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路就是這么躊躇滿志,這么任性勇敢、浪漫亢奮。
幾個月前,央視借著電視劇《繁花》開播一周年,播放了18分鐘的“尾花”《好久不見》。有個場景是淮海路巴黎春天門口的埃菲爾鐵塔之下,寶總和汪小姐暌違8年后重聚。
有人以為這個埃菲爾鐵塔,就像《繁花》是虛構的,并不是真實的存在。這是小看淮海路了。巴黎春天門前,真有過一座埃菲爾鐵塔模型。我不止一次在埃菲爾鐵塔下走過。
只是在年份上沒有和寶總汪小姐對上。
記憶中,巴黎春天是在2001年開業的,作為中國首店,很是隆重,法國駐華大使白樂尚也來了。跨世紀之夜是1999年最后一天,巴黎春天還沒有剪彩,為什么已經有了埃菲爾鐵塔?
我請教了上海淮海集團副總經理呂宏,當時他在盧灣區旅游局工作。他說,1995年,香港內衣大王羅杰倫開設了巴黎春天百貨, 2000年由香港新世界百貨接手,那就是后來的巴黎春天。在跨世紀之時,為慶祝巴黎春天商廈在淮海中路開業,埃菲爾鐵塔已經豎起來了。我在網絡上找到了千禧年巴黎春天門前埃菲爾鐵塔的舊照片,以圖像證實了它和上海人一起跨世紀。
這座埃菲爾鐵塔模型高25米,重25噸,當年造價高達6位數。搭建后,埃菲爾鐵塔成了淮海路的標志性景觀——當時還沒有網紅打卡地之說。
王家衛的歷史還原度就是高。雖然不乏嵌入式廣告的痕跡,但是很柔順且精準地還原了跨世紀之夜淮海路的花樣年華。
那個夜里,我沿著淮海路,從西藏南路走到陜西南路,也就從20世紀走到了21世紀。100年只有這么一個夜里可以跨世紀,一個人一生跨世紀也最多一次,要有儀式感的。我到了埃菲爾鐵塔之下,只是沒有見到寶總和汪小姐,也沒有像他們一樣拍照。那時候手機還不具有攝像功能。
巴黎春天落成時,被看作淮海路上最最洋氣的新建筑,米黃的外表,還有些許Art Deco風格的浮雕,不失雍容。而且很少有這樣的店家,店招牌很小,不仔細看,還以為是沒有店名,倒是應了真有錢的人不愿露富的潛規則。
寶總和汪小姐8年前應該在這個街角約會過,當時是公泰果品店,他家的新長發糖炒栗子,焐熱過一代戀愛男女的心。
沒有交通管制,淮海路上真就是人軋人,汽車舉步維艱。每個人的表情都是輕松的。淮海路上好多商店跨世紀營業,生意做到午夜過后。
一年之后的2000年最后一夜,淮海路東首分明是不甘示弱,跨年倒計時有了新花樣。上海、香港、紐約三個大都市的時代廣場同步舉行“蘋果倒計時”。以往只在影視里見到的場景,在新落成的大上海時代廣場門前的開闊地上演。上萬人看著商廈外墻上的大鐘時針,放開喉嚨,齊聲倒數五四三二一。倒計時的表現極其“蘋果”,從蘋果柄開始變色自上而下……那時候,我們只知道蘋果是供圖像處理的電腦,蘋果手機的正式發布是在2007年,進入中國大陸市場則是2009年。
仰臉看淮海路上24座橋燈,已經從臨時的毛竹架,升級為一勞永逸的不銹鋼架,每一座橋燈下,掛滿了霓虹燈廣告:長虹電視機、卡帝樂襯衫、北歐風情家具……幾年后,橋燈被評為上海十大夜景之一。
上世紀90年代初,淮海中路最燦爛的一段——重慶南路到陜西南路,一頭造南北高架,一頭挖地鐵,居民動遷,商店改造,馬路開挖……路不像路,店不像店。離開淮海路的人,有離開的不舍,住在淮海路的人,有住的怨氣。
到了90年代中期,終于雨后彩虹,淮海路回來了,雖然斷舍了不少舊情,不少舊屋,也迎來了新的時尚,新的眼界。
后來的好幾年,淮海路就是這么躊躇滿志,這么任性勇敢、浪漫亢奮,這么舊的不去新的不來。
像極了電視劇《繁花》中90年代的激情無畏。可以想象,淮海路每一座新樓的背后,都有寶總、汪小姐、玲子、李李、范總、爺叔的忙進忙出……每一座商廈里面都有黃河路的觥籌交錯。或者慶功,或者失落,或者算計,或者奮發。
就是這么想著,21世紀的四分之一,已經在身后很遠了。25年前的風云人物和看風云的人物,大多腳翹翹在說著“退休真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