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30日訊 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大潮中應運而生,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以下簡稱“濟南起步區”)4月25日迎來獲得國務院批復4周年。成立之初即立下宏愿——成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新示范,濟南起步區踏浪前行,夢想正加速照進現實。
天鵝扎堆“打卡”,生態底色更綠
4月的濟南起步區,滿目綠色,生機勃勃。鵲山水庫沉砂池,水草豐美,諸多鳥兒浮在水面,快樂嬉戲。這個時節,從西伯利亞趕來越冬的大天鵝已陸續離開。
環境好不好,鳥兒最知道。“往年只有80多只大天鵝到起步區過冬,但去年12月監測到300多只!越來越多的大天鵝來過冬,說明起步區的生態環境越來越好了。”濟南起步區生態環境分局副局長李悅說。
其實,在貫徹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過程中,起步區生態環境的改善是全方位的。
李悅表示,起步區以推進國家首批減污降碳協同創新試點、首批清潔生產審核創新試點、“無廢城市”示范區建設為牽引,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相較于2020年,空氣質量改善26.4%,水質指數改善13.4%,大寺河等河流主要指標達到“好三類”水質標準,藍天白云、清水綠岸顯著增多。
如此成效背后,得益于濟南起步區的不斷努力。
“4年來,起步區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持續做好‘增綠’‘擴藍’文章,推進濕地保護和生態治理。”據濟南起步區管委會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起步區規劃藍綠空間占比超過70%,劃定25平方公里生態保護紅線和205平方公里一般生態空間,開展沿黃郊野公園建設和濕地群落、生態防護林保護提升行動,有序啟動大寺河、青寧溝等20公里生態水系治理工程。
截至目前,濟南起步區累計開工園林綠化類工程50余個,綠地總面積達258萬平方米,黃河生態風貌帶示范段形成景觀效果,黃河起步區段獲評省級美麗幸福示范河湖。
在發展中,起步區加強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加快建設節水典范城區。新建房屋建筑、市政基礎設施、公園綠地等工程項目均按照海綿城市標準管控建設。數據顯示,起步區2023年萬元GDP用水量較2020年下降60.75%。
眼下,起步區油菜花正盛開,吸引諸多市民打卡。春賞油菜花、秋看萬畝油葵,冬拍西伯利亞大天鵝,濟南起步區正成為濟南人新的休閑打卡地。以生態文明為引領,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動景象正在黃河北岸不斷上演。
奔向低碳、零碳,綠色成為新城底色
高質量發展本身就是綠色發展。除了生態之綠,濟南起步區將綠色低碳的理念系統融入新城建設的各方面、全過程,全方位打造綠色城市標桿。
作為濟南首個榮獲“全球人居環境規劃設計獎”的項目,國際招商產業園零碳智慧創新運營中心6月30日有望竣工。“該項目每年將利用周邊綠電約550萬度,太陽能合計發電量約95萬度/年,相當于節約煤炭1000多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700噸。”濟南先投城市發展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零碳智慧產業園項目負責人高福波說。
除了打造零碳公共建筑,濟南起步區零碳工廠也在崛起。據愛旭濟南工廠項目管理總監劉景喜介紹,通過技術及生產工藝創新,愛旭濟南工廠達成顯著減碳節能成效——100%綠電使用、30%余熱回收、90%廢水利用,有效降低了傳統火電帶來的碳排放和資源浪費,提升了資源再利用與環保水平。項目全面達產后,預計年度節約用煤量2160萬噸,減少碳排放5384萬噸。
這些標志性項目,可謂濟南起步區建設綠色低碳新城的縮影。
4年來,濟南起步區錨定綠色低碳發展路徑,編制綠色城市專項規劃和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五年行動計劃,實施綠色低碳交通方式、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創新科技降碳方式等“綠色低碳發展十大核心任務”,打造全周期綠色建造工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培育工程、光伏電池產業鏈及儲能產業培育工程等“綠色低碳十大工程”,全方位打造綠色城市標桿。
綠色發展已深入各個領域。比如,在綠色能源利用方面,起步區市民中心、山大二院均利用淺層地熱進行冷熱聯供,分布式光伏裝機容量30MW;現狀公共建筑、安置房均采用清潔能源方式供暖;直管區基本實現工業用煤零消費。今年,濟南起步區可再生能源電量占全社會用電量比重將達48%左右。
綠色建筑應用領域也不斷拓寬。濟南起步區內新建建筑全部執行綠色建筑標準,新建安置房、保障性租賃住房以及政府投資的公共建筑全部推廣高星級(二星級及以上)綠色建筑。
“目前在建綠色建筑達1400萬平方米,其中高星級在建1090萬平方米,已建、在建超低能耗建筑項目22萬平方米,已建成全國首個采用被動式技術的低資源消耗綠色工業廠房,11個項目獲批省級二星級綠色建筑示范。”濟南起步區管委會建設管理部相關負責人說,起步區持續做好“低碳”文章,推動綠色低碳轉型,厚植綠色發展優勢。
向“新”而行,發展含金量更足
擁抱新質生產力是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義。作為黃河重大國家戰略中唯一的實體性新區,濟南起步區是泉城的未來之城、希望之城,承載著濟南“黃河時代”的殷殷厚望,布局高端高質高新的現代產業體系至關重要。
獲批4年來,濟南起步區持續招大引強。一批“金鳳凰”來棲,成為撬動區域新質生產力的引擎。
一條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正在濟南起步區崛起——比亞迪濟南基地產能持續提升,為其配套的零部件擴產項目今年有望投產;賓理科技高端新能源汽車工業園也即將開工建設。
新能源新材料產業也在加快崛起——愛旭濟南工廠光伏組件首條生產線全面投產,產能正在爬坡;山東能源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項目也在加快發展,鈣鈦礦光伏電池產業鏈正在延伸;國電投黃河流域氫能產業基地不斷壯大……
一個個千億級產業正加速崛起,成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4年來,濟南起步區工業產值增長16倍,成為工業強市的重要支撐。”濟南起步區管委會相關部門負責人說,2024年,濟南起步區18項主要經濟指標中,12項指標增速排名全市第一,9項指標貢獻度躋身全市前列。
高質量發展的含金量可見一斑。面向未來,濟南起步區將以高水平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加快培育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現代產業體系,在高質量發展上作出新示范。
大河之畔這座新城,正以欣欣向榮之勢,闊步走來,加快崛起成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璀璨“明珠”。
閃電新聞記者 馮宜雯 通訊員 吳政宏 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