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芽梨
清秋的父親是讀書人,具體職業原著沒有交代,照清秋的話說,以前雖不算大富大貴,吃穿總是不愁的。
自打父親去世有出的沒進的,靠典當借貸過活,日子一下就艱難了。
這段話看出冷家原屬小康之家,父親一倒,走了下坡路。
清秋仍能讀書,是靠借貸維持生計,家中她最年輕,乳娘韓媽夫妻和母親,都沒有賺錢能力,可以說,她是家人的唯一希望
此類情況下完成學業趕緊找工作,才能使家庭擺脫困境,一個女子養家糊口,放在哪個年代都了不起,也能憑收入過上安穩的日子。
可清秋遇到燕西,戀愛懷孕閃婚然后夫妻反目,帶著兩個月的嬰兒逃回娘家。
表面看,她的不幸是沒看清燕西本性,不適應豪門生活導致婚姻破裂,實際上結婚這步棋,她并沒有走錯。
錯誤在于婚后對自己以及娘家處于什么境況,缺乏清晰的自我認知和規劃
她有部分清醒,但實在太膚淺,太虛空了:我是個文學深厚,常識又很豐富的女子,到哪里找不到一碗飯吃?何必在這里受人家侮辱?
文學深厚不等于能變現,除非像恨水先生這樣寫出暢銷小說大賣。
常識豐富,也不是懂得多就能過得好,有句話:知道千萬道理還是過不好一生,說的就是清秋這種人。
論學歷高中沒畢業,論能力毫無社會經驗,沒有做過工,也沒遭遇什么人際關系,沒碰過釘子,一直自認自己人緣還不錯。
所以一入豪門發現格格不入,立刻覺得啥啥都不開心,幽幽怨怨,加上和燕西吵翻,認為只要擺脫婚姻,一切回到原點就好了。
事實上她回不到原點了,嫁人又有孩子只比先前艱難,家人靠她接濟,這一下斷了來源還帶一個娃,怎么養活?
她忘記結婚帶來的許多好處,最大的好處是手頭活泛。
大家總說清秋沒錢,有處細節,嫂嫂的孩子過三朝,清秋專程回家給母親送錢,要她置辦禮物去拜賀,說明手里有錢,只是多少而已
比起從前做姑娘時,兜比臉還干凈,買雙5塊錢的鞋母親都不肯答應
離婚不是不可以,畢竟人生開心才是王道,雖錦衣玉食,但精神苦悶也不是長久可忍耐的,關鍵要看這婚怎么個離法。
我前面文章說過,逃遁隱居都沒有意義,堂堂正正談離婚,分錢回去過日子,既不給母親添堵,也給孩子留出讀書費用。
哪怕1萬塊日子也能維持下去,民國實行等幣制,一塊大洋能買5斤豬肉或20斤大米,1萬塊是筆巨款。
何況燕西同意離婚給錢,金家總歸理虧,看在孫子份上不會一毛不拔,最不濟,太太給些古董字畫都夠吃幾年了。
那張愛玲母親臨終寄來一小箱古董,助力她躲過饑寒交迫。
所以清秋的認知害苦了她,一腔孤勇逃出金家,沒想孩子的未來更沒替母親考慮,就為爭一口氣。
多年后后悔,默認自己是金太太。某個倉促決定,造成一生潦倒不幸
梨芽梨 寫文寫字講故事 追劇聊劇侃名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