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綜合報道|2025年5月3日
在與哈馬斯的停火談判持續無果之際,以色列政府準備擴大對加沙地帶的軍事行動。據以色列多家媒體報道,總理內塔尼亞胡已批準新一輪攻擊計劃,并將在近期內動員數千名預備役軍人。此次行動預計將在5月中旬美國總統特朗普訪問中東(沙特、阿聯酋、卡塔爾)后正式展開。
目前,以色列國防軍(IDF)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輪換壓力。自去年10月7日沖突爆發以來,已有數萬名士兵連續作戰數月,部分戰斗單位已多次輪換完畢,人員疲勞、士氣緊張,成為不可忽視的問題。
軍隊人員緊缺,正統派服役爭議再現
隨著戰爭進入第七個月,原本靠預備役支持前線的模式已難以為繼。國防部高層近期再次提出長期爭議議題:要求正統派猶太人(Haredim)服兵役。盡管該群體長年享有豁免權,但輿論壓力已日益升高。
據《以色列時報》援引軍方人士報道,IDF內部評估目前存在“結構性人力赤字”,即使大規模動員預備役,也只能維持有限的攻勢。一位高級軍官匿名表示:“我們不是沒武器,而是沒人扛槍。”
人道危機加劇,國際組織警告加沙“已近崩潰邊緣”
與此同時,加沙地帶人道危機持續惡化。聯合國和國際紅十字會等多個機構發布聲明稱,由于長達兩個月的援助禁令,糧食、水源幾近枯竭,公共廚房被迫關閉,甚至出現因水而斗毆事件。
聯合國人道事務協調廳(OCHA)發言人稱:“人們開始死于饑餓,尤其是兒童。”援助組織呼吁以色列立刻開放人道走廊,但以方堅持認為:“援助被哈馬斯挪用于軍事用途”,必須“重新設計整個援助分發系統”,以阻止物資落入哈馬斯之手。
當前局勢對以色列而言,已不僅是軍事對抗的問題,更是社會結構與政治妥協的綜合考驗。
首先,軍力調度捉襟見肘讓戰事難以持續擴大,是否取消正統派豁免可能成為政壇下一場風暴。內塔尼亞胡政府若強推相關立法,將直接觸動其執政聯盟中的極端宗教政黨利益。
其次,加沙的人道局勢已令以色列在國際社會處于輿論高壓下,西方盟友雖未公開施壓,但私下表達了“憂慮與疲憊”。美國總統的中東之行雖未安排訪問以色列,卻被視為對當前局勢的微妙回應。
最后,戰爭目標也愈發模糊。以色列聲稱“摧毀哈馬斯”,但持續轟炸與封鎖是否真能達成這一目的,仍存爭議。而被困在加沙的平民百姓、前線疲憊的士兵、政治壓力中的內塔尼亞胡,都成為這場危機中不同層面的“人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