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工信部發布《2025年汽車標準化工作要點》。
圖片
圖片來源:網頁截圖
在提高新能源汽車安全水平方面,工信部的工作要點提出,推動電動汽車遠程服務與管理等標準發布及動力電池安全要求標準實施,推進電動汽車安全要求等標準審查報批,開展燃料電池電動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安全要求強制性國家標準預研,持續提升電動汽車安全水平。
工作要點特別提及,要推進動力電池耐久性、熱管理系統等標準審查報批,加快全固態電池、動力電池在役檢測、動力電池標識標簽等標準研制,不斷優化動力電池性能要求。
圖片
此前的4月8日,工信部科技司已發布《2025年工業和信息化標準工作要點》。彼時,《2025年工業和信息化標準工作要點》就已提出,要扎實推進《新產業標準化領航工程實施方案(2023—2035年)》,建立健全智能制造、全固態電池、工業互聯網、云計算、智慧家庭、汽車碳足跡等標準體系,以高水平標準建設服務行業高質量發展。
而在今年2月,在國家工信部等八部門發布《新型儲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中,也明確將固態電池列為重點攻關方向,支持鋰電池、鈉電池向固態化發展,并提出2027年前打造3-5家全球龍頭企業。
地方文件同樣給力。
3月19日,珠海工信局發布《珠海市推動固態電池產業發展行動方案(2025-2030)(征求意見稿)》,指導固態電池發展的地方性官方文件,明確固態電池發展的時間節點,目標2027年形成固態電池產業集群、2030年實現批量交付以及產業形成初步規模。重點發展半固態電池量產和全固態電池研發、干法工藝、電解質膜制備、高比能正負極等關鍵技術和工藝問題,輔以產業支持,金融、資金與機制等保障措施。
2月,上海市發布《新型儲能示范引領創新發展工作方案》,計劃到2030年建成覆蓋固態電池上下游的完整產業鏈,通過稅收優惠、研發補貼等政策構建產業生態。
由此可見,在固態電池領域,已形成“中央政策定調+地方試點推進”的立體化支持體系,推動中國搶占下一代電池技術制高點!
有了政策扶持,2025年以來,固態電池、半固態電池產業項目持續增多。據不完全統計,2025年以來國內固態及半固態電池項目投資約240億元,涉及產能達59.3GWh,主要投向新能源汽車和高端儲能場景。
圖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