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帶孩子出去旅游了嗎?去哪里玩了?”
一到節假日,朋友圈里的父母們就熱鬧起來,馬不停蹄地帶孩子去旅行。
我發現,有些父母“帶孩子出去旅游”的原因,等同為“帶孩子見世面”,這顯然是一個美麗的誤會。
帶孩子出去旅游,是見不了什么世面的
有些父母總會抱著“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的想法,哪怕孩子年齡很小,也會堅持帶著出門。
網友@小朝陽吐槽:
帶孩子去成都看大熊貓,心想:女孩子應該會對這種萌萌的動物感興趣吧!結果,她只記得在門口吃了一根不太好吃的烤腸。
果然大人眼中的世界,和孩子眼中的世界太不一樣了。
所以,見到了和見識了完全是兩回事。
我也是深有同感,帶孩子出去玩了幾天,遇到孩子對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就徹底不走了。
孩子出門并不是看什么風景,撿地上的一個掉落的松果,樹蔭下遇到一群螞蟻正在和大黃蜂搏斗,踩水的快樂……還有各個景區的玩具……
成年人和孩子思維根本不在一個頻道……
沒錯,做父母的尊重孩子的興趣,欣賞孩子獨特的快樂,是孩子最大的幸運。
孩子的視覺角度和大人不一樣,需要的是大人有童心,才能體會親子樂趣,小孩子的世界很多的是樂趣,不是走馬觀花。
孩子的樂趣能細致到每一顆塵土,每一只小螞蟻,若是以大人視角看,大多都會覺得挺莫名。
但若是蹲下來,跟著孩童的眼睛去看,會發現其實也別有洞天,接納孩子的“奇奇怪怪”,會發現他們有多“可可愛愛”。
對孩子來說,出不出去旅行并不是頂要緊的事,只要是做他感興趣的事,在哪都沒什么兩樣。
在孩子看來,只要是能做自己想做的事,在哪其實都一樣。
父母包容孩子的好奇心,尊重他們的興趣,孩子自然能從中有所收獲,有更為深刻的見識。
“帶孩子旅游”說白了,就是一次消費的行為,而不是投資,主打快樂和陪伴。所以能不能“見世面”,壓根就不是重點。
孩子這個年齡前,最好不要帶他旅行
孩子年齡太小,還不會欣賞美景。有的孩子身體弱,換個地方,身體敏感會不舒服,不會說話只能哭。
同事說她一家,有一年為了跟朋友一家一起去玩,帶著只有3歲的女兒,結果孩子發高燒,還好賓館服務蠻好,打了車子送去當地醫院,回來就住院了。
孩子受罪不說,帶連累朋友一家游玩。
一般來說,5歲以下的孩子,隨時隨地睡覺、挑食、哭鬧,不講道理,水土不服,確實不能稱之為愉快旅途,挑戰是真有挑戰。
事實上,帶5歲以下小孩出門,是很辛苦很累的事情。而且結果往往是你覺得開心,小孩子未必開心的事情。
例如有些小孩子就是嬌弱,出個門不規律的生活直接干趴下,輕的哭鬧不止,重的給你水土不服,上吐下瀉。
孩子真能要有記憶,估計也是痛苦的記憶。
另一方面,本來你可以輕裝上陣,行程里爬個山,玩個水,想干啥干啥。
但現在帶了娃,你得考慮娃走不走得動,能不能帶入設施里,買個票還得考慮半價兒童票(有時候比大人票還貴)等等。
你總不能說,我帶娃我就快樂吧。
這些代價,得失,成本,你怎么去平衡?
俗話說,合適的年齡,做合適的事。
旅行一旦不符合孩子的年齡,透支孩子的身體不說,大人也跟著遭罪。
五歲以下的孩子,去游樂場、動物園、圖書館足矣,景區最好別去了。對小朋友來說,就是看屁股。
太小的孩子出去旅行反而容易受罪。
對小朋友來說,玩具,沙,可以玩的水,必須達成一項,那個地方才是合格的旅游景點,如果有個滑梯更是絕殺……
有時候,大人出去玩,都是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很少考慮到孩子是否真需要。陪著孩子做他感興趣的事,也不失為一個好安排。
你以為辛辛苦苦帶娃出去是,為了讓娃玩開心。可是對于小孩子來說,坐一路車去看看山山水水,未必有在樓下沙堆挖沙子玩的開心。
在孩子看來,只要是能做自己想做的事,在哪其實都一樣。
父母包容孩子的好奇心,尊重他們的興趣,孩子自然能從中有所收獲,有更為深刻的見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