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蘇聯的歷史上,尤其是上世紀40年代、或者說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后曾經活躍著一批頭戴藍色軍帽的軍人,而這些頭戴藍色軍帽的蘇聯軍人,就是通常被我們稱之為NHVD部隊的成員,由于他們對蘇維埃的忠誠度極高,所以他們也經常被視為蘇維埃的守護人,那么,可以想象,既然他們要保衛蘇維埃,那么肯定要經常參加戰斗,那么當他們需要參加戰斗的時候,藍帽子們都有哪些武器呢?
一般來說,NHVD成員如果要參加前線正式戰斗的話,那么他們手中的武器和蘇聯普通部隊也沒什么區別,因為很多時候,他們就就直接使用當時蘇聯軍隊的制式武器(例如步槍、機槍和沖鋒槍)。
當然啦,鑒于NHVD成員參加正式戰斗的機會并不多,他們大多數參加的戰斗都是隱蔽戰線的斗爭,而在隱蔽戰線的斗爭當中,步槍、機槍和沖鋒槍這些不便于攜帶的武器就不太適合使用了,所以相對來像手槍這種便于攜帶的小型武器更受NHVD成員的歡迎,所以在今天這篇文章當中,我們介紹的重點也是以手槍為主。
說到NHVD成員使用的手槍,那么有兩種手槍不得不不放在本文正文的開頭部分特別提出,這兩種手槍就是當時蘇聯軍隊制式的托卡列夫T33以及沙俄時代就開始使用的“納甘”轉輪。除了上述兩種國產武器,其實NHVD成員在二戰時期也曾經使用過不少外國武器。
而在NHVD成員使用的外國武器當中,需要額外提出的應當是德三的沃爾特PP手槍。也許提到NHVD成員使用的沃爾特PP,可能很多人會以為那是二戰時期蘇聯軍隊留用的戰利品。
畢竟,當時蘇聯軍隊(包括NHVD成員)
留用的盧格手槍數量可不算少。
不過需要說明的是,NHVD成員手中的瓦爾特PP和盧格的情況有所不同,雖然前者確實有一部分是作為留用戰利品進入蘇聯NHVD成員手中的,但是更多的沃爾特PP其實是戰前通過貿易、外交渠道流入蘇聯NHVD成員手中的。
和沃爾特PP情況差不多的是,蘇聯NHVD成員手中的毛瑟C-96沖鋒手槍也是通過和沃爾特PP類似渠道流入蘇聯NHVD成員手中的。
只是,相對來說毛瑟C-96沖鋒手槍的尺寸、重量顯然限制了它在NHVD成員當中的使用范圍,好在它的射程和射速可以在相當程度上彌補這種武器在尺寸上的不足,再說
毛瑟C-96沖鋒手槍的尺寸和重量雖然很大,但好在它在這兩方面倒也不是大到不可接受。
在蘇聯NHVD成員使用的外國武器當中,在沙俄時期就進入該國的還有大名鼎鼎的勃朗寧M1900,這種武器的射程、射速、威力雖然一般,但它勝在有著玩具般的輕巧,由于有這種武器非常輕巧,所以它可以輕易的隱藏在蘇聯NHVD成員穿著的稍微寬大的外套下面或者口袋里去執行各種任務。
可以說,當時蘇聯NHVD成員使用的武器當中知名度很低的是蘇聯國產的“科羅溫”手槍,這種武器是蘇聯首款國產手槍,和“勃朗寧”M1900類似,“科羅溫”也可以很方便并且不露痕跡的放進實使用者外套下面或者口袋里。
其實,除了各種各樣的手槍以外,蘇聯NHVD成員在當時還使用過很多的刀具去執行特殊的任務,為此,NHVD成員還經常接受使用刀具進行肉搏戰的訓練。
需要說明的是,盡管現在很多刀具上都喜歡刻上NHVD標志,但實際上NHVD成員當時使用的刀具都是直接從現成的民用刀具當中挑選順手的拿過來用,專門為NHVD成員制造的刀具很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