貞吉”,以中正也。

  (1)“需”之所須,以待達也。已得天位,暢其中正,無所復須,故酒食而已獲“貞吉”也。

  上六: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來,敬之,終吉(1)。

  《象》曰:不速之客來,“敬之終吉”。雖不當位,未大失也(2)。

  (1)六四所以“出自穴”者,以不與三相得而塞其路,不辟則害,故不得不“出自穴”而辟之也。至於上六,處卦之終,非塞路者也。與三為應,三來之已,乃為己援,故無畏害之辟,而乃有入穴之固也。三陽所以不敢進者,須難之終也。難終則至,不待召也。己居難終,故自來也。處無位之地,以一陰而為三陽之主,故必敬之而后終吉。 (2)處無位之地,不當位者也。敬之則得終吉,故雖不當位,未大失也。

訟:有孚,窒惕,中吉(1),終兇。利見大人,不利涉大川。

  (1)窒謂窒塞也。能惕,然后可以獲中吉。

  《彖》曰:訟,上剛下險,險而健,訟。“訟有孚,窒惕中吉”,剛來而得中也。“終兇”,訟不可成也。“利見大人”,尚中正也。“不利涉大川”,入于淵也(1)。

  (1)凡不和而訟,無施而可,涉難特甚焉。唯有信而見塞懼者,乃可以得吉也。猶復不可終,中乃吉也。不閉其源使訟不至,雖每不枉而訟至終竟,此亦兇矣。故雖復有信,而見塞懼猶,不可以為終也。故曰“訟有孚,窒惕中吉,終兇”也。無善聽者,雖有其實,何由得明?而令有信塞懼者得其“中吉”,必有善聽之主焉,其在二乎?以剛而來正夫群小,斷不失中,應斯任也。

  《象》曰:天與水違行,訟。君子以作事謀始(1)。

  (1)“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無訟在於謀始,謀始在於作制。契之不明,訟之所以生也。物有其分,職不相濫,爭何由興?訟之所以起,契之過也。故有德司契而不責於人。

  初六:不永所事,小有言,終吉(1)。

  《象》曰:“不永所事”,訟不可長也。雖“小有言”,其辯明也。

  (1)處訟之始,訟不可終,故“不永所事”,然后乃吉。凡陽唱而陰和,陰非先唱者也。四召而應,見犯乃訟。處訟之始,不為訟先,雖不能不訟,而了訟必辯明矣。

  九二:不克訟,歸而逋其邑。人三百戶,無眚(1)。

  《象》曰:“不克訟”,歸逋竄也。自下訟上,患至掇也。

  (1)以剛處訟,不能下物,自下訟上,宜其不克。若能以懼歸竄其邑,乃可以免災。邑過三百,非為竄也。竄而據強,災未免也。

  六三:食舊德,貞厲,終吉。或從王事,無成(1)。

  《象》曰:“食舊德”,從上吉也。

  (1)體夫柔弱以順於上,不為九二自下訟上,不見侵奪,保全其有,故得食其舊德而不失也。居爭訟之時,處兩剛之間,而皆近不相得,故曰“貞厲”。柔體不爭,系應在上,眾莫能傾,故曰“終吉”。上壯爭勝,難可忤也,故或從王事,不敢成也。

  九四:不克訟(1)。復即命,渝,安貞吉(2)。

  《象》曰:“復即命渝”,安貞不失也。

  (1)初辯明也。 (2)處上訟下,可以改變者也,故其咎不大。若能反從本理,變前之命,安貞不犯,不失其道,“為仁猶已”,故吉從之。 

  九五:訟,元吉(1)。

  《象》曰:“訟,元吉”,以中正也。

  (1)處得尊位,為訟之主,用其中正以斷枉直,中則不過,正則不邪,剛無所溺,公無所偏,故訟“元吉”。

  上九:或錫之鞶帶,終朝三褫之(1)。

  《象》曰:以訟受服,亦不足敬也。

  (1)處訟之極,以剛居上,訟而得勝者也。以訟受錫,榮何可保?故終朝之間,褫帶者三也。

師:貞,丈人吉,無咎(1)。

  (1)丈人,嚴莊之稱也。為師之正,丈人乃吉也。興役動眾無功,罪也,故吉乃無咎也。

  《彖》曰:師,眾也。貞,正也。能以眾正,可以王矣。剛中而應,行險而順,以此毒天下而民從之,吉又何咎矣(1)?

  (1)毒猶役也。

  《象》曰:地中有水,師。君子以容民畜眾。

  初六:師出以律,否臧,兇(1)。

  《象》曰:“師出以律”,失律兇也。

  (1)為師之始,齊師者也。齊眾以律,失律則散。故師出以律,律不可失。失律而臧,何異於否?失令有功,法所不赦。故師出不以律,否臧皆兇。

  九二:在師中,吉,無咎,王三錫命(1)。

  《象》曰:“在師中吉”,承天寵也。“王三錫命”,懷萬邦也。

  (1)以剛居中,而應於上,在師而得其中者也。承上之寵,為師之主,任大役重,無功則兇,故吉乃無咎也。行師得吉,莫善懷邦,邦懷眾服,錫莫重焉,故乃得成命。

  六三:師或輿尸,兇(1)。

  《象》曰:“師或輿尸”,大無功也。

  (1)以陰處陽,以柔乘剛,進則無應,退無所守,以此用師,宜獲“輿尸”之兇。

  六四:師左次,無咎(1)。

  《象》曰:“左次無咎”,未失常也(2)。

  (1)得位而無應,無應不可以行,得位則可以處,故左次之,而無咎也。行師之法,欲右背高,故左次之。 (2)雖不能有獲,足以不失其常也。

  六五:田有禽,利執言,無咎。長子帥師,弟子輿尸,貞兇(1)。

  《象》曰:“長子帥師”,以中行也。“弟子輿尸”,使不當也。

  (1)處師之時,柔得尊位,陰不先唱,柔不犯物,犯而后應,往必得直,故“田有禽”也。物先犯己,故可以執言而無咎也。柔非軍帥,陰非剛武,故不躬行,必以授也。授不得王,則眾不從,故“長子帥師”可也。弟子之兇,故其宜也。

  上六:大君有命,開國承家,小人勿用(1)。

  《象》曰:“大君有命”,以正功也。“小人勿用”,必亂邦也。

  (1)處師之極,師之終也。大君之命,不失功也。開國承家,以寧邦也。小人勿用,非其道也。

比:吉,原筮,元永貞,無咎。不寧方來,后夫兇。

  《彖》曰:比,吉也。比,輔也,下順從也。“原筮,元永貞,無咎”,以剛中也(1)。“不寧方來”,上下應也(2)。“后夫兇”,其道窮也(3)。

  (1)處比之時,將原筮以求無咎,其唯元永貞乎?夫群黨相比,而不以“元永貞”,則兇邪之道也。若不遇其主,則雖永貞而猶未足免於咎也。使永貞而無咎者,其唯九五乎? (2)上下無陽以分其民,五獨處尊,莫不歸之,上下應之,既親且安,安則不安者讬焉,故不寧方所以來,“上下應”故也。夫無者求有,有者不求所與,危者求安,安者不求所保。火有其炎,寒者附之。故已茍安焉,則不寧之方皆來矣。 (3)將合和親而獨在后,親成則誅,是以兇也。

  《象》曰:地上有水,比。先王以建萬國,親諸侯(1)。

  (1)萬國以“比”建,諸侯以“比”親。

  初六:有孚比之,無咎。有孚盈缶,終來,有它吉(1)。

  《象》曰:比之初六,“有它吉”也。

  (1)處比之始,為比之首者也。夫以不信為比之首,則禍莫大焉,故必“有孚盈缶”,然后乃得免比之咎,故曰“有孚比之,無咎”也。處比之首,應不在一,心無私吝,則莫不比之。著信立誠,盈溢乎質素之器,則物終來無衰竭也。親乎天下,著信盈缶,應者豈一道而來?故必“有他吉”也。

  六二:比之自內,貞吉(1)。

  《象》曰:“比之自內”,不自失也。

  (1)處比之時,居中得位,而系應在五,不能來它,故得其自內貞吉而已。

  六三:比之匪人(1)。

  《象》曰:“比之匪人”,不亦傷乎!

  (1)四自外比,二為五貞,近不相得,遠則無應,所與比者,皆非已親,故曰“比之匪人”。

  六四:外比之,貞吉(1)。

  《象》曰:外比於賢,以從上也。

  (1)外比於五,復得其位,比不失賢,處不失位,故“貞吉”也。

  九五:顯比。王用三驅,失前禽。邑人不誡,吉(1)。

  《象》曰:“顯比”之吉,位正中也。舍逆取順,“失前禽”也。“邑人不誡”,上使中也。

  (1)為比之主而有應在二,“顯比”者也。比而顯之,則所親者狹矣。夫無私於物,唯賢是與,則去之與來,皆無失也。夫三驅之禮,禽逆來趣已則舍之,背已而走則射之,愛於來而惡於去也,故其所施,常“失前禽”也。以“顯比”而居王位,用三驅之道者也,故曰“王用三驅,失前禽也”。用其中正,征討有常,伐不加邑,動必討叛,邑人無虞,故“不誡”也,雖不得乎大人之吉,是“顯比”之吉也。此可以為上之使,非為上道也。

  上六:比之無首,兇(1)。

  《象》曰:“比之無首”,無所終也。

  (1)無首,后也,處卦之終,是后夫也。親道已成,無所與終,為時所棄,宜其兇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火箭稱趙心童會改寫歷史,亨得利警告:當心他進入狀態令觀眾屏息

火箭稱趙心童會改寫歷史,亨得利警告:當心他進入狀態令觀眾屏息

行舟問茶
2025-05-02 08:49:31
18場0球!英超第3人又啞火,1.3億巨星急速隕落,身價嚴重虛高

18場0球!英超第3人又啞火,1.3億巨星急速隕落,身價嚴重虛高

足球狗說
2025-05-02 14:59:39
有點尷尬!西部前四雷霆以逸待勞 火箭&掘金打搶七 湖人提前釣魚

有點尷尬!西部前四雷霆以逸待勞 火箭&掘金打搶七 湖人提前釣魚

直播吧
2025-05-03 12:07:18
英國華人精英稱:中國不需要人才,需要的是會拍馬屁的高手!

英國華人精英稱:中國不需要人才,需要的是會拍馬屁的高手!

人間百態大全
2025-03-29 09:37:02
耐克、阿迪達斯等鞋類巨頭請求白宮豁免關稅,稱已構成“生存威脅”!此前美國國內一雙球鞋漲價近600元

耐克、阿迪達斯等鞋類巨頭請求白宮豁免關稅,稱已構成“生存威脅”!此前美國國內一雙球鞋漲價近600元

每日經濟新聞
2025-05-03 09:58:50
51歲傅程鵬回江西祭祖顯老態,周麗淇保養得宜未同行

51歲傅程鵬回江西祭祖顯老態,周麗淇保養得宜未同行

包餃子ai剪輯
2025-05-03 08:53:26
5月5日立夏,老人說“立夏吃4寶,不往醫院跑”,4寶是啥?怎么吃

5月5日立夏,老人說“立夏吃4寶,不往醫院跑”,4寶是啥?怎么吃

愛生活的陶哥
2025-05-03 09:58:22
查索夫亞爾失守!全城守軍被殲,司令部全員投降,防線崩潰

查索夫亞爾失守!全城守軍被殲,司令部全員投降,防線崩潰

憶丹傾城
2024-11-30 18:44:24
林彪出事的時候,他的“四大金剛”在干嘛?事實讓你出乎意料

林彪出事的時候,他的“四大金剛”在干嘛?事實讓你出乎意料

詩意世界
2025-05-03 09:05:03
網紅“小楊哥”離世,年僅33歲

網紅“小楊哥”離世,年僅33歲

最江陰
2025-04-30 13:32:06
汪峰試探問:你跟幾個男人回過家?章子怡一句話,讓他瞬間紅了臉

汪峰試探問:你跟幾個男人回過家?章子怡一句話,讓他瞬間紅了臉

火之文
2025-02-04 13:22:59
時尚女子吃完餛飩,疑將擦嘴紙扔進調味罐;上海閔行職能部門跟進調查

時尚女子吃完餛飩,疑將擦嘴紙扔進調味罐;上海閔行職能部門跟進調查

大風新聞
2025-05-02 19:42:06
拒絕搶七!送火箭回家!6000萬一分沒多拿,季后賽JB從不讓人失望

拒絕搶七!送火箭回家!6000萬一分沒多拿,季后賽JB從不讓人失望

張家大院趣說天下事
2025-05-03 08:25:04
F1邁阿密:邁凱倫功虧一簣,皮亞斯特里最后一彎鎖死,錯失第1

F1邁阿密:邁凱倫功虧一簣,皮亞斯特里最后一彎鎖死,錯失第1

體育妞世界
2025-05-03 10:31:47
2002年央視在羅布泊錄節目時,被抓的盜墓賊痛哭:活著的都不是人

2002年央視在羅布泊錄節目時,被抓的盜墓賊痛哭:活著的都不是人

貓眼觀史
2025-04-11 22:17:53
黃芪跟它是“兩口子”,5月泡水喝,養肝又護腎,免疫力慢慢恢復

黃芪跟它是“兩口子”,5月泡水喝,養肝又護腎,免疫力慢慢恢復

阿龍美食記
2025-05-02 18:49:08
世錦賽史上提前結束、最大分差、最長連勝局數的一切紀錄,中國球員閃耀英倫三島

世錦賽史上提前結束、最大分差、最長連勝局數的一切紀錄,中國球員閃耀英倫三島

臺球有點料
2025-05-03 08:51:02
盧:哈登最后顯然已力竭,叫了兩次暫停試圖為他保留體力

盧:哈登最后顯然已力竭,叫了兩次暫停試圖為他保留體力

天光破云來
2025-05-03 10:21:32
看了素顏起床的胡杏兒和砍豬的鐘楚曦才明白好演員要放下偶像包袱

看了素顏起床的胡杏兒和砍豬的鐘楚曦才明白好演員要放下偶像包袱

史行途
2025-04-27 09:17:39
前瞻|巴拉多利德0-3巴薩:巴薩留力歐冠戰國米,皇馬的機會來了?

前瞻|巴拉多利德0-3巴薩:巴薩留力歐冠戰國米,皇馬的機會來了?

體育世界
2025-05-03 11:45:41
2025-05-03 13:39:00
中天易學
中天易學
傳播傳統文化,倡導正能量,
3583文章數 1673關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藝術要聞

故宮珍藏的墨跡《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這才是地道的魏晉寫法

頭條要聞

文旅局直播間涌入大量游客求房 當地騰1600間校舍安置

頭條要聞

文旅局直播間涌入大量游客求房 當地騰1600間校舍安置

體育要聞

北京請神馬布里?許利民真有“玄學”!

娛樂要聞

趙又廷節目中高調撒糖 大贊高圓圓超好

財經要聞

巴菲特年度盛會,六大看點前曕!

科技要聞

特朗普下手,英偉達對華“特供版”要改

汽車要聞

易三方科技體驗日·北京站上演硬核駕控

態度原創

時尚
本地
游戲
藝術
家居

伊姐五一熱推:電視劇《淮水竹亭》;電視劇《藏珠》......

本地新聞

春色滿城關不住 | 花漾千陽!塬上秘境藏幾重詩意?

索尼巴西悄然漲價!PS5獨占《羊蹄山》定價創新高

藝術要聞

故宮珍藏的墨跡《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這才是地道的魏晉寫法

家居要聞

意式輕奢 低飽和質感美學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元朗区| 东至县| 环江| 榆林市| 临沭县| 中西区| 许昌县| 滦平县| 辉南县| 通道| 鲁甸县| 游戏| 柳林县| 鸡西市| 清水河县| 电白县| 麻栗坡县| 兴山县| 曲靖市| 方山县| 堆龙德庆县| 邵武市| 正定县| 玉溪市| 怀来县| 甘德县| 玉山县| 东乌| 三门县| 张掖市| 芜湖市| 荣昌县| 河间市| 弋阳县| 定安县| 万荣县| 黎平县| 正定县| 乾安县| 夏津县| 纳雍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