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香港人“北上熱”繼續升溫,深圳的火鍋店、按摩店、發型屋,甚至是便利店都能聽到熟悉的粵語聲。
來源:星島頭條
假日一到,不少人一早搭高鐵、巴士北上,晚上再飄回來,宛如“跨境打卡日常”。但你以為這只是吃喝玩樂的輕松小旅行?
嘿嘿,小心“返程驚魂”,一不留神,就要為一瓶酒、幾根煙,付出高達數千元的代價!
就拿最近小紅書上一位港男的真實經歷來說吧——他即日往返深圳,回港時在免稅店隨手買了一瓶酒,結果剛走進關口沒多久,就被海關“盯上”,一頓操作后,被罰$2000多!
來源:HK01
網友們看完他的分享,紛紛感慨:“幸好你中招了,我們以后長記性!”
這位港男在帖子里說得很實在——當天早上從香港出發,跟客戶在深圳忙了一整天,晚上準備回港前順手在免稅店買了瓶酒,想著便宜、方便,回家小酌一下犒勞自己。
結果剛一過關就被“抽查”,被請進小房間檢查行李、搜身,整個人一下就慌了。
面對海關人員詢問,他如實回答:“今天早上才出境。”然后對方語重心長地說:“你這個情況,帶烈酒回來是要申報的啊,你已經違反了法例。”
來源:HK01
小哥一臉懵:“咩?買瓶酒也犯法??”
還真是!!!
根據香港現行的應課稅品條例,如果你是即日來回香港(也就是離境未滿24小時),哪怕只是帶一瓶合法購買的烈酒回來,也必須主動申報。
只有當你離港超過24小時,才可以豁免申報、帶最多1升烈酒入境,前提是本人自用。
來源:香港經濟日報
聽到這解釋,小哥徹底明白了自己“栽”在哪兒。海關給他兩個選擇:一是上庭處理(可能還要出律師費);二是即場繳交罰款和稅款。
他選了后者。最終罰了$2000元行政罰款,加上5倍的酒稅$200.6元,總計$2200.6,買的那瓶酒原價才$400,罰金直接“變5倍”。
來源:HK01
他把這段經歷發上網,迅速引發熱議,評論區滿滿“血淚感恩”風:
“你交學費我學習,謝謝提醒!”
“原來買酒也要算小時數?太嚴了吧!”
“我以后還是買瓶綠茶好了。”
不過,不止是酒,煙更是“高風險區”。近期另一宗案例也在網上瘋傳!
事情,是這樣的...
一對內地夫婦經福田口岸來港,被海關發現丈夫身上帶了68支香煙——3包沒拆的+1包已開封,直接被罰了$3124元,其中稅款$1124,加上未申報罰款$2000。
樓主都快哭了:“我們行李箱是空的,沒想到就幾包煙都不行!”
來源:香港經濟日報
但香港海關的規定其實一早就列得清清楚楚:
年滿18歲旅客,可免稅帶19支香煙,或1支雪茄(不超25克),或25克煙草制品。
超出這個數量,必須申報!
否則,一樣是行政罰款$2000元起跳,另加5倍稅款,輕輕松松“罰出一部新iPhone”。
更有意思的是,有人在評論區留言:“我每次都帶兩三包,從來沒事。” 然后馬上被回懟:“你沒中招只是運氣好,不代表合法。”
來源:大公文匯
確實,抽查是隨機的,不要把僥幸當常態,尤其在法律面前,“我不知道”、“我第一次”、“我只帶一點點”都不是免責理由。
很多人可能會疑惑:為什么香港要這么嚴?答案簡單直接:
煙酒是應課稅品。
香港雖然是自由港,幾乎所有貨品不征關稅,但有四類例外:
? 酒類;? 煙草;? 碳氫油類;? 甲醇
原因嘛,不外乎煙酒利潤高、容易被走私集團利用。一旦監管放松,就可能引發大規模走私、逃稅等違法行為,所以香港政府一直都設有明確限制。
而且重點來了,不論你是港人、游客、商務人士,甚至是經常來回兩地的“打工仔”,只要攜帶超過免稅量的煙酒入境,就必須主動走紅通道申報。
來源:HK01
不申報的后果有多嚴重?除了現場罰款,還可能留下案底,嚴重的還要上法庭。別以為過個關是“搭地鐵”,這可是海關口岸,和“刷八達通”不是一個概念。
所以,無論是北上掃貨,還是返港探親,以下幾條必須謹記:
即日來回不能免稅帶酒,要帶就申報!
煙草免稅上限是19支香煙,不是19包!
自用≠隨便,超量就要走紅通道!
不確定就申報,申報不犯法,不申報才麻煩!
跨境本來是件開心事,別讓一瓶酒、一包煙毀了你的好心情。雖然抽查有幾率,但罰款是真金白銀。
與其碰運氣,不如提前做功課。
最后,煙酒之外,你還知道有哪些物品是入境香港時要特別注意的嗎?你有沒有曾經差點中招的“驚險經驗”?或者有什么朋友的真實故事想分享?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互相提醒、互相避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