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被割掉舌頭,他們被切去牙床,猙獰的手術傷疤撕裂了他們的臉龐,癌變的噩耗宣布著他們的死亡……“
他們曾經都是檳榔的癡迷者,是那顆黑色的果子,將他們帶入了病魔的深淵。”——《檳榔王國中的「割臉人」》
在湖南,檳榔就像一種社交手段一樣,親戚朋友見面,隨手遞給對方一顆檳榔,就像遞煙一樣頻繁,甚至為了逗孩子,還會喂給兒童。
這種“食品”,正在悄悄地傷害至少6000萬中國人。
在湖南,還流傳著連小孩子都可以背的出的順口溜:
“檳榔加煙,法力無邊;檳榔泡酒,永垂不朽。”
但實際上,沒有什么永垂不朽,10年的時間,中國口腔癌病變高發(fā),蹭蹭地漲了20倍。
根據相關研究表明,66%的咀嚼檳榔者有口腔粘膜病變,而不咀嚼檳榔者僅1.5%有口腔粘膜病變。
這么多年過去了,嚼檳榔的人非但沒有變少,這一游走在“黑產”邊緣的農作物,還搭上了互聯網的順風車,從湖南蔓延至全國,被國人嚼出了個千億帝國。
是續(xù)命還是害命?
檳榔有多毒,沒陷進去真不知道
在中國,60%以上的口腔癌患者,都有常年嚼檳榔的習慣。
正是因為口腔癌,他們不得不割掉舌頭、牙床等病變部分,成為檳榔王國中的「割臉人」。
而實際上,檳榔在咀嚼的過程中,僅僅只有一個“提神續(xù)命”的作用。
但嚼檳榔危害卻數不勝數。
擺在眼前的數據是:
在世界所有食用檳榔的國家和地區(qū),檳榔都已成為當地口腔癌的罪魁禍首。
在檳榔最大消耗國印度,口腔癌發(fā)病率世界第一。
在人口不過700萬的島國巴布亞新幾內亞,60%居民嚼食檳榔,口腔癌患病率高達千分之二。
每年超過25000人,因為口腔癌而死亡。
而在中國最大檳榔食用省份湖南,口腔癌患病率超出全國平均20倍。
前些年,電視臺出現過大量關于口腔癌患者的報道。關于病史,一問一個準,十個有九個是嚼檳榔愛好者。
也有一些檳榔愛好者能幸免于難,但在生活質量也并不高。
還有像這樣人到晚年,牙齒被腐蝕成黑渣的老太太。
在中國臺灣,國民健康局倡導民眾戒檳榔。
加拿大全面禁售檳榔,美國禁止各州運輸檳榔,印度法律規(guī)定檳榔產品必須貼上明顯的警告標簽。
只有號稱“毒品大國”的緬甸,本地“檳榔”會被包裹在這種葉子里售賣,在大街小巷隨處可見。
而另一個檳榔消費大國,就是中國。
“軟性毒品”背后,
千億級的商機推著人們往深淵走
在檳榔被世界衛(wèi)生組織確定為“軟性毒品”之后,檳榔在中國并沒有被扼制住,反而被檳榔巨頭們推著走,創(chuàng)造出了一個千億級規(guī)模的產業(yè)。
在生產車間中,這一團團棕黑的東西,早在2003年,就被國際癌癥研究中心確定為一級致癌物,與之并列的,還有砒霜。
一級致癌物的危害有多大?前些年毒害幼兒的“三聚氰胺奶粉”,才是三級致癌物。
我們常吃的油炸薯片,含有丙烯酰胺,為二級致癌物。
但致癌性最強的檳榔果,卻從來沒有被萬人唾棄,反而成了社交必備品,不論男女老幼,人們像嚼口香糖那般輕松。
2012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又列出一個1類致癌物清單,有三種致癌物質明確與檳榔有關。
前些年,央視在《新聞聯播》和《新聞30分》上,普及了“口腔癌高發(fā),患者多愛嚼檳榔”這一常識。
不同于其他癌癥,口腔癌一旦病發(fā),治療過程及其痛苦,被切臉刨肉的創(chuàng)傷,不論是心理還是生理,沒有一個人能挺過來。
在這種血淋淋的悔恨中,有些人不敢面對,只能選擇自殺。
2013年7月,已經被割臉的劉桑果,檢查出癌細胞已轉移至肺部和大腦,最終在悔恨和痛苦中離世。
他的妻子唐娜無法承受這種噩運,整夜以淚洗面。
面對“殺人兇手”和背后更龐大的利益集團,她無力哭訴:
“還能怎么辦,只能等死了……”
但是在如此強有力的證據下,檳榔產業(yè)的獲利者,還在為這種殘忍的“奪命果”狡辯:
檳榔不僅無害,還是純綠色食品!
吃了能讓人延年益壽,返老還童!
此前的熱播網劇《怒情湘西》中,就有某品牌檳榔的廣告植入。
而某品牌的檳榔已經三年連續(xù)在湖南衛(wèi)視春晚上冠名。
在湖南衛(wèi)視2018年元宵喜樂會中,主持人沈夢辰現場口播檳榔廣告時提到:
“一下子就讓你精神抖擻、返老還童,找回年輕的狀態(tài)。”
2018年,快手冠名湖南衛(wèi)視明星綜藝《聲臨其境》花了1.5個億;2018年,金典牛奶冠名湖南衛(wèi)視王牌綜藝《歌手》花了5個億。
而某檳榔品牌,連續(xù)三年冠名湖南衛(wèi)視小年夜春晚、春晚、元宵喜樂會,冠名費之昂貴可想而知。
2018年10月,三湘都市報報道了一篇《高端檳榔市場千億規(guī)模可期》——
這也從一定程度上說明,檳榔產業(yè)已經發(fā)展的相當成熟,還趕上了互聯網的順風車,從湖南賣到了全中國。
一面是世界衛(wèi)生組織、央視的揭露;一面是商業(yè)化的檳榔產業(yè)有望超千億的規(guī)模。
相比之下,天平最終還是倒在了資本的那一邊。
蒙眼狂奔,
從家庭小作坊到“高端零食”,
僅僅用了10年
前些年,檳榔還是家庭小作坊生產。
2013年6月4日,瀟湘晨報記者拍到湖南一家龍頭檳榔企業(yè),正在使用煤炭熏制檳榔。
熏制檳榔的車間不堪入目:屋頂四壁焦黑。
這種熏制方法,將導致檳榔砷超標。而砷,是砒霜的主要成分。
而最后熏制好的檳榔果,也跟車厘子一樣,有個頭大小、成色好壞之分。
普通一點的檳榔,“進貨價3元到6元,賣出去就是10元到20元,這是一樁不會賠本的買賣。”
而隨著檳榔產業(yè)高歌猛進,各種大大小小的檳榔生產加工商就像雨后春筍一樣,冒了出來。
甚至還發(fā)展出了“高端檳榔”,一包最高賣到了50元。據某知名檳榔品牌創(chuàng)始人稱:
“湖南已經是一片紅海,必須開辟新的藍海。這就需要往高走,往外走”。
2018年,在某檳榔品牌成果發(fā)布會上,營銷總監(jiān)介紹:
2018年,高端檳榔總終端網點,逾百萬個。
同時,銷售覆蓋城市多達415個,比2017年的207個增加了208個。
涵蓋湖南、湖北、廣東、江西、海南、貴州等諸多省份。
累計銷量超4億包。
無疑,在2019年,這個數字還會呈指數型嗖嗖上漲。面對“檳榔致癌”的問題,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某檳榔大廠,創(chuàng)始人振振有詞地回應:
早期的檳榔都是采用煙熏工藝,生產出的檳榔稱為“煙果”,煙熏檳榔具有一股醇香并且能夠防腐、防霉變,生產過程就簡單很多,因此當時沒有多少廠商愿意采用青果工藝;而煙熏工藝生產的檳榔,含有容易導致癌癥的“黑漬”。
但事實上,業(yè)內龍頭企業(yè)早已對檳榔核心生產工藝進行創(chuàng)新。目前行業(yè)內80%的企業(yè)都擯棄了傳統(tǒng)的煙熏手法,采用無煙熏技術和青果精制技術,通過原籽蒸汽烘干法,不經煙熏、以蒸汽烘干的檳榔叫做“青果”,相比于傳統(tǒng)工藝生產的“煙果”,不但口感更佳、在食用安全上也有了質的飛躍,避免了煙果中的有害物質。
總結一下就是:致癌的是煙熏工藝的“煙果”,并非現代化工藝的“青果”。
但事實上是這樣嗎?返回去在看一下世界衛(wèi)生組織發(fā)布的一級癌癥清單,你就會發(fā)現,不管煙熏不煙熏,檳榔本身就致癌。
在資本利益的裹挾下,“檳榔大亨”們蒙眼狂奔,不僅讓千萬人忍受口腔癌帶來的痛苦,還讓城市也染上了癌癥。
在湖南湘潭,隨地可見的檳榔汁,猩紅可憎,腥臭難聞。
在海南萬寧,檳榔真正的故鄉(xiāng),像這樣土灶熏制檳榔加工作坊,海南全省約有10000多個,這些小作坊在熏制檳榔時產生大量刺鼻濃煙,使得海南“榔煙”四起。
據21世紀經濟報道稱,近300億元的檳榔市場,湖南一個省的檳榔消費規(guī)模就撐起半邊天。
2017年,湘潭從事食用檳榔加工的規(guī)模企業(yè)超過30家,年產量20余萬噸,年產值超過200億元。
2018年,湖南省的檳榔總產值一躍超過500億元。
“千億規(guī)模可期”,并不是他們夸下的海口。
結 語
在湖南常德,有人目睹親人因嚼食檳榔去世后,給“檳榔配煙,法力無邊”這句廣告語,補充了下半句:
再吃幾年,墳頭冒煙。
大量的科普文,以及臨床病例,用血琳琳的事實告訴人們,檳榔致癌,珍愛生命,遠離檳榔。
最讓人痛恨的是,嚼檳榔非但沒有像呼吁人們戒煙一樣被行業(yè)所規(guī)范,反而還在一些電視臺猛烈宣傳鼓吹。
在資本的裹挾下,人命當真不值一提嗎?
本文章來源于網絡,若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我們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