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第一天,一場別具一格的文化活動在南明區曹狀元街區精彩上演,為游客們帶來了一場集視聽享受與文化熏陶于一體的獨特體驗。當天,人流量達6.7萬人次,同比增長570%,消費金額達135萬元,同比增長159.62%,創下該區域文旅消費新紀錄。
活動現場,南明區文旅局將路邊音樂會、專家評書、相聲劇場等多元形式嫁接融合,打造出“可聽可看、可感可購”的沉浸式文化活動。文化專家深入淺出地講解曹狀元街的點點滴滴,讓歷史文化變得更加鮮活生動,傍晚悠揚的古風音樂如潺潺流水般縈繞在人們耳畔,游客們紛紛停下腳步聆聽音樂,相聲演員詼諧的方言和包袱,引得現場觀眾陣陣歡笑。
活動還貼心地為游客們送上了《貴陽市“一河一道兩片”南明段歷史文化輯錄》,這本輯錄詳細記錄了南明區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成為游客們了解當地文化的珍貴資料。此刻,游客既是觀眾,也是“歷史尋訪者”,傳統文化在互動中煥發新生。正如游客王女士感嘆:“原來歷史可以這么有趣,消費不僅是‘買東西’,更是在觸摸一座城的靈魂。”
這種沉浸式文化體驗的背后,是南明區對文化遺產活化路徑的深刻思考。通過構建“評書+音樂+曲藝”的立體傳播,歷史不再是書本上的冰冷記載,而是化作鮮活敘事,正如評書的貴州省文史研究館專家厐思德所言:“我們要讓文物‘活’在當下,讓文化記憶成為市民生活的精神底色。”
值得一提的是,活動當日,客流量同比增長570%,消費額增長159.62%,這樣的數據印證了文旅融合的乘數效應,狀元樓文化活動下,非遺的苗繡手包、老字號的特色美食供不應求,傳統與時尚交織的消費場景,讓“流量”變“留量”。文旅局負責人算了一筆賬:每10名游客中,就有7人購買文創產品或特色餐飲,人均消費較平日翻番,文化體驗延長了游客停留時間,拉動了二次消費”。
為了全方位提升游客體驗,南明區統籌多部門力量,強化假日服務保障,對活動周邊部分道路實施了科學合理的封閉管理措施,以提升游客游玩體驗,在重點區域和關鍵路口部署交警,確保道路暢通無阻,讓游客在游玩過程中能夠感到安心和放心。
在接下來的“五一”假期里,南明區精彩活動好戲連臺。甲秀樓每晚燈光秀璀璨綻放,筑城廣場的貴陽路邊音樂會嗨唱不停,曹狀元街區主題市集和音樂路演熱鬧開演,青云路步行街街區活動目不暇接,花果園嗨樂街區音樂派對和狂歡之夜火熱非凡,貴州民族博物館、貴陽大劇院、貴陽國際時尚發布中心、南明區圖書館文化活動和展演不斷上新。
文圖:全媒體記者 申璐曼 來源:南明融媒體中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