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人的 24-25 賽季,結束得多少有些 “魔幻”。首輪 1-4 不敵森林狼,出局的那天,東契奇和詹皇的表情都很平靜,沒有往年被淘汰時的悲壯 —— 或許連他們自己都明白,這輪系列賽的潰敗,從 “沒有中鋒” 的那一刻起,就已經埋下了伏筆。
G5:戈貝爾的 “打臉之夜”,湖人被自己的短板 “壓垮”
G5 的主角不是愛德華茲,是森林狼的 “法國高塔” 戈貝爾。他全場 27 分 24 籃板,把湖人的內線鑿成了篩子 —— 前場籃板隨便搶,籃下終結如入無人之境。賽后,被湖人退貨的馬克?威廉姆斯在社媒曬出 “意味深長” 的笑臉,仿佛在說:“你們太TM需要我了。”
湖人不是沒想過應對。雷迪克一開場就祭出五小陣容,放棄海斯,拼了命包夾愛德華茲、撲防三分。但兩個 “沒想到” 徹底打亂了節奏:
第一,三核打不動錯位。
東契奇上線持球,借范德比爾特掩護找里德錯位 —— 這本該是他的 “吃飯球”,結果后撤步三分被直接封蓋;里弗斯突康利,對抗后勉強出手,直接失誤。連東契奇和詹皇都打不動錯位,湖人的進攻徹底 “僵” 了 —— 要么運球找節奏,要么等大空位,全是低效的 “困難球”。
第二,愛德華茲的破包夾太成熟。
湖人包夾愛德華茲,他卻像 “開了透視”:擋拆后分底角康利三分;轉移球吸引詹皇協防,再分亞歷山大?沃克三分。森林狼用 “局部多打少” 懲罰湖人,而湖人的三核卻懲罰不了森林狼 —— 此消彼長,分差越拉越大。
末節,湖人剛看到希望,森林狼就用 “體型壓制” 終結了幻想:麥克丹尼爾斯拼搶制造犯規,戈貝爾搶前場籃板暴扣,蘭德爾硬突里弗斯和東契奇…… 等湖人收縮禁區,康利底角三分已經命中 —— 比賽結束,湖人出局。
根本問題:沒中鋒的 “連鎖反應”,三核變 “三累”
湖人這輪系列賽的潰敗,表面看是戈貝爾爆發、蘭德爾 “逆襲”,但根子上是沒有中鋒的連鎖反應。
1. 三核的防守 “兜底” 成了笑話
東契奇和里弗斯的防守本就一般,湖人指望巴村、芬尼?史密斯這些 “小球拼圖” 兜底 —— 但森林狼的體型優勢太明顯。巴村、芬尼?史密斯和森林狼拼身體對抗都吃力,更別說在進攻端給三核 “解綁” 了。東契奇的傳球被限制,詹皇和里弗斯懲罰錯位的難度直線上升,核心和拼圖互相耽誤。
2. 詹皇的 “體力透支” 暴露年齡
詹皇這輪系列賽末節場均 5.2 分,命中率 33%(兩分)、31%(三分)—— 不是他不拼,是身體真扛不住了。長期站 5 號位補防,消耗太大;爆發力下滑,跳投穩定性驟降。上賽季還能 “巔峰重現”,這賽季防守負重后,進攻徹底 “斷電”。
3. 雷迪克的 “五小賭局” 輸了
雷迪克賭五小能限制愛德華茲,賭角色球員能超常投射 —— 結果呢?五小的反應、速度、對抗全被森林狼壓制,反而 “喂” 出了森林狼的自信。他不是不變通,是海斯難堪大用,剩下的 “大個子” 更差,能變的地方實在不多。
休賽期:佩林卡的 “修補計劃”,這 3 件事必須做
湖人這賽季不算完全失敗 —— 從 “詹眉” 到 “東皇”,重建半年就沖到西區第三,已經是進步。只要東契奇在,未來就有希望。但休賽期必須 “修補”:
1. 補強中鋒:湖人最缺的是能護框、能擋拆的中鋒。佩林卡得用文森特(1150 萬)、克勒貝爾(1100 萬)這些合同去換,甚至搭上里夫斯以及克內克特的新秀合同也在所不惜。
2. 補側翼投射:湖人的側翼(巴村、DFS以及范德彪)投射不穩定,需要 “真 3D”。是那種能投能防,補上后能立馬緩解東詹進攻壓力的球員。
3. 詹皇降薪:騰空間是關鍵,詹皇若降薪(4000 萬甚至 3500 萬),湖人能騰出薪資空間簽人。他去年就說過 “愿意為補強讓步”,沖第五冠的最后倒計時,降薪也許是詹皇的 “必選項”。
輸了賽季,但贏了未來
湖人這輪系列賽的潰敗,是 “沒中鋒” 的代價,也是重建路上的 “陣痛”。東契奇還在,詹皇還能打,休賽期補好中鋒和側翼,下賽季依然是爭冠熱門。
戈貝爾G5的大號雙20,馬克?威廉姆斯的 “笑臉”,都在提醒湖人:籃球的基本規則,從來沒變 —— 身高、體型、護框,這些 “笨功夫”,永遠是贏球的底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