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 日 多云 氣溫16~31℃
新聞報料電話: 0715—8128787
新鮮事、稀奇事、開心事、麻煩事,歡迎撥打熱線電話,我們愿意和您分享,幫您跑腿..
日前
湖北省人民政府網發布
關于咸寧市嘉魚縣等5個縣級國土空間
總體規劃(2021—2035年)的批復
具體全文如下:
咸寧市人民政府,省自然資源廳:
你們關于報請批準咸寧市嘉魚縣、赤壁市、通城縣、崇陽縣、通山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的請示收悉。現批復如下:
一、原則同意《嘉魚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赤壁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通城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崇陽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通山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以下統稱《規劃》)。《規劃》是嘉魚縣、赤壁市、通城縣、崇陽縣、通山縣各類開發保護建設活動的基本依據,請認真組織實施。《規劃》實施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湖北工作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統籌發展和安全,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深入實施湖北省和咸寧市重大發展戰略,優化資源配置和空間格局,為湖北在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中奮勇爭先,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戰略支點,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湖北篇章貢獻力量,著力將嘉魚縣建設成農產品生產加工基地和臨港物流產業基地;將赤壁市建設成綠色能源和現代制造業集聚地,知名的文化旅游城市;將通城縣建設成鄂湘贛跨省協作綠色發展縣;將崇陽縣建設成綠色產業縣和全域旅游縣;將通山縣建設成綠色產業縣和知名的避暑康養旅游目的地。
二、筑牢安全發展的空間基礎。到2035年,嘉魚縣耕地保有量不低于40.43萬畝,其中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不低于38.38萬畝,生態保護紅線面積不低于210.65平方千米,城鎮開發邊界擴展倍數控制在1.31,單位國內生產總值建設用地使用面積下降不少于40%,用水總量不超過上級下達指標,其中2025年不超過2.818億立方米;赤壁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51.91萬畝,其中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不低于47.60萬畝,生態保護紅線面積不低于388.38平方千米,城鎮開發邊界擴展倍數控制在1.29,單位國內生產總值建設用地使用面積下降不少于40%,用水總量不超過上級下達指標,其中2025年不超過3.428億立方米;通城縣耕地保有量不低于38.62萬畝,其中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不低于34.85萬畝,生態保護紅線面積不低于288.18平方千米,城鎮開發邊界擴展倍數控制在1.28,單位國內生產總值建設用地使用面積下降不少于40%,用水總量不超過上級下達指標,其中2025年不超過2.152億立方米;崇陽縣耕地保有量不低于40.89萬畝,其中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不低于37.11萬畝,生態保護紅線面積不低于667.47平方千米,城鎮開發邊界擴展倍數控制在1.28,單位國內生產總值建設用地使用面積下降不少于40%,用水總量不超過上級下達指標,其中2025年不超過2.202億立方米;通山縣耕地保有量不低于36.24萬畝,其中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不低于31.99萬畝,生態保護紅線面積不低于978.77平方千米,城鎮開發邊界擴展倍數控制在1.27,單位國內生產總值建設用地使用面積下降不少于40%,用水總量不超過上級下達指標,其中2025年不超過1.79億立方米。各縣(市)要明確自然災害風險、洪澇風險等重點防控區域,落實戰略性礦產資源等安全保障空間,嚴格洪澇風險控制線以及綠地系統線、水體保護線、歷史文化保護線和基礎設施建設控制線等管控,嚴守高質量發展的空間底線。
三、優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融入全省區域發展格局,加強與毗鄰縣(市、區)的協作互補,積極融入武漢都市圈建設,強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利用的區域協同。全面落實主體功能區戰略,細化主體功能區劃分,加快新型城鎮化建設,促進鄉村振興發展。嚴守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加強嘉魚縣、赤壁市等優質耕地集中區的耕地保護,合理布局農業生產空間和鄉村生活空間,提升糧食、蔬菜、茶葉、藥材等農產品保障能力。錨固生態空間格局,筑牢幕阜山生態屏障,嚴格長江、陸水湖、西涼湖、斧頭湖等河湖水域空間管控,優化沿江工業企業布局,以九宮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為重點,加強幕阜山濕地—森林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管理,嚴格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種群及棲息地保護,統籌推進全域生態保護修復與流域綜合治理。強化縣域統籌,推進嘉魚縣、赤壁市建設市域副中心城市,與咸安區協同發展;提升縣城綜合承載能力,引導小城鎮差異化特色化發展,構建規模適度、功能完善、結構合理、集約高效的城鎮體系,促進城鄉融合發展。
四、提升城鄉空間品質。優化各縣(市)中心城區功能結構和空間布局,協調產業布局、綜合交通、設施配置和土地使用。統籌推進城鄉生活圈建設,合理安排居住用地,以及教育、文化、體育、醫療、養老等公共服務設施布局,系統布局藍綠開放空間,提升城鄉人居環境品質。加大城鄉存量用地挖潛力度,提高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統籌地上地下空間利用,推進城市更新,有序實施全域國土綜合整治。嚴格蒲圻老街歷史文化街區、蒲紡歷史文化街區(生活區、辦公區)保護,加強白霓古偃(石枧偃和遠陂偃)、赤壁摩崖石刻等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與活化利用。加強空間形態管控,塑造特色鮮明的城鄉風貌。
五、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做好重大區域交通設施空間預留,加強區域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構建復合高效的綜合交通網絡。統籌水利、能源、環境、通信、國防等各類城鄉基礎設施空間,完善市政基礎設施布局,健全公共安全和綜合防災減災體系,加強地質、洪澇等災害防治及水安全保障,優化防災減災救災設施布局,加強重大危險品生產儲運空間管控,提高國土空間安全韌性。
六、維護規劃嚴肅性權威性。《規劃》是對各縣(市)國土空間作出的全局安排,是全域國土空間保護、開發、利用、修復的政策和總綱,必須嚴格執行,任何部門和個人不得隨意修改、違規變更。按照定期體檢和五年一評估的要求,健全各級各類國土空間規劃實施監測評估預警機制,將規劃評估結果作為規劃實施監督考核的重要依據。建立健全規劃監督、執法、問責聯動機制,實施規劃全生命周期管理。
七、做好規劃實施保障。咸寧市人民政府要指導嘉魚縣、赤壁市、通城縣、崇陽縣、通山縣人民政府做好《規劃》印發和公開,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責任分工,完善配套政策措施。科學編制鄉鎮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詳細規劃、相關專項規劃。強化對相關專項規劃和詳細規劃的指導約束,完善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系統,在“一張圖”上協調矛盾沖突,合理優化空間布局。建立健全國土空間規劃委員會制度,發揮對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實施管理的統籌協調作用。省自然資源廳要會同有關方面根據職責分工,密切協調配合,加強指導、監督和評估,確保實現《規劃》確定的各項目標和任務。《規劃》實施中的重大事項要及時請示報告。
2025年4月26日
通訊員:朱翔宇
編輯:王苒宇
監制:向東寧
出品:新媒體中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