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爭端這幾年鬧得沸沸揚揚,2025年又掀起一波新高潮。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最近在接受CNBC采訪時放出狠話,說如果中國不主動讓步,美國可能會對華實施禁運。這話一出,全球都炸了鍋。中國這邊也不甘示弱,外交部直接甩出一段視頻《不跪!》,擺明態度:威脅沒用,咱們不吃這一套。這事兒背后有啥來龍去脈?對全球經濟和咱們老百姓的生活有啥影響?
要說這事兒,還得從2018年那會兒說起。當時美國特朗普政府覺得中國在貿易上占了太多便宜,說啥“中國偷了美國的技術”“市場準入不公平”,直接對中國商品加征關稅,少則10%,多則25%。中國也不是好惹的,立馬反擊,對美國的大豆、汽車啥的也加了關稅。雙方你來我往,打了好幾輪關稅戰。
2020年,中美簽了個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算是暫時緩和了一下。中國答應多買美國貨,美國也稍微降低了點關稅。可這協議治標不治本,核心問題——比如知識產權、國有企業補貼這些——壓根沒解決。到了2024年,特朗普再次當選總統,帶著他那套強硬作風卷土重來。2025年4月,貝森特跳出來說,中國對美出口太多,美國對華出口太少,雙邊貿易“不平衡”得沒法忍了,還威脅要禁運。這就是事情的起因。
說白了,美國就是想通過貿易戰壓住中國崛起。可中國這幾年經濟實力上來了,腰桿子硬了,哪那么容易低頭?
貝森特這話不是隨便說說,美國這邊早就有想法了。過去幾年,美國一直抱怨中國在貿易上“不守規矩”。他們覺得中國在知識產權保護上做得不好,逼著美國企業交技術換市場;還說中國政府補貼太多,搞得美國企業競爭不過。更狠的是,美國現在把中國在全球供應鏈里的地位看成“國家安全威脅”。比如芯片、稀土這些關鍵東西,中國手里捏著大把籌碼,美國怕被卡脖子。
這次貝森特威脅禁運,其實是想給中國施壓,逼著中國在談判桌上多讓步。禁運啥意思?簡單說,就是不讓中國商品進美國,也不讓美國技術、產品流到中國。這招要真使出來,中美經濟基本就“脫鉤”了。美國算盤打得挺精,想通過這種極限施壓,讓中國在貿易政策上妥協。
但這招也有風險。全球經濟現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美國要是真禁運,自己也得疼。畢竟中國是美國好多商品的供應商,手機、衣服、電器這些,哪樣離得開中國制造?再說,美國企業在中國市場賺得盆滿缽滿,真脫鉤了,他們也得哭。
美國這邊威脅剛出口,中國反應快得很。4月29日,外交部發了段視頻,叫《不跪!》。這視頻回顧了中國近代挨欺負的歷史,從鴉片戰爭到八國聯軍,再到新中國站起來,最后點題:中國不怕威脅,也不會跪。結尾那句“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中國不跪!”直接把態度亮明白了。
外交部發言人郭家昆也在發布會上硬氣地說:“美國別老想著霸權那一套,威脅沒用。中方愿意談,但得平等,不能被壓著脖子談。”這話的意思很清楚:中國不怕事兒,但也不主動挑事兒,想解決問題就得坐下來好好聊。
中國這態度也不是擺擺樣子。這幾年,中國一方面加大內循環,靠自己14億人的大市場頂住壓力;另一方面,跟歐盟、東盟這些伙伴越走越近,外貿路子越鋪越寬。美國想用禁運嚇唬中國,怕是沒那么容易。
貝森特這話一出,國際社會反應挺熱鬧的。歐盟、日本、韓國這些大經濟體第一時間表態,說不會跟著美國搞什么“反華聯盟”。匈牙利外長更直接:“我們不會聽美國的,疏遠中國對我們沒好處。”這說明啥?美國想拉幫結派孤立中國,壓根沒多少人買賬。
為啥沒人跟?道理很簡單。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制造業和供應鏈杠杠的,哪個國家敢輕易跟中國翻臉?再說,美國這幾年老搞單邊主義,弄得盟友都煩了。2025年4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還發了報告,警告說中美貿易戰再升級,全球經濟可能得掉好幾個百分點增長率。誰都不想趟這渾水。
不過,國際社會也擔心,這倆大國這么杠下去,遲早把全球經濟拖下水。供應鏈一斷,物價一漲,老百姓日子都不好過。
中美貿易爭端打到現在,已經不是兩國之間的事兒了,全球都得跟著抖三抖。先說經濟吧,供應鏈這幾年已經被折騰得夠嗆。疫情那會兒就缺貨漲價,現在再加上貿易戰,芯片、原材料啥的更不好弄了。企業成本一高,東西賣得貴,咱們買東西就得多掏錢。
再看政治層面,中美這對老對手現在是徹底杠上了。美國把中國當“頭號威脅”,不光是貿易,還在科技、軍事上處處掐架。中國這邊也不示弱,芯片自己搞,5G自己推,擺明了要跟美國硬碰硬。這場博弈短時間內沒個頭,估計得斗好多年。
還有個大問題,貿易戰可能會把全球貿易體系搞亂。現在大家還認WTO那一套規則,可美國老想著繞過去,單干自己的。如果禁運真來了,貿易保護主義估計得滿世界開花,到時候誰都別想痛快做生意。
這事兒要有個結果,關鍵還得看中美能不能坐下來談。眼下這情況,美國想讓中國服軟,中國想讓美國別瞎搞,雙方都憋著勁兒,誰也不肯先松口。可這么耗下去,誰都落不著好。
要解決問題,美國得先收收霸權那套,別老想著用威脅壓人。中國這邊也得繼續敞開大門,跟國際社會多合作,把自己的底氣打得更扎實。理想狀態是雙方簽個新協議,把關稅降下來,規則定清楚,大家都有錢賺。
但現實沒那么樂觀。美國國內現在反華情緒高漲,政客為了選票啥狠話都敢說。中國這邊民族主義也不弱,誰要是讓步太多,輿論肯定不干。未來幾年,估計中美還得接著斗,貿易戰緩和不了,頂多是打打停停。
說一千道一萬,這貿易戰最后還是落到咱老百姓身上。東西貴了,工作不好找了,這些都是實打實的影響。國內有網友調侃:“美國禁運就禁運唄,反正我也不買蘋果手機了,國產的不香嗎?”這話聽著挺解氣,可真禁運了,日子肯定不好過。
不過話說回來,中國這幾年硬氣起來,也讓不少人挺驕傲。過去老被外國欺負,現在好歹能站著說話了。貿易戰是麻煩,但也逼著咱們自己把技術搞上去,把市場做大。這也許就是打仗的另一面吧。
中美貿易爭端走到今天,已經不是誰贏誰輸的問題了。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威脅禁運,中國甩出《不跪!》硬剛,雙方都擺出一副不退讓的架勢。可真打下去,全球經濟跟著遭殃,誰都跑不掉。
最好的路子,還是得談,談不攏也得試著談。畢竟這世界是大家的,合作總比對抗強。希望中美能早點冷靜下來,別讓咱們這些普通人跟著受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