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發生恐襲后,印度不由分說就將矛頭指向巴基斯坦。從莫迪政府的動作來看,印方似乎有意擴大局勢,巴基斯坦開始做最壞準備。日前,巴基斯坦防長阿西夫在接受采訪時直言,印度的“軍事入侵”已經迫在眉睫,巴方必須做出一些戰略決策,目前已增派兵力,正處于高度戒備狀態。同時北約強國土耳其也積極援助了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國防部長阿西夫接受采訪
從目前來看,咄咄逼人的是印度,巴基斯坦方面是被迫回擊。
恐襲事件發生后,印度迅速采取行動,向克什米爾增兵自不必說,印度海軍還在阿拉伯海試射“布拉莫斯”超音速導彈,將“維克蘭特”號航母前推至距巴基斯坦海岸僅300海里處,這個距離意味著艦載機只需20分鐘即可飛抵巴境內目標。
在空中力量方面,印度空軍在邊境地區頻繁進行戰備演習。蘇-30MKI與“陣風”戰斗機編隊輪番演練對地攻擊戰術,針對性極強。
至于非軍事手段,則更顯陰損。單方面撕毀《印度河水域條約》后,印度在事先未通知情況下,在克什米爾上游開閘泄洪,這種“以水為兵”的做法,被巴方斥為“水資源恐怖主義”。除此之外,印度還關閉邊境檢查站、禁止給巴公民發放簽證、驅逐巴基斯坦軍事顧問等。這一系列動作表明,莫迪政府似乎有意將局勢擴大化。
印度可能是首批和美國簽協議的國家
而且,印度政府完全有將沖突擴大化的動機。首先,原本印度和巴基斯坦一直就有矛盾,克什米爾就是根源,近80年來,雙方為爭奪該地大的戰爭就有五次,小的更是不計其數。
再者,面對特朗普政府的關稅大棒,莫迪政府現在確實有點應付不來。最新消息顯示,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表示,許多美國主要貿易伙伴已針對避免美方加征關稅,提出了“非常好”的提議,首批與美國簽署貿易協議的國家之一很可能是印度。
若是莫迪政府對美國做出巨大讓步,印度國內出現經濟增速放緩、失業率攀升等問題是必然。而通過制造外部危機轉移國內矛盾,是印度政府屢試不爽的套路,當年主動挑起中印邊境沖突就是例子。
所以剛開始巴基斯坦還保持克制,愿意配合對恐襲事件進行調查,甚至呼吁中俄以及西方國家介入,但隨著印度步步緊逼,巴方怒了,也開始向克什米爾地區調派裝備。
中械155卡車炮團亮相
據國外社交媒體出現的畫面顯示,在距離印巴實控線不足80公里處,巴基斯坦陸軍數十輛SH-15車載加榴炮在機動部署。這種新型火炮可在半小時內對印軍前沿陣地形成火力覆蓋。
巴空軍還在一周之內啟動了3次大型演習。4月28日,巴基斯坦發布航行通告,關閉拉合爾和伊斯蘭堡之間的空域,中部空軍司令部將舉行為期2天的實彈戰術空戰演習。此前,巴空軍南部和北部空軍司令部也舉行了類似的大型空中演習。
這幾場演訓的意義不言而喻,既是警告印度不要輕舉妄動,也是做最壞準備,提前熱個身。巴鐵道部長還公開警告印度,130枚核武器不是擺設,“你們斷我們的水,我們就讓你們斷氣”。
與此同時,巴基斯坦還找上中方。王毅外長在與巴外長比拉瓦爾通話時,連續給出三個“支持”:支持巴方反恐努力、支持維護領土完整、支持通過對話解決分歧。這種明確表態給巴基斯坦吃下了定心丸。同時也算明著警告印度,不要繼續把事情鬧大。
從目前來看,巴基斯坦是兩手準備,一邊在軍事上做最壞打算,一方面也尋求國際幫助尤其是中國的幫助,向印度施壓避免印巴局勢升級。
土耳其C-130軍用運輸機
巴基斯坦的外援也迅速就位,27日北約國家土耳其派出7架C-130軍用運輸機,降落在巴基斯坦軍用基地,上面裝滿了各種便攜式反坦克導彈和制導炸彈。
可能很多人會意外,但巴土兩國一直有很深的防務合作。2016年土耳其政變時,當時土軍原飛行員加入了政變軍,巴方派出空軍駕駛土軍戰機,幫埃爾多安穩住局面。所以,當巴基斯坦有難時,土耳其自然義不容辭。此外,土耳其還能通過軍售增加經濟收益。但不論土耳其動機如何,在印巴局勢緊張之際,向巴基斯坦提供了軍事援助,必定會給印度帶來不小的壓力。
從目前來看,印巴都是有核國家,因為克什米爾恐襲事件發生大規模戰爭的可能性不大,但印度是個不穩定因素,尤其是水源爭端、克什米爾主權問題短期內無解,再加上關稅問題,不排除雙方會發生小規模沖突,危險程度基本可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