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衣室門被推開時,曾凡博正用冰袋壓著腫脹的膝蓋。隊友們沉默著錯開視線,只有隊醫拆繃帶的聲音在空氣里撕扯。
這個21歲的前鋒剛打出職業生涯最佳賽季,場均18.7分的火力讓北京隊時隔三年重返半決賽。三天前的G2最后兩分鐘,山西隊劉傳興在卡位時突然沉肩彎腰。
慢鏡頭顯示這次接觸完全偏離籃球路線,裁判卻只吹了普通犯規。曾凡博當時踉蹌著完成兩次罰球,第二天核磁共振顯示前交叉韌帶部分撕裂。社交媒體上#曾凡博賽季報銷#的標簽六小時閱讀量破億。
母親那句"如果是總決賽我還要打"的截圖被轉發12萬次,評論區擠滿憤怒的球迷。令人費解的是,CBA聯盟至今未對劉傳興的危險動作追加處罰。北京隊失去的不僅是場均4.
3個三分球。戰術板上那些為曾凡博設計的底線交叉掩護全部作廢,山西隊可以肆無忌憚包夾范子銘。
更致命的是心理打擊——這支青年軍剛建立的贏球文化突然失去支點。國家隊教練組連夜召開視頻會議。
八月亞洲杯原計劃以曾凡博為核心打造鋒線群,現在杜鋒不得不重啟周鵬+任駿飛的老將組合。
NBA球探們的評估報告同樣被打亂,至少三家球隊原定在季后賽后安排試訓。傷病報告里"1-3個月"的恢復期藏著殘酷現實。
即便最快康復,他也將錯過夏季聯賽窗口期。要知道去年崔永熙正是憑借夏季聯賽表現拿到雙向合同,這種機會往往五年才有一次。石智勇帶著腰傷舉起165公斤時,看臺上的球探都在記錄他變形的發力姿勢。
隋文靜踩著骨裂的腳踝完成捻轉四周,賽后才發現韌帶早已撕裂。職業體育從來不會為傷病打折,但觀眾永遠會為斗士加冕。
我個人認為這次事件暴露了CBA裁判體系的頑疾。
當莫梓維被花劍擊中面部時,奧運裁判組立即啟動醫療暫停程序。而我們的聯賽至今缺乏針對危險動作的即時回放機制,這直接縱容了某些球員的僥幸心理。數據不會說謊:本賽季CBA場均傷病停賽天數比NBA多1.
8天。
在曾凡博之前,張鎮麟和郭昊文都因類似動作傷停超過四周。諷刺的是,這些加害者反而在后續比賽獲得更多上場時間。訓練館墻上的倒計時牌還在走著。
曾凡博每天拄拐經過時都要盯著8月25日——那是醫生承諾的脫拐日期,也是亞洲杯開賽前三天。
隊醫悄悄收起了所有關于復健進度的詢問,有些答案需要時間沉淀。
他的儲物柜里還放著未拆封的巴黎奧運會預選賽手冊。這本該是沖擊NBA跳板的重要舞臺,現在卻成了最刺眼的提醒。但籃球從來不會辜負真正的戰士,就像石智勇第三次站上奧運舉重臺時,杠鈴片碰撞的聲音依舊震耳欲聾。
當攝像機拍到他獨自加練罰球的背影時,場邊技術統計員突然紅了眼眶。
這個年輕人甚至等不及拆石膏就開始練習上肢力量,這種偏執或許正是中國男籃最稀缺的品質。
有些火焰,連傷病都無法澆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