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塞武裝話音剛落,美航母仗都不打了,果斷掉頭北撤
在美國對中東局勢的持續干預下,一起令人意外的事情發生了!
我們知道,特朗普曾在3月15日時,啟動了針對也門胡塞武裝的龐大軍事行動,結果事態發展令人始料未及,不僅未能達到華盛頓所期望的效果,反而讓美軍航母遭受到巨大威脅。具體是怎么回事呢?
(美國“杜魯門”號航母海上高速轉向,造成戰機和牽引車一同墜海,一名水手受到輕傷)
1、美航母嚇到跑路,戰機被當場甩飛
據環球網報道,美海軍一架價值超6000萬美元的F/A-18E“超級大黃蜂”戰斗機,近日突發意外墜海,隨后宣布失蹤,當時與之一起墜海的,還有一輛牽引車。
雖然操作人員及時撤離安全區域,最終只有一名水兵受輕傷,但設備的損失和潛在的戰斗力削弱,無疑為美軍敲響了警鐘。
對于這一事故,美國海軍已宣布啟動了全面調查,而各方的關注點也迅速集中到發生事故的具體原因以及美軍在亞丁灣水域作戰環境下的應對能力上。
據一名美國官員透露,該戰機之所以會墜海,其實是因為“哈里·杜魯門”號航空母艦在海上遭遇胡塞突襲,為了躲避導彈和無人機而緊急高速轉向,最終導致戰機失去控制滑落入海。
面對美方指控,胡塞武裝的發言人葉海亞·薩雷亞則毫不留情地指責美軍的魯莽行徑,并宣稱他們的反擊,目的就是為了讓美軍航母打擊群北撤。
(美戰機墜海后,胡塞武裝發言人回應到,此次成功迫使美航母向北撤退)
2、高速轉向,是航母必不可少的能力
此番強硬言論背后,是胡塞武裝對自身力量的高度自信以及對美軍戰術戰略的精準把握。
就連美國媒體也稱,自美軍針對胡塞武裝的空襲以來,造成了大量平民死傷,而胡塞一方則誓言會以更猛烈的方式予以回應。在此背景下,美國航母打擊群正面臨著越來越大的壓力。
事實上,航母在海上高速轉向并不是什么稀罕事,其一直以來都被視為航母海上戰斗必不可少的一項能力。
然而,即便是“杜魯門”號這樣的強大艦只,也不得不直面著來自胡塞武裝的巨大威脅,這似乎揭示出,即便是最先進的航母,也難以在每一次緊急情況下完美應對突發風險。
這就引申出一個新問題:航母的設計和構造特性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影響其應對突發狀況的能力?
相比之下,中國的福建號航母雖然在設計上有所不同,但同樣具備卓越的科技水平。
(福建艦也進行過高速轉向測試,轉彎半徑達到3.4公里,由于體型更大,所以半徑要高于尼米茲航母,后者約500米)
3、福建艦高速轉向能力,同樣不容小覷
根據目前掌握的數據,福建號采用了較寬的艦體設計,更注重結構的強度和穩定性,以提高在惡劣海洋條件下的生存能力。
盡管這種設計可能導致其在高速轉彎時需要更大的轉彎半徑,但卻為航母提供了更強的抗打擊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的航母采用核動力推進系統,這使得它們能夠在大海上長時間巡航,與此同時,尼米茲級航母的艦體也經過了多年不斷的創新與改良,以確保在面對各種復雜海況時保持靈活性和耐用性。
或許福建艦或在某些方面仍需追趕。然而,作為中國首艘采用電磁彈射器的航母,其已經顯示出中國在軍事科技領域的重大進步,況且,中國在提高航母機動性和技術水平方面顯然有自己的發展策略。
總的來說,美國此次航母會被胡塞的小小導彈嚇到慌張跑路,甚至導致戰機墜海沉沒,屬實讓人意想不到。
(胡塞武裝亮出防空導彈,射高可達2萬米,成功逼退來襲的美軍B-2轟炸機)
4、胡塞不對稱優勢,擊落“死神”逼退B-2
當然,這也從側面反映出,胡塞的戰力已經達到不容忽視的地步,尤其是他們所展現出來的“不對稱優勢”。
別看美國海軍倚仗高科技裝備和強大火力,而胡塞武裝則是以出其不意的方式應對。
具體來說,他們通過實用且創新的戰術來抵消現代高科技武器帶來的威脅,一方面,他們將導彈安裝在高山之巔,以增加射程和命中率,另一方面,他們的導彈使用紅外制導,避開雷達探測,使得敵機難以規避。同時,胡塞還嘗試利用電子設備探測并追蹤敵軍的活動,為其伏擊行動提供關鍵情報。
數據顯示,僅僅在不到六周的時間內,胡塞武裝就成功擊落了7架MQ-9“死神”無人機,甚至是瞄準B-2轟炸機,開啟防空系統僅僅攔截,盡管未成功,卻也成功逼退對方。
這無疑是美軍高科技裝備遭受重創的又一例證。美國五角大樓是否會重新審視其對該組織的看法?面對美軍的戰略調整,未來的中東局勢又將呈現怎樣的變化?這些問題值得我們密切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