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庫爾斯克戰役已經結束,俄軍全面奪回庫爾斯克控制權。俄羅斯總統普京對朝鮮士兵做出的巨大貢獻給予高度贊揚,俄羅斯軍方高層也都以不同形式表達了感謝。公開消息顯示,朝鮮軍隊自2023年10月起分批次向俄羅斯派遣約1.1萬名士兵,2024年初又增派1000余名特種部隊。加上其他兵力,朝鮮參戰總兵力大約在1.5萬人左右。
朝鮮向俄軍提供了大量炮彈、170毫米自行火炮、240毫米火箭炮及短程彈道導彈,總計約220門。朝鮮士兵在戰場上主要是協同俄軍作戰,關鍵時刻執行某些突擊任務,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朝鮮士兵協同俄軍采取多路封鎖戰術,切斷烏軍補給線,對烏克蘭關鍵堡壘實施突擊等等。朝鮮士兵作戰勇敢,戰術靈活,有較強的機動能力和執行攻堅任務能力。
1
傷亡低于外界預期,朝鮮士兵戰場上展現較強戰斗韌性。朝鮮士兵給人的印象就是封閉、實戰經驗不足,與外界交流不多,給人一種特別神秘的感覺。在西方媒體描述中,朝鮮士兵喜歡不顧生命的拼殺,沿用蘇聯時期的陣地攻堅戰術。但事實上,朝鮮士兵戰術非常靈活,戰斗韌性十足,最大限度減少傷亡才是他們的基本原則。
朝鮮士兵耐寒、耐饑餓能力和戰場忍受力都超出西方認知,就算是面臨較為嚴峻傷亡情況,依然幾乎沒有出現逃兵。英國路透社援引韓國情報機構的數據稱,朝鮮士兵傷亡約4700人,其中陣亡600人。以15000人參戰規模計算,陣亡600人僅占4%,遠低于現代戰爭中步兵部隊的平均陣亡率(通常為10%-15%)。
朝鮮特種部隊曾用2.5小時快速穿越雷區攻占村莊,造成烏軍300人傷亡,強大穿插能力,打的烏軍措手不及。烏軍指揮官承認,朝軍的介入是俄軍快速收復庫爾斯克的重要原因。烏軍公布的朝軍遺書內容顯示,士兵普遍表現出強烈的使命感。一名士兵寫道:“我們的犧牲將成為下一代的榜樣”。朝鮮士兵戰斗意志強大,并且戰術一點都不呆板,這確實讓西方想都想不到。
2
實戰磨礪摔打部隊,俄朝雙方輸“血”,成為俄烏沖突戰場經典案例。朝鮮士兵在庫爾斯克戰役中不僅通過直接作戰扭轉戰局,更以紀律性、適應性和戰術進化展現了其軍事潛力。朝鮮士兵首次揭開神秘面紗,投入到真刀真槍的實戰當中,這本身就有非常大的意義。朝鮮在實戰中摔打部隊,積累了豐富的實戰經驗,這對于朝鮮軍力提升意義十分重大。
這次作戰俄朝互相輸“血”。朝鮮通過實戰驗證了其軍隊的現代化轉型能力。朝方以“炮彈換技術”模式獲得俄能源、糧食及導彈制導技術支持,加速軍事現代化。朝鮮提供俄羅斯最需要的地面步兵、突擊力量和炮彈火藥等,而俄羅斯則給朝鮮提供了相應技術。
朝鮮首艘5000噸級“國產神盾艦”下水就被外界視為俄技術幫助結果。朝鮮通過參戰獲得了俄制蘇-35戰斗機、岸基導彈系統等先進裝備。朝軍在無人機作戰、電子對抗等領域的經驗積累,顯著提升了其應對美韓聯合作戰體系的能力。很顯然,這次朝鮮士兵參戰,就是俄朝雙贏的經典戰例。
3
西方必須重新評估朝鮮戰力,美日韓在半島必須調整對朝策略,不敢輕舉妄動。庫爾斯克戰役,讓西方重新認識朝鮮戰力,對東亞地緣政治產生深遠影響,迫使美韓日重新評估對朝戰略,不敢輕易出兵。俄朝《全面戰略伙伴關系條約》的防御條款,實質上將朝鮮半島納入俄羅斯的“戰略緩沖區”。
一旦朝鮮獲得俄制S-500防空系統,首爾的“殺傷鏈”戰略將面臨失效風險。朝鮮殺傷能力和對美本土打擊能力提升,也將逼迫美國放棄對朝鮮的大規模干涉。日本防衛省2025年度《東亞安全評估報告》首次將“俄朝聯合作戰”列為最高風險。朝鮮如果獲得高性能反艦導彈技術,那么日本航道控制權將遭到挑戰。
俄朝在遠東舉行聯合核演習,將直接挑戰美國“核保護傘”的可信度,直接沖擊美韓戰略。朝鮮通過實戰證明其軍事能力,向美日韓傳遞“非孤立”信號。俄朝軍事同盟的實質性推進,使朝鮮在面對美國施壓時獲得更多安全保障。俄朝已通過這場戰役改寫了東亞安全規則,未來的朝鮮半島,或將見證更多“庫爾斯克式”的顛覆性博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