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是上海檢察機關第三屆知識產權保護主題宣傳月。滬上檢察機關聚焦建設國際知識產權保護高地,通過找準區域產業特色發布相關舉措、指引規范,凝聚各方共識成立檢察工作站、形成聯盟等,在服務新發展格局中打造知識產權保護的創新示范,努力構建更加完善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
去年,上海市檢察機關6人入選最高檢知識產權檢察人才庫;1家單位3名個人獲評最高檢、國家知識產權局等四部委聯合表彰年度知識產權保護先進集體和個人;7家單位9名個人獲評國家版權局年度查處重大侵權盜版案件有功單位和個人;1人獲評國家優秀知識產權戰略信息一等獎,1家單位2名個人獲評市知識產權聯席會議戰略信息先進單位和個人;23件案件分別獲評最高檢、市知識產權保護、打擊侵權假冒、商業秘密保護、版權等各類典型案例。
立足產業發展制定規范方案
上海檢察機關主動對接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法治需求,構建服務創新驅動發展新模式。特別是率先探索建立科創園區“法治副園長”機制,目前共有19家檢察院分別進駐自貿區臨港新片區、張江科學城、“大零號灣”科技創新策源功能區等28個國家級、市級重點特色產業集聚的科創園區。圍繞先導產業、重點區域、關鍵環節探索貼合創新主體需求的運作機制,進一步加強服務科創產業發展工作方法的科學性、精準性,加強對新型重大疑難復雜案件的指導督辦,提煉知識產權檢察辦案規則和綜合履職經驗。
進入數字經濟時代,直播電商行業發展機遇與挑戰并存。虹口區人民檢察院與市電子商務行業協會聯合發布《網絡直播營銷選品與品控管理指引》。該《指引》立足于檢察機關相關案件辦理中所呈現出的直播電商行業存在的普遍性問題,從行業治理角度推出10條倡導性規范,要求直播間運營者、直播營銷人員、直播營銷服務機構應當建立完善的選品規范及實施細則并保障有效執行,同時留存相關臺賬備查。并從供應商資質審核、商品資質審核、商品樣品核驗、銷售賣點審核、品控管理等方面做出具體規定。
楊浦區人民檢察院圍繞“楊‘數’浦·Digital”產業發展定位,助力楊“數”浦新質秀帶創新區建設,深化科創園區法治副園長履職,筑牢以高質效辦案為中心,以“聯動防治+立體預防”為兩翼的全鏈條知識產權檢察保護方案。在知識產權檢察工作站成立兩周年之際,區檢察院等實地調研灣谷科技園內企業,與園區企業就“知識產權綜合履職護航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主題進行座談交流,參會企業大多是灣谷科技園的頭部企業,來自智能制造、時空智能軟件、智能汽車、3D打印等行業。會上,區法院、區檢察院、區知識產權局、區司法局分別介紹了知識產權綜合履職情況,聽取了參會企業的需求與建議,并從司法與行政不同職能視角為企業答疑解惑。
聚焦區域轉型發展大局及樂高樂園重點文旅項目,金山區人民檢察院揭牌成立“檢護樂知”工作站,打造知識產權綜合保護快速維權機制。區檢察院將依托該工作站重點打擊制造、銷售假冒樂高玩具、盜版樂高主題商品、非法使用樂高元素進行商業宣傳等侵權行為。創新開展法治副園長進站履職,探索權利人實質性參與訴訟、侵權人合理賠償等保障機制。立足檢察職能,全面高效服務保障各類主體合法權益,做好園區綜合保護工作。
奉賢區人民檢察院找準產業特色,打造“一站式”知識產權檢察服務平臺。在東方美谷、臨港藍灣創設“檢護營商環境中心”“檢護營商環境工作站”,不斷延伸服務觸角,實現檢察機關與企業的良性互動、雙向奔赴。依托快速維權機制探索“兩個中心”,助力構建知識產權大保護格局。依托全國首家化妝品行業快速維權中心,該院與市場監管局、司法局會簽相關協議,加強行政執法與司法銜接、健全侵犯商業秘密案件聯合處置機制,并與長三角異地行政機關、檢察機關加強協作,探索紡織品類、化妝品類等具有品類特色、地域特色的專項跨地域協作機制以及長三角多元協同治理和糾紛調處機制,完善“檢護營商環境中心+快速維權中心”機制建設,助力構建知識產權大保護格局。
根據企業需求提供靶向服務
依托一體化履職,檢察機關在深化跨層級協作機制,夯實內部線索移送和四大檢察業務銜接的同時,優化跨區域協作平臺,以法治合力推動知識產權綜合治理效能。
上海市人民檢察院第三分院在虹橋商務區揭牌成立“知企通”檢察服務工作站。工作站將聚焦企業需求,提供法律咨詢、風險防控、維權指導等一體化服務。通過建立溝通機制,委派專門聯絡員,實現企業法律咨詢即時響應。同時,打造“法治會診平臺”,聯合開展企業法治宣講,定期收集反饋司法訴求。并通過構建靶向服務模式,開展企業知產體檢、檢察官巡回課堂等。
浦東新區人民檢察院與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攜手打造“臨聚”商業秘密保護聯盟。該聯盟系臨港新片區園區內企業自主集聚的組織,由臨港科技城、AI創新港兩大園區開發公司牽頭,首批吸納15家涉人工智能、電子科技、新能源等領域企業自愿加入。檢察機關將進一步發揮知識產權綜合研判基地平臺功能,為聯盟企業構建個案研商、法律咨詢等多形式服務體系,以法治之力精準護航企業發展。當日,浦東新區檢察院發布《企業商業秘密維權指南》,幫助企業識別商業秘密侵權行為,明確維權路徑與操作,提升企業自我保護能力。
閔行區人民檢察院在虹橋國際開放樞紐成立“檢察護航法治化營商環境綜合履職基地”。基地將在嚴打涉企違法犯罪、規制不當執法行為、打造創新保護引擎、涉外保護一站式樞紐、法治副園長機制升級、區域治理規則共建等檢察綜合履職方面,形成常態化、全方位服務保障。該院還發布了《服務保障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建設工作舉措》,從優化營商環境、強化知產保護、提升司法服務水平、深化區域協作等方面著手,通過開展牟利性職業索賠懲防、加強違規異地執法和趨利性執法監督、強化涉外知識產權綜合履職、構建“一區一品”檢察服務特色矩陣、跨區域司法協作聯動等13項舉措,進一步助力虹橋國際開放樞紐的建設。
一年前,寶山區人民檢察院與區市場監管局(知識產權局)成立“寶山區檢察院駐寶山區市場監管局知識產權檢察官辦公室”,通過加強會商交流、落實行刑雙向銜接,綜合運用打擊、預防、監督、教育、保護等手段,構建起“行政執法+檢察監督+司法保護”一體化工作模式。尤其是依托數據信息共享機制,及時了解行政案件信息,通過關口進一步前移,有效縮短案件辦理周期。在辦理一起假冒某水產品牌注冊商標案時,寶山區市場監管局在收到商標權利人所在地市場監管局移送的線索后,向區公安分局移送犯罪線索的同時,同步商請寶山區人民檢察院介入,引導固定物證、書證,完善證據鏈,及時委托檢驗和鑒定,厘清案件定性,提升了案件辦理的質效。
松江區人民檢察院在佘山揭牌成立“知識產權檢察理論研究基地”。該基地集理論研究、學術研討、區域協作、宣傳教育、成果展示等功能于一體,將聚焦數字經濟、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等重點產業領域,加強對商業秘密保護、新型不正當競爭、跨區域侵權制度、前沿問題、難點問題、國際規則的研究,形成一批看得懂、用得上、能落地的理論成果,努力構建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知識產權檢察理論研究平臺。
原標題:《找準區域產業特色,滬上檢察機關構建更完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
欄目主編:王嘉旖 文字編輯:占悅
來源:作者:文匯報 單穎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