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五一是悄悄拿走沒錢人錢包的游戲呢?
此時此刻,你是坐在家里翹著二郎腿,還是在堵車的路上,或是在高速服務區吃著泡面,又或是在擁堵景區人群中的石凳子上刷視頻呢?今天給大家講一個你可能不愿意知道的真相。
你們有沒有覺得,五一對于咱們普通人來講,就是花平時不舍得花的錢買罪受,買心累,而商家卻賺得盆滿缽滿的一場游戲。
大家都知道,節前調休一天,加上周末兩天湊成的5天小長假,是為了鼓勵大家出門消費,促進假日經濟的發展。但不得不說,在這場精心設計的消費游戲當中,普通人總是受傷的,無論是錢包還是身心。
一、東西貴到離譜
首先受傷的自然是我們的錢包。一到節假日,商家就像過雙十一一樣熱鬧。關鍵是,雙十一至少還能讓人感覺省了點錢,可假期里的東西卻貴得離譜。商家坐地起價,你也沒辦法。就算酒店價格翻了好幾倍,你總得住吧?飯店平時15元的面賣到50元,你也只能含淚填飽肚子,畢竟中國人信奉“來都來了”。一年就這么幾次長假,多花點錢也無所謂了。殊不知,正是這種自我安慰,給了商家大肆漲價的“合理”理由。
堵車就不用說了,找個吃飯的地方都得花很久,因為到處都是滿座,根本沒有選擇的權利,更沒有議價的資格,只能看到哪家有位置就去哪家吃。住的地方更是離譜,平常200 - 300元的賓館,這時都得500 - 600元甚至1000元。有的人甚至恨不得去網吧對付一宿,或者去足療店睡覺。現在很多人都老實了,突然意識到與其花那些冤枉錢,倒不如躺在家里舒服。
二、花錢買罪受
和家人在五一去過一個景點,你就會明白為啥總有人說放假比上班還累,說花錢買罪受一點都不夸張。
出發前要做攻略,買車票、門票;出發了要經歷車站人擠人;到了地方要打車轉車去景點,還是人擠人;晚上吃小吃、逛夜市依舊是人擠人。總之就是花錢看人,連景都拍不全。有人調侃,假期就是上山看屁股,下山看人頭,在景區排隊幾個小時,實際玩的時間還沒路上消耗的多。
我們把五一假期當成逃離日常的出口,實際上卻制造了一種虛假的自由感。真正的自由是無需等待,想走就走,而不是限時打卡的情緒消費。
大多數中國人都有從眾心理,易受影響。明知道外面人多,但總覺得假期好幾天不出去就浪費了。于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結果可想而知。
三、被人錯峰收割
講一個現代社會殘酷的真相,自由時間的分配權才是普通人追求的終極目標。普通人打工受調休制度限制,只能在固定假期出行,被迫接受高價消費。而有錢人可以錯峰出行,或者選擇小眾高端的目的地,避開擁堵并享受低價優質服務。酒店、機票、景區逢節必漲,普通人咬牙消費,富人靠漲價賺錢。等假期結束,人潮退去,富人才悠閑出游,住低價的五星級酒店,拍沒人搶鏡的風景。
沒有自由時間的選擇權,普通人總是會被錯峰收割。所以個體要打破這個困局,除了擺脫消費主義的迷惑,關鍵在于爭取時間自由。比如拒絕調休的束縛,選擇帶薪年假錯峰出行;嘗試碎片化度假,用周末短暫的露營替代長假的扎堆,通過時間再分配來瓦解資本的價格同盟。如果有能力有條件,也可以從消費者變成生產者,想想五一假期賣點什么東西,做個副業,這也不失為一個明智選擇。
總之,要么狠心去搞錢,要么佛系躺平,別讓假期成為花錢買罪受的固定劇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