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大廳的電子屏突然集體泛紅。 老張攥著打皺的交割單,指甲無意識刮著"電力板塊"四個字。
三臺 Bloomberg 終端同時跳出離岸人民幣破7.27的警報。 這周指數(shù)走得像個醉漢。
上證每次要摔跟頭就被無形的手拽住衣領。
但個股早開始蹦迪——科技股漲得連代碼都閃著金光。 量能數(shù)據(jù)暴露了真相。 周三1400億放量像極了垂死病人的回光返照。
電力板塊兩天跌掉半個月漲幅時,游資正在AI概念里撒錢。 美元指數(shù)99.65的刺眼數(shù)字背后藏著殺機。
中概股跌得比國足還穩(wěn)定。 可國內主力偏把銀行股當提款機,保險板塊跌成了負利率產品。
我個人聞到熟悉的危險味道。 2015年股災前也是權重陰跌小票狂歡。
但這次工具箱里還留著降準降息的王炸。 題材炒作已進入擊鼓傳花階段。
某光伏龍頭日換手率突破200%那天。 公司門口外賣小哥都在討論HJT技術路線。
監(jiān)管層最近沉默得反常。 往常這時候該有特停公告了。
現(xiàn)在卻放任30cm漲停板像野草瘋長。 黃金原油雙殺暗示全球避險情緒升溫。
但A股散戶認定這次不一樣。
兩融余額悄悄爬回1.2萬億就是證據(jù)。
節(jié)后行情關鍵看三個變量。 匯率能不能守住7.3生死線。
北向資金是否繼續(xù)當反指。 還有那個不能說名字的平準基金動向。 操作上記住三不原則。
不追單日暴漲20%的題材股。
不碰日均成交低于3億的莊股。
更別信"4000點只是起點"的鬼話。
電力板塊的慘案提醒我們: 當機構開始拆東墻補西墻。 最好先把盈利裝進口袋再看戲。
留個思考題給各位—— 為什么納斯達克金龍指數(shù)跌近1%? 而國內科技ETF卻能逆勢吸金15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