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南亞的天空多了一份新的看點。巴基斯坦空軍裝備了來自中國的殲-10CE,號稱“梟龍的升級版”,而印度空軍則引進了法國的“陣風”,兩款都是各自軍隊里的“明星”戰機,也被外界普遍認為是中型多用途戰斗機的佼佼者。
這兩款新銳戰機的到來,瞬間改變了印巴邊境上空的空中態勢。過去可能是F-16對陣米格-21,現在變成了技術更先進、雷達更厲害、導彈射程更遠的殲-10CE和陣風的潛在較量。
于是,一個很多人都好奇的問題自然浮現出來:在敏感的邊境空域,巴軍的殲-10CE和印軍的陣風,它們之間到底發生過什么?有沒有正面“剛”過?誰占了上風?
當然,像這種高度敏感的軍事接觸,除非出現擊落事件并被一方公開,否則雙方官方通常都不會透露具體細節。所以,我們不太可能看到“某年某月某日,殲-10CE與陣風發生了導彈交火”這樣的官方通報。
但沒有公開的交火記錄,不代表什么都沒發生。在軍事對峙前沿,偵察與反偵察、監視與反監視、甚至近距離的相互“伴飛”和無線電“對話”是常有的事。
外界普遍猜測,殲-10CE和陣風在邊境空域很可能已經有過多次“非友好的”近距離接觸。比如,當一方的戰機在邊界附近進行例行巡邏或演習時,另一方的同級別戰機很可能會迅速升空,前出監控、伴隨,甚至進行一些“試探性”的動作。
這些“試探”可能包括:開啟雷達相互掃描鎖定(雖然不發射導彈,但鎖定本身就是一種信號),通過數據鏈或雷達相互獲取信息,測試對方的電子戰能力,或者通過機動動作來展示飛行員的技藝和飛機的性能。
每一次這樣的“碰面”,對于雙方空軍來說,都是一次寶貴的實戰化練兵機會,也是一次無聲的較量。飛行員在緊張的高度下,要快速判斷對方意圖,操作復雜的航電設備,并做出反應。這比單純的演習更能檢驗戰機和人員的真實水平。
殲-10CE裝備了先進的相控陣雷達和PL系列空空導彈,特別是PL-15具備超視距打擊能力。陣風同樣擁有頂級的“陣風”雷達和流星遠程空空導彈。這兩款戰機在超視距空戰和近距離格斗上各有特點,理論上誰也沒有壓倒性的優勢,勝負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飛行員的訓練水平、地面指揮引導以及當時的環境因素。
所以,“巴軍殲10與印軍陣風之間發生了什么”,答案很可能不是一次轟轟烈烈的空戰,而是一系列在萬米高空、電磁頻譜中,緊張而復雜的“貓鼠游戲”和“技術摸底”。這種看不見的較量,同樣驚心動魄,決定著誰能在南亞的天空占據先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