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印巴局勢那叫一個緊張,克什米爾地區的平靜在4月22日被徹底打破了,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發生了一起針對游客的槍擊事件,造成了26人死亡、至少17人受傷。
印度政府立馬指責這次襲擊是“受巴基斯坦支持”的武裝分子干的,然后在4月23日宣布了一系列針對巴基斯坦的措施,像暫停執行《印度河河水條約》,停止和巴基斯坦的河水資源共享,關閉印巴之間印度一側的阿塔里綜合檢查站,禁止巴基斯坦公民持南亞區域合作聯盟免簽計劃簽證前往印度等等。
巴基斯坦也不甘示弱,4月24日國家安全委員會召開緊急會議,一致否認印度的指控,并且宣布了一系列對印反制措施,比如關閉領空,暫停與印度的一切貿易,還把印度駐巴國防、海軍和空軍顧問列為“不受歡迎人物”,要求他們立即離境。
之后從4月24日到27日,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克什米爾控制線附近發生了多次沖突,雙方你來我往地開火。
在這場危機中,國際形勢對巴基斯坦似乎不太有利。
美國為了推行印太戰略,一直想拉攏印度,把印度當成在亞太地區遏制中國影響力的關鍵棋子。
在這次沖突爆發前夕,美國副總統還特意跑去新德里和印度總理會談,商量著向印度出售F - 35戰機呢,如果這筆交易成了,印度在南亞的空中優勢可就更明顯了。
俄羅斯呢,和印度可是有著幾十年的交情,從蘇聯時期開始,俄羅斯就是印度主要的武器和能源供應國,印度軍隊里俄系武器占比超過60%,所以俄羅斯雖然和中國關系也不錯,但在印巴問題上,肯定也想從印度這邊撈點好處。
歐洲的法國賣陣風戰機給印度,德國賣潛艇,他們都盼著印度在亞洲崛起,幫他們平衡中國呢,嘴里喊著人權民主,實際上就是想賺錢。
面對這樣的局面,中國得保持冷靜,暗中布局。
咱們和巴基斯坦那可是鐵哥們,中巴經濟走廊對中國太重要了,這不僅是“一帶一路”的旗艦工程,還是中國繞開馬六甲海峽、打通阿拉伯海的命脈啊。
但要是印巴沖突真鬧大了,中國也不能直接和印度硬剛,不然美俄歐就會把“戰爭責任”推到中國頭上,到時候全球輿論對咱們可就不利了。
所以中國現在要做的就是“表面勸和、背后備戰”。
一方面,繼續加大對巴基斯坦的支援,但方式要講究,通過技術轉讓、經濟援助、隱蔽合作等方式,讓巴基斯坦自己有足夠的能力應對挑戰,就像給兄弟一把刀,得藏在袖子里,關鍵時候再拿出來。
另一方面,中國還要加緊在中亞、西亞和非洲的布局。現在“一帶一路”上,伊朗、沙特這些國家也在和咱們走近,如果這些國家能團結起來,印度就算有美國撐腰,也得掂量掂量。
而且中國在印度洋也有布局,斯里蘭卡的漢班托塔港,緬甸皎漂港,還有馬爾代夫、塞舌爾這些島鏈國家,都和中國關系不錯,真要到了關鍵時刻,封鎖馬六甲、卡死印度洋航道,也能對印度形成威懾。
當然了,中國自身的實力也很重要。
中國的軍工、航天、電子、能源等領域一直在不斷發展,福建艦一旦形成戰力,再加上高超音速武器、大型無人機群、反導系統等先進裝備,中國就能在局部形成優勢,就像下圍棋一樣,不要求全盤都贏,只要贏下關鍵的幾塊,就能把對手困住。
再看看印度,表面上看著挺厲害,軍隊人數多,裝備也不少,但內部問題一大堆,種姓矛盾、教派沖突不斷,經濟也是虛胖,就像個紙老虎,之前農民抗議都能鬧得全國大罷工。
所以真要和中國對抗,它還不一定能行。
中國在這場中美俄歐的博弈中,看的是幾十年的大局,不會被美國輕易激怒,不會急著亮劍。
就像老話說的“磨刀不誤砍柴工”,中國現在就是要慢慢磨刀,等著敵人犯錯,到時候再出手,整個南亞的局勢可能就會因為中國的耐心和布局而發生改變。
作者聲明:內容由AI生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