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既是熒屏上的“黃金搭檔”,也是現實中的“半路夫妻”。兩個人用24年的時光詮釋了“再婚家庭”的另一種可能。
他們的故事里,有破碎與重建、磨合與包容,更有一雙兒女在離與和之中成長的軌跡。
從合作搭檔到半路夫妻
茹萍是公認的氣質型美女演員,從《康熙王朝》中端莊典雅的“蘇麻喇姑”,到《武則天》里清麗脫俗的“上官婉兒”,她的貌美溫柔早已深入人心。
茹萍的前夫奚天鷹是年長她18歲的畫家,相識之初她被他的才華吸引,不顧世俗異樣的眼光與之喜結連理。
然而愛情的余熱敵不過圍城里的雞毛蒜皮,1995年,他們的女兒奚望3歲時,這段婚姻在聚少離多與觀念沖突下走向終結。茹萍獨自帶著女兒生活。
那時,茹萍和劉之冰已經因合作電影《敵后武工隊》相識。
劉之冰也因前妻馮麗萍追求事業(yè)與家庭的平衡發(fā)生分歧,最終分道揚鑣,留下兒子劉思博跟隨爺爺奶奶和爸爸生活。
第一次合作時茹萍還未從上一段婚姻中抽身,命運的紅線在兩年后再次牽動。
1997年,兩人在電視劇《一路風雨一世情》中飾演一對歷經滄桑的夫妻。戲外的他們,因相似的經歷惺惺相惜。
得知茹萍離婚后,朋友有意撮合將消息告訴給劉之冰,劉之冰也對茹萍頗有好感,便主動以“討論劇本”為由撥通了茹萍的電話。
相互交流中,意外發(fā)現兩個人竟都是足球迷,心的距離慢慢靠近。
劉之冰還專程從成都飛往北京觀看茹萍的話劇演出,被張光北夫婦撞破追求女神的“小心思”。
眼看著電視劇拍攝即將結束,兩人將要分開,劉之冰向茹萍明確了愛意。
雖然茹萍對穩(wěn)重帥氣的劉之冰也心懷歡喜,但起初她并沒有立即回應,她擔心婚姻失敗的陰影會影響兩個人發(fā)展。
劉之冰理解茹萍,他向茹萍坦誠自己也帶有一個兒子,并對茹萍說:“我們要讓孩子們知道,家仍然是完整的。”
最終,茹萍被劉之冰的深情與真誠打動。1998年冬天,兩人帶著8歲的劉思博和7歲的奚望,在杭州組建新家庭。
然而重組家庭的難題,往往始于孩子。初到杭州的劉思博,對“憑空出現”的妹妹奚望充滿戒備。
劉之冰要求兒子要“讓著妹妹”,奚望卻小大人式地說:“如果是我錯了為什么要讓我?如果我是對的,就該聽我的。”
一句童言讓茹萍和劉之冰意識到,血緣并非親情的唯一紐帶,公平與尊重才是融合關系的關鍵。
茹萍曾調侃劉之冰的“直男式浪漫”:“生日只請我吃蘭州拉面,連雞蛋都沒加!”
但看似不懂浪漫的劉之冰,卻給了茹萍婚后最踏實的守候:不僅將妻子捧在手心,更是對小奚望寵愛有加,走哪都把繼女帶在身邊,如親生女兒般親近。
茹萍同樣對待小劉思博比對自己女兒還要上心,接送他上學,照顧他的生活,慢慢地這個繼子滿心接受了茹萍,母子倆相處十分融洽。
家庭中有時出現矛盾,茹萍與劉之冰總是智慧化解。
比如劉思博偏愛東北菜,奚望鐘情淮揚菜,餐桌上總有兩地風味并存;兄妹爭執(zhí)時,父母從不偏袒,而是鼓勵他們自己解決。
漸漸地,劉思博與奚望從“對手”變成“盟友”。劉之冰對兒子嚴厲,奚望就充當“調解員”:“爸爸,小哥哥已經很努力了!”
一家人的和樂,讓夫妻倆倍感欣慰,劉之冰送給茹萍的“最合腳的鞋”,讓她感受到細水長流的美滿。
兒女的成長之路
兩個孩子慢慢長大,在父母的影響下雙雙考入藝術學院。
繼承了母親美貌與演技的奚望進入了中戲,但她主動撕掉自己“星二代”的標簽,堅持不用父母資源,從龍?zhí)捉巧徊讲侥サZ演技。
直到《唐朝詭事錄》系列中,她一人分飾“輕紅”與“春條”兩角,驚艷觀眾。
兩個角色盡管外貌相似,但性格截然不同。無論是輕紅的溫婉隱忍,還是春條的潑辣市儈,奚望都通過體態(tài)、表情區(qū)分,演出了各自的風格,具有極強的辨識度。
甚至,有不少網友紛紛向導演呼吁增加她的戲份。
然而事業(yè)上升期,奚望的婚姻卻亮起紅燈。
2017年,她與演員郭曉然步入婚姻,次年女兒誕生,一大家人都沉浸在幸福中。
可漸漸的,瑣碎生活消磨了激情,原本幸福的家庭出現裂縫。同為演員的兩個人都不愿意放棄事業(yè),矛盾越來越大,最終在2021年以離婚收場。
離婚后奚望帶著女兒,一邊拍戲一邊撫養(yǎng)孩子,有時累到“坐下就能睡著”。
好在茹萍與劉之冰輪流照顧外孫女,為女兒筑起退路。
剛知道奚望離婚時茹萍感到非常心痛,她不希望外孫女像女兒一樣經歷父母離異的分離與痛楚,甚至主動給女婿打電話試探矛盾能否化解。
那時她才知道女兒與女婿早已分開,復合已經不可能,她也只能無奈接受。劉之冰雖然也為女兒感到惋惜,但他給足女兒底氣,告訴她:“你隨時回家來。”
如今,6歲的女兒成了奚望的軟肋,也成了她的動力源泉。陪伴女兒長大的同時,她依然然兢兢業(yè)業(yè)拍戲,為自己,爭一個美好未來。
與妹妹的跌宕相比,劉思博的人生顯得低調許多。
他考入解放軍藝術學院,憑借《劉伯承元帥》《烈火軍校》中的硬漢形象嶄露頭角。
在拍攝《特級英雄黃繼光》時,他帶病在雪地摸爬滾打22天,高燒輸液仍堅持背臺詞,被劇組稱為“鐵人”。
然而,35歲的他始終未婚,成了父母的心結。
劉之冰曾為他安排相親,他卻因“害怕重蹈父母覆轍”屢屢退縮。茹萍理解兒子的顧慮,他從小見慣了分離,需要時間打開心結。
劉思博坦言:“婚姻不是任務,希望遇到真正契合的人。”
家庭守望
如今,59歲的茹萍在歷經大半生歲月起伏后,擁有了貼心的伴侶,幸福的家庭。
面對兒女的婚姻困境,她與劉之冰既心疼也寬容以待。
他們明白,或許是父母的經歷讓兒女對婚姻太謹慎,更重視愛與責任的分量。
正如茹萍寬慰劉之冰說:“孩子們的路,終究要自己走。”
在組建再婚家庭時,他們“不干涉、只支持”,讓一雙沒有血緣的異姓兄妹親密相處;奚望離婚時,雖心疼卻尊重選擇;劉思博未婚,他們不催婚,只默默準備“未來孫輩的禮物”。
對他們來說,一家人在一起開心最重要。
茹萍與劉之冰的故事也告訴我們:婚姻的本質從來不是完美無瑕,而是明知前路坎坷,仍愿攜手修補裂痕;家庭的意義也非血脈相連,而是無論風雨幾何,回頭總有燈火可親。
愿我們都能家庭團圓,余生皆暖。#茹萍 #劉之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