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看抗戰題材的影視劇中,經常看到鬼子三輪摩托車架個機槍出動的鏡頭,有時候還邊開車邊射擊。其實在摩托車行駛中扣住機槍扳機射擊的話,紛飛的子彈對自己人造成的損害概率比對敵人要大得多,實戰中往往是摩托車停止后做原地射擊。并且三輪摩托車上架機槍不是鬼子的專利,英、美、德、蘇、法等國軍隊都有,一戰時期的英軍甚至整出了摩托化機槍營,配備64挺重機槍!今天跟大家介紹一下。
英國早期軍用摩托車
說起來英國其實是第一個裝備制式軍用挎斗摩托車的國家,英軍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就為自己的邊斗摩托車安裝了維克斯7.7毫米重機槍,甚至有的摩托車邊斗上安裝了2挺,共備彈1000發。由于各摩托車廠商提供的邊斗形制不一,為求統一配備,英軍對邊斗發出招標,最終克萊諾公司勝出。
克萊諾公司生產的軍用邊斗摩托車,具有良好的懸掛裝置,所有車輪都可以方便地替換,發動機也便于拆換維護,后座還裝有備用輪。一挺帶有防盾的維克斯7.7毫米重機槍安裝在邊斗上,通常向前方射擊,有必要時也可以拆離支架向后射擊,還可以拆離車體在地面陣地上射擊,這種設計觀念領先的車型又稱為維克斯-克萊諾機槍聯合體。英軍對這該車很滿意,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后下了很大的訂單。
克萊諾公司的軍用摩托車
在索姆河戰役中,德軍集中部署了大量的馬克沁重機槍,給進攻的英法聯軍造成了巨大傷亡,英軍單日傷亡6萬余人,其中相當部分是機槍造成的。當時德軍每個步兵師都配備有一個機槍營,下轄3個機槍連,每個機槍連裝備6挺馬克沁7.92毫米重機槍,合計18挺。同年底,德軍再次強化了部隊的火力配備,每個步兵營都配備一個機槍連,一個步兵師下轄有12個步兵營,全師裝備的馬克沁重機槍數量高達72挺。
英國人自然不甘示弱,也大量裝備重機槍,并且組建了摩托化機槍營,機動作戰能力非常高。由于是摩托化編制,可以攜帶更多的重機槍,因此機槍營編制較大。一個機槍營下轄4個機槍連,每個機槍連下轄4個機槍排,每個機槍排配備4挺維克斯重機槍,整個機槍營一共有64挺重機槍。以一挺重機槍每分鐘600發的射速來計算,一個機槍營64挺重機槍火力全開,每分鐘就可以打出38400發子彈,這對于一戰時期密集進攻的步兵隊形而言,相當于下“彈雨”了。
側視圖
摩托化機槍營的每挺重機槍配備有3輛摩托車,其中1輛是裝有機槍的標準版,第2輛是沒有機槍的備用車,第3輛是彈藥運輸車。這3輛摩托車組成一個摩托化機槍分隊,整個摩托化機槍營一共有64個摩托化機槍分隊,火力非常強大。在1918年應對德軍的春季大反攻中,英軍的摩托化機槍營在作戰中發揮了突出的作用。
英軍在一戰中形成的機槍營編制一直延續到二戰,當然二戰中英軍有了更好的機槍載體——布倫機槍車,防護更好,越野性能也更強。該車標準乘員為3~4人,其中1人為駕駛員,2~3人為機槍手,標準武備為1挺維克斯重機槍,當然也有攜帶布倫輕機槍或者博伊斯反坦克槍的。
英軍摩托化機槍營
對比之下,騾馬化的機槍營可攜帶的重機槍數量太少了。像二戰時期的日軍獨立機槍大隊(相當于營的編制),滿編不過24挺九二式重機槍,一個機槍中隊只有8挺九二式重機槍,并且需要139人伺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