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志愿軍戰士在撤退時,猛然發現眼前這狹隘的小山谷里,竟突然出現成千上萬頭美軍,甚至連坦克都一眼望不到頭。
松骨峰無險可守,卻是美軍撤退的必經之地,志愿軍可謂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當時,朝鮮戰場上的第二次戰役,正打得人車俱疲,趕到此地阻擊敵人的3連輕裝上陣。
3連全連都找不到一臺重型炮,身上背的機槍和手榴彈,還有少量的爆破筒,就是全部火力。
美軍就不一樣了,美國大兵剛剛打完第二階段,正是逃命的時候,身上帶的家當那叫一個齊全。
路上遇到攔路虎,美軍就一個勁兒猛火攻擊,不惜一切代價,要趁著志愿軍喘息的機會,搶占戰局先機。
志愿軍和美軍都在跟時間賽跑,誰能跑出生路,誰就能在下一階段戰斗中占據主動權。
狹路相逢勇者勝,明知自己的人數和裝備,都比不上美軍,3連戰士臨危受命后,還是抱著絕不后退的決心。
志愿軍剛到松骨峰,這里果然一覽無余,松骨峰、龍源里和三所里三足鼎立,中間夾著一條大馬路。
無論美軍從哪邊過來,都繞不開松骨峰這個地方,志愿軍還沒喘口氣,眼前的山谷里開始揚起滾滾煙塵,美軍的軍隊來了。
3連的戰士一看,忍不住驚呼“好家伙”,美軍這是傾巢出動的駕駛,看不到盡頭的美軍擠滿了狹窄的山谷,幾個師的兵力,加起來足足有2萬人。
志愿軍這邊,只有3連100多名戰士,舉著機槍,面對的是美軍重裝部隊。
天上飛轟炸機震天響,地上跑的坦克撼地動,隔著山谷,志愿軍都能感受到美軍撲面而來的壓力。
這種情況下,志愿軍該怎么打?美軍自己都沒有想到輸掉戰役的可能,畢竟2萬多人的軍隊,對上100多人阻擊戰,誰也想不到結果會逆轉。
大敵當前,志愿軍只有一個字——沖!
機槍手瞄準美軍排頭的第一輛車,當敵人距離陣地只有20多米時候,一排子彈打過去,車上燃起大火。
這聲槍響,也打響了松骨峰阻擊戰,美軍立刻對著機槍手的方向回擊。
志愿軍哪會給敵人留下喘息的空間,手榴彈、火箭筒等彈藥,接連向美軍中扔去。
志愿軍目標明確,先打敵人的汽車、坦克等武裝,把敵人堵死在這條狹窄的山坳處。
松骨峰雖然無險可守,但是正處在兩條路交匯的地方,志愿軍計算好了距離和方位,敵人龐大的隊伍,此時反被困住了手腳。
在狹窄的地形下,敵人優越的火力優勢不能發揮到最大,數以萬計的美軍,機動性也大大下降。
只有100多人3連,此時正是飛檐走壁,沖鋒陷陣,機槍手遠程射擊,戰士舉著手榴彈沖進敵軍中間搗毀重裝汽車,火箭筒阻擋坦克火力。
松骨峰下,志愿軍的氣勢如虹,真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在響徹震天的炮火中,志愿軍一次又一次阻攔沖鋒。
被攔截的美軍,也并非泛泛之輩,大量燃燒彈和炸彈,向著支援的陣地投去,一波敵人退下,立馬又有另一波敵人趕上來。
從松骨峰往下望,敵人的坦克和汽車排滿了公路,根本望不到盡頭,可是志愿軍的戰士仿佛不知疲憊,連續戰斗十幾個小時。
戰友犧牲了,其他戰士背起戰友的鋼槍和彈藥,將更多的子彈打向敵人。
彈藥都打光了,志愿軍戰士就把槍托當棍棒,用刺刀刺向敵人。
美軍實在是太多了,多到刺刀都被砍歪了,機槍都被砸爛了,志愿軍就拋下武器,赤手空拳跟敵人戰斗。
就這樣堅持了一個小時又一個小時,敵人的4次沖鋒都是失敗了,美軍出動32架飛機,十幾輛坦克和幾十門榴彈炮,發起了第五次猛烈的沖鋒。
“同志們,志愿軍戰士是經得起考驗的!”
在槍林彈雨中,死傷超過一半的志愿軍,依然毫不猶豫地沖到陣地前與敵人拼殺。
3連戰士在最后只剩下7人幸存,但是陣地依然牢牢握在志愿軍手中,在彈盡糧絕的情況下,志愿軍戰士展現出了英雄主義的壯烈。
這群最可愛的人,為志愿軍主力部隊殲滅敵軍,爭取了時間,打出了一個連阻擊幾個師的戰役,成為以少勝多的典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