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秋果 四川在線記者 田珊
“五一”假期來了,作為“2025成都·歐洲文化季”的首場子活動——匈牙利藝術家“圖茲松?貝采利·彼得作品展”正在都江堰文化展火熱進行。2025年是中國與歐盟建交50周年,本季文化季正是慶祝中國與歐盟建交50周年系列活動之一。
1975年5月6日,中國與歐洲經濟共同體建立外交關系。近年來,位于中國西部開放前沿的四川省,以共建“一帶一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國家戰略為依托,深化與歐盟經貿、科技、文化等多領域合作,為中歐合作注入了四川力量。
“圖茲松?貝采利·彼得作品展”展覽現場。成都市外辦供圖
中歐班列賦能,平臺政策加碼
從“內陸腹地”發展為歐盟“合作高地”
歐盟是四川重要的外資來源地,截至目前,歐盟企業累計在川設立外商投資企業700余家,涉及服務業、電子信息、汽車制造、生物醫藥等重點領域,其中西門子、大眾、空客等眾多來自歐洲的世界500強和知名企業在川發展良好:西門子擴建成都數字化工廠,法國空客在成都投運“飛機全生命周期服務中心”項目,這也是該項目首次落戶歐洲以外地區……
除了這些“大塊頭”的旗艦項目外,還有一批“小而美”的項目也在四川找到發展的沃土。落戶于廣元市的德國勞特巴赫精釀啤酒生產工廠就是代表之一,通過引入德國精湛的啤酒釀造工藝,讓四川消費者品嘗到純正的德式風味。
同時,四川企業加速“出海”,早在2006年四川長虹就在捷克的中捷克州寧布爾克市建立電視機生產基地,并在西班牙拓展建立了空調壓縮機生產基地;綿陽波鴻集團全資收購威斯卡特工業集團匈牙利工廠,在匈牙利積極打造汽車關鍵零部件制造基地;超宇集團深耕德國、輻射歐洲,高質量推進光伏能源項目,為共建綠色“一帶一路”持續貢獻四川力量。除此之外,通威太陽能光伏產品、宜賓凱翼汽車也在歐洲市場不斷開疆拓土,在國際化征程中尋找著更大的發展空間。據統計,2024年,四川與歐盟進出口總額達1699.5億元,占全省外貿的16.9%。
四川與歐盟的經貿合作持續深化的共贏格局背后,是四川開放通道的建設與平臺政策加碼的多重推動。
成都市青白江區委宣傳部供圖
川渝是全國最早開行中歐班列的地區,同時在全國首創中歐班列跨省域共商共建共享機制。截至目前,中歐班列(成渝)累計開行已超3.6萬列,從“一條軌道”駛向“遍地開花”,成為推動四川與歐盟交流合作的關鍵動力引擎。截至目前,成都已開通至歐盟的客貨運航線18條,其中就包括了近期復航、新開通或加密的成都至巴黎、雅典、馬德里、米蘭、布魯塞爾、布拉格等歐盟地區重要城市航線。
目前,四川已建成包括中德(蒲江)中小企業合作區、中意文化創新園區、成都歐洲產業城、成都中法生態園、南充中法農業科技園、遂寧歐美產業園等眾多與歐盟國家合作的產業園區。同時,在歐盟駐華代表團支持下,自2022年以來瀘州已成功舉辦三屆中外地理標志產品博覽會,成為推動四川特色農產品走向國際市場的重要平臺,一批批承載著巴蜀風土精華的地理標志產品日益登上歐洲民眾的餐桌。西博會、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蓉歐產業對話”、中國—歐盟投資貿易(科技)合作洽談會等平臺或機制類活動都為四川與歐盟深化產業合作搭建起廣闊平臺。
人員往來頻繁、文化交流助力
實現與歐盟人文交流“雙向奔赴”
除了正在舉行的“成都·歐洲文化季”,四川與歐盟在文化領域的其他互動也很“火熱”。
2017年和2018年,四川連續舉辦兩屆國際友城青少年“看四川”夏令營,來自德國北威州、比利時布魯塞爾首都大區、意大利特倫托省等四川友城的170多名青少年來川游學參訪;2024年,“中國—奧地利友誼徒步道”揭牌儀式暨山谷音樂節在美麗的九寨溝舉行,維也納童聲合唱團、維也納大耶多夫合唱團、維也納混沌弦樂四重奏樂團等近年來還先后在成都、綿陽等地巡演;作為德國目前唯一的中學生中文合唱團體,德國伯樂中文合唱團自2017年來川參加夏令營活動后,去年,德國伯樂中文合唱團與成都本地中學生共同參演了中德青少年文化交流音樂會,今年將再次來川研學。
資料圖,“春暖花開時”伯樂十年——中德青少年文化交流音樂會(四川站)2024年在蓉舉行。四川在線記者 肖雨楊 攝
除了文化交流活動,近年來四川與歐盟在人員往來上也越來越頻繁。
去年6月,歐盟及成員國駐華代表團組織包括歐盟駐華大使庹堯誨、比利時駐華大使安博寧等大使及外交官訪問四川,多方位了解四川經濟社會發展現況。今年,庹堯誨等大使再次來蓉出席“2025成都·歐洲文化季”開幕式暨“歐洲風情街”活動,連續兩年到訪,成為四川與歐盟之間聯系日益緊密、交流互動不斷升溫的生動寫照,更傳遞出歐盟有意不斷加深與四川友好合作的強烈信號。
友城紐帶深化,科創教育聯動
共繪未來合作藍圖
近年來,四川在歐盟的“朋友圈”持續擴容。截至2024年12月底,四川已與歐盟國家締結國際友城41對、國際友好合作關系111對,覆蓋德國北威州和巴伐利亞州、法國東部大區和歐西坦尼亞大區、意大利皮埃蒙特大區、西班牙卡斯蒂亞拉曼查大區、匈牙利佩斯州等,并與友城在科創、教育等領域簽署多項交流協議、不斷深化合作,構建起地方對話與多領域聯動的全方位合作生態。
“友城間的合作已從經貿互動轉向多領域深度合作。”省外事辦相關負責人介紹,從人文交流到產業合作,再到教育科創,充分挖掘合作潛力,四川與各國際友城實現優勢互補。
資料圖,2024年丹麥霍森斯市長彼得·索倫森和成都霍森斯幼兒園的小朋友享受姑姑宴。成都市外辦供圖
在成都高新區有兩所學校——成都·蒙彼利埃小學和成都·霍森斯小學,均以友城命名,不僅是四川與歐盟國家交流成果的生動縮影,更是雙方教育合作的重要載體。成都·蒙彼利埃小學國際傳播研究學院負責人林存粉介紹:“學校不僅長期開設法語課,還通過線上課程共建、赴法交流研學等多種方式幫助學生了解法國。”此外,四川主動尋求與全球職業教育高地開展交流合作,積極對接德國、奧地利等擁有頂尖職業教育體系的歐盟國家,推動成立四川中德職教集團和職教培訓中心等項目引進優質職教資源,推動本土職教體系轉型升級。
從友城間的產業協同創新,到高校間的人才聯合培養,雙方在合作中互學互鑒、攜手共進,未來也將在更多領域展開務實合作,推動四川與歐盟關系邁向更高水平,共同繪制合作共贏的宏偉藍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