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印巴邊境又炸了鍋!克什米爾的槍聲還沒停,印度竟然在4月26日“開閘”泄洪,把洪水直接沖向巴基斯坦,而且事先一點通知都沒有。
這招玩得相當狠,更驚人的是,網絡消息稱,以色列已經給印度提供了軍援,甚至埃及的軍機也飛抵巴基斯坦。
這難道是第4國將要參戰?中方擔心的事情或許正在發生!
印度“下狠手”
據多家媒體報道,4月26日,印度在沒有任何預警的情況下,突然對烏里大壩開閘放水,事件的突發性讓人措手不及。
烏里大壩位于喜馬拉雅山西坡的杰赫勒姆河上游,這條河流是巴基斯坦的主要水源之一,曾經被列入1960年《印度河水條約》的控制范圍。
盡管杰赫勒姆河發源于印度所管轄的克什米爾區域,然而依據既定協議條款,巴基斯坦依法享有對該河流的支配與管理權限。
如今,印度的這一舉動打破了多年的默契。
印度的開閘放水量驚人,杰赫勒姆河下游的馬格拉地區水位暴漲,短短三個小時內,水位飆升了7.2米,沿河一帶的洪水瞬間肆虐。
居民們連反應的時間都沒有,眼看著家園被洪水吞噬,財產付之一炬。
甚至有些地方的街道瞬間變成了河流,居民們四散逃命,試圖尋找高地以躲避即將吞噬他們一切的洪水。
馬格拉地區的情況尤為嚴重,很多家庭的成員都被洪水困住,無法及時脫身。
一些人抱著孩子拼命跑向更高的地方,另一部分人則在洪水中拼盡全力搶救自己的財物。
現場混亂不堪,許多人失去了最基本的生存保障。
哈蒂揚巴拉地區的洪水蔓延得特別迅速,街道被洪水完全吞沒,居民的家園幾乎瞬間消失,財物也隨洪水一起消失無蹤。
有一位當地居民穆罕默德·阿西夫在談到那一刻時,滿臉惶恐地說道:“我們根本沒有收到任何預警,洪水來的太突然,我們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家園被毀,拼盡全力搶救自己能搶救的東西,完全無法挽回已經失去的一切。”
而就在幾天前,印度和巴基斯坦剛剛在克什米爾地區發生了恐怖襲擊,許多人將此次事件解讀為印度的報復行為。
雖然沒有官方明確承認,但從這一突如其來的洪水事件來看,兩國關系的緊張和地區的不安定顯而易見。
克什米爾的槍聲
克什米爾一直都是飽受爭議的土地,一直是印度和巴基斯坦心中的刺。
兩國都聲稱這里是自己的領土,彼此之間的紛爭從未停止,控制線兩邊的哨所林立,火藥味幾乎彌漫了整片天空。
其實,問題的根源早在幾十年前就埋下了,不管歷史上怎樣的協議,克什米爾始終成了兩國的痛點。
4月23日,印控克什米爾發生了一起恐怖襲擊,造成了至少28人死亡,這起事件的發生,瞬間讓緊張局勢更加復雜。
印度總理莫迪立刻結束了在沙特的訪問,匆忙回國處理這場危機。
襲擊發生后,一個名為“抵抗陣線”的組織宣稱對襲擊事件負責,但印度毫不猶豫地將矛頭指向了巴基斯坦。
印度政府認為,既然襲擊發生在克什米爾,那就必定是巴基斯坦在背后搗亂。
巴基斯坦當然不會承認這一點,作為回應,他們呼吁成立國際調查委員會,明確表示自己和襲擊事件毫無關系,并且沒有任何害怕被調查的理由。
然而印度對巴基斯坦的反駁不屑一顧,心里已經認定了“這就是巴基斯坦干的”。
于是,雙方的對立進一步加劇,克什米爾控制線的局勢越來越緊張,甚至發生了多次小規模的槍戰。
印度似乎也不想再和巴基斯坦客氣,直接撕毀了印度河條約,切斷了上游的水源,導致下游的巴基斯坦面臨水源危機。
對于巴基斯坦來說,印度切斷水源簡直是給他們的農業致命一擊。
巴基斯坦的農業依賴于印度河,印度的這一舉動無疑將導致巴基斯坦糧食產量的急劇下降,且巴基斯坦近三分之一的電力來自水力發電。
印度這一招堪稱陰狠,讓巴基斯坦的民生危機加劇,水資源一度成為兩國爭斗的核心。
然而,事情遠沒有那么簡單,在切斷水源幾天后,印度突然將大壩閘口打開,洪水奔騰而下,直接淹沒了巴基斯坦東部的河谷。
巴基斯坦憤怒地譴責印度的做法,認為印度的行為不僅是違反國際法,更是對巴基斯坦利益的肆意侵犯。
但印度卻對這次行動保持沉默,既不否認也不承認,印度的態度像是一顆定時炸彈,隨時可能引發更大的沖突。
隨著局勢的愈發緊張,巴基斯坦總理謝里夫在4月26日表示,水資源是國家核心利益,巴基斯坦絕不會對其做出妥協。
一旦巴基斯坦的水資源遭到進一步侵害,巴基斯坦將不惜一切代價采取軍事反擊。
隨后以色列和埃及的軍機先后飛抵印度和巴基斯坦上空,這又是怎么回事?
第四國或將參戰?
印巴局勢愈發緊張,整個南亞的緊張氣氛也隨著一則“第四國將參戰”的傳聞愈演愈烈。
以色列這個中東地區的強國,近年來在軍事領域與印度的合作愈加密切。
以色列在軍事技術和情報領域有著世界領先的優勢,而印度則擁有巨大的市場和對高端武器的需求,二者一拍即合。
甚至有傳聞稱,最近以色列的軍用運輸機曾飛往印度,運送了一批武器。
雖然這一消息沒有得到官方確認,但從地緣政治的角度來看,這并不意外。
以色列與印度的合作,一方面可以幫助以色列在南亞地區擴大影響力,另一方面,也能通過印度在與阿拉伯國家的博弈中增加自己的籌碼。
如果以色列真的參戰,那么它很可能會為印度提供先進的武器裝備和情報支持,這無疑會加劇沖突,進一步拉大印巴之間的軍力差距。
而埃及是非洲和中東地區的重要國家,它與巴基斯坦的關系并不陌生。
據說,全球航班路徑記錄顯示,埃及空軍的一架伊爾-76飛機曾進入巴基斯坦領空,有人猜測,埃及這次可能是給巴基斯坦送去了美制戰機的零部件,或者其他武器裝備。
埃及與巴基斯坦在宗教和文化上有一些相似性,過去也有一定的合作。
如果埃及加入戰斗,可能會在軍事裝備上支持巴基斯坦,并且在道義上站在巴基斯坦一邊。
美國一直試圖在南亞地區擴大其影響力,印度作為南亞的大國,自然成為美國拉攏的對象。早前,美國就曾用C-17運輸機向印度空軍基地運送彈藥,這個舉動顯然加劇了地區的緊張氛圍。
美國如果進一步介入印巴沖突,提供更多的軍事援助和政治支持,那無疑會使沖突的規模擴大,甚至可能導致一場大規模的地區戰爭。
對于中國來說,局勢更是充滿了不確定性,中巴經濟走廊的建設關系著中國的戰略利益,而這條走廊的起點就在巴基斯坦的瓜達爾港,終點直通中國新疆。
中間的路線穿過不少靠近克什米爾的地區。如果印巴開戰,局勢一旦失控,運輸線中斷將導致貨運和能源項目停擺,這不僅影響中巴之間的經濟合作,也可能給區域內的民眾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
更重要的是,如果印度將沖突的矛頭指向中國,整個局勢就會更加復雜,成為一場多方參與的大戰。
雖然目前來看,印巴之間的實力差距并不大,常規沖突還不足以引發太大波瀾。
畢竟兩國都有核武器,這讓雙方都不敢輕易動手,因為按下核按鈕的后果誰也不想看到。然而,印度最近的一系列動作,讓人捏了一把冷汗,巴基斯坦這邊雖然口氣硬,但在印度的壓力下,日子也不好過。
更讓人擔憂的是,隨著以色列和埃及的參與,局勢已經不再是印巴兩國的事。
很有可能,更多的國家將會卷入其中,局面一旦失控,可能演變成一場更大規模的沖突。
結語
克什米爾的槍聲一旦無法停歇,整個經濟走廊的運輸將受到嚴重影響,損失的不僅是金錢,還有無數依賴這條路謀生的普通人。
現在的局勢已經非常復雜,任何一方的輕舉妄動都可能引發不可預測的后果,大家都在等待,看看這鍋亂燉的局面最后會煮成什么樣。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信息來源:
全球航班路徑系統4月25日的記錄,埃及空軍一架伊爾-76飛機(注冊號為SU-BTX)穿越進入巴基斯坦領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