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開打三年來后,目前俄烏雙方還在開戰初期前5天就基本造就的戰線上死磕。俄軍沒有打出大的戰略優勢,烏軍也沒能取得任何實質性進展。而且最令人無語的是,2025年前4個月可以說是烏克蘭最為艱難的時刻,這4個月里隨著美國停止援助烏克蘭,烏軍存在資金,武器,情報,人力等全方位不足的嚴重劣勢情況,但即便如此,俄軍還是借助朝軍士兵的實力才勉強奪回被烏軍此前占領的庫爾斯克州地盤。至于俄羅斯為何在如此占優的情況之下沒能趁烏克蘭病要烏克蘭命,其實總結起來就一句話:俄軍的戰術存在嚴重問題。也就是說俄軍戰術呆板不懂變通才是其至今沒能碾壓烏克蘭的主因。
開戰之初,俄羅斯的“蛙跳”安東諾夫機場戰術確實驚艷了大家一把,俄軍以傘兵機降烏軍后方,然后鞏固陣地以少對多把烏克蘭后方攪的天翻地覆,當時這個戰術可是把烏克蘭政府嚇得夠嗆,烏政府更是直接在基輔大街上給民眾發放武器意圖武裝基輔市民讓他們和突入基輔的俄羅斯人搞逐街逐屋血戰。但當俄軍在基輔城下完成集結后,卻因克林姆林宮的一紙撤退命令讓俄軍攻占基輔快速結束戰爭的戰爭計劃變成了夢中泡影。而自此以后的俄軍在三年來就再無任何可以拿的出手的戰術可言,他們要么依托強力推進,要么依托戰火優勢防守。就此和烏克蘭打成僵持狀態。總結起來就一句話:戰術呆板不懂變通。
可能會有人問小編是怎么看出俄軍戰術呆板不懂變通的呢?其實小編不是看出,而是直接用眼睛看的。俄烏戰爭總結起來分三個階段,第一是俄軍速推階段,二是俄軍收縮階段,三是俄烏相持階段。第一階段俄軍多少還存在點戰術,那就是快速突擊快速推進快速占領,雖然這戰術看似驚艷卻也漏洞百出,俄軍制定這個戰術時沒有任何后備計劃方案,最終導致俄軍撤離時,被烏軍以小部隊各個擊破分化切割,而在俄軍第二收縮階段,俄軍面對烏軍以小兵力分割攻擊這種戰術情況之下,俄軍也沒能拿出更好應對戰術,呆板的執行整體集合整體防守式撤退收縮,最終不光讓俄軍失地,連士兵也因此損失不少。這點從當時的戰俘和士兵遺體交換上,俄軍占多烏軍數少就可以看出來。
到了第三相持階段,那就更不用說了,俄軍更沒有什么戰術了,直接就是“躺平式”防守躺平式進攻了。烏軍來攻,他們蹲在戰壕里依靠炮火優勢拼死抵抗,如果烏軍來的突然守不住那就丟下陣地接著跑下一個陣地繼續拼死抵抗,主打就是一個一戰戰壕戰。至于進攻嘛那就讓人看得更無語,以去年秋天俄軍一個連進攻烏軍陣地被全殲為例子,當時俄軍十幾輛包括坦克裝甲車沖擊烏軍陣地,半個小時就被烏軍全滅,當時俄軍士兵躲在車里等死,壓根沒有打散包抄迂回等戰術,主打就一個聚在一起就是莽的呆板戰術,俄軍高度依賴裝甲車的運送,沒有過把戰車組分割多方向突擊包抄迂回等戰術動作。而且在俄軍自己發布的視頻也可以看出,有時候俄軍甚至搭乘裝甲車突擊到烏軍陣地10米前才下車突擊,要是順利還好,不順利一發火箭彈就能連人帶車一起給帶走。
烏軍原先在北約支持和武裝之下,莫名自信起來后覺得自己有了和俄軍扳手腕的實力,這才有了單方面故意撕毀俄烏在英德美作保之下簽訂的《明斯克協議》的挑釁舉動,才有了2022年2月21日主動炮擊入侵俄羅斯領土主動挑起戰爭的荒唐舉措。結果面對俄羅斯大軍壓來,本想著集團軍對集團軍硬碰硬烏軍被打的抱頭鼠竄,首都基輔差點就被俄軍占了,要不是烏克蘭及時假裝認慫哄騙俄羅斯簽訂《伊斯坦布爾投降協議》換取俄軍撤軍并爭取到了北約批皮軍介入的時間,那烏克蘭在2022年4月前就可以宣布亡國了。
此后烏克蘭在北約情報武器甚至北約軍披皮的支持之下試圖和俄軍硬碰硬,但最終都以失敗告終。最終烏克蘭痛定思痛,開始改變戰略戰術,組建很多個DRG(偵查和破壞小組)小組,開始“零敲牛皮糖”戰術對俄軍進行攻擊,所謂烏軍DRG戰術小組戰術,是指烏軍以3人到120人不等的分散作戰突擊小組,以快速機動,靈活滲透的方式大規模從俄軍陣地薄弱點,縫隙處突擊滲透執行呆板防守作戰模式的俄軍后方,讓防守陣地的俄軍出現后背被切斷的恐慌,讓俄軍那些呆板軍官在指揮部做出陣地被突破的誤判,從而逼迫戰術呆板且兵力不足的俄軍在混亂撤退收縮。不過有一說一,因為DRG小組兵力小無后援,所以經常俄軍被打爆也是事實,所以烏軍此戰術也被戲稱為“豬突戰術”“天靈蓋頂炮彈戰術”。人員損失是相當大的,相當于烏軍拿人命換戰線。這也給后來烏軍兵力不足埋下隱患。
烏軍這種戰法打的比較典型的就是2022年9月打的“伊久姆-紅利曼-哈爾科夫”戰役和后來的庫爾斯克入侵戰。“伊久姆-紅利曼-哈爾科夫”戰役發生時,當時俄軍本身兵力就不足,而且俄軍剛好在9月開始大規模輪換,同時俄軍為了震懾北約還調走部隊搞“遠東演訓”,所以面對烏軍DRG大規模小組的滲透迂回,俄軍恐慌之下被迫快速收縮,然后被烏軍集中精銳給打了個措手不及,最終讓俄軍在此戰丟失大量地盤,哪怕到了現在還沒有2022年9月丟失的地盤。至于庫爾斯克入侵戰,烏軍可以說把DRG穿插迂回戰術玩到了極致。3個5個組成的DRG小組在庫爾斯克州到處滲透游蕩,讓俄軍出現庫爾斯克州被全面攻擊的錯覺和恐慌,然后主動撤退收縮了兵力,最終讓烏軍順利奪取大量土地。
當然,烏克蘭雖然DRG小組玩的溜,但他們極度依賴軍車運送。這種戰術面對朝鮮軍隊時,烏軍就徹底玩不轉了。雖然現在簡中網那些恨國烏-糞們一直詆毀在俄烏沖突中參戰的朝軍士兵用“人海戰術”啦,什么“炮灰”啦,但事實是朝軍士兵的出現確實讓俄烏雙方都為之眼前一亮知道了什么叫戰爭藝術,因為朝軍士兵打仗那才叫真正的戰爭藝術。這點上不光俄軍承認,烏軍承認,就連北約也不得不承認。這里用奧地利《信使報》給予的朝軍比較公允的報道就能看出來。首先是朝軍對手烏克蘭部隊,根據奧地利《信使報》記者深入烏軍部隊中采訪,從和朝軍交手過的烏軍第47機械化旅口中得知,朝軍士兵的進攻是“無聲無息”的 當烏軍發現朝軍士兵時,朝軍已經突入到了陣地中。這也是為何烏軍不得不從俄軍久攻不下的庫爾斯克敗逃的原因。
后來烏軍第47機械化旅官兵們了解到,進攻的朝軍士兵不會像俄軍和烏軍那樣高度依賴載具,把車開到陣地100米以內才下車攻擊。朝軍士兵會在烏軍陣地兩公里外下車,然后全副武裝的以戰斗隊形分成多個戰斗小組,然后以多方向多股進攻小組隱蔽奔襲兩公里并還能快速投入戰斗。而烏軍沒有看到車輛也沒聽到進攻車隊,因此毫無防備,等到烏軍挨朝軍狠揍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因為他們已經突入戰壕里了。有趣的是俄羅斯也有相關報道,俄羅斯衛報記者曾自己自己私人賬號介紹說,俄軍也曾想復制朝軍的作戰模式,但后來卻尷尬的發現俄軍士兵壓根跑不了2公里,跑一半一大幫士兵就跪那哇哇吐,更不用說要跑兩公里后立即投入戰斗了。
而朝軍士兵在面對無人機攻擊時,一開始由于不適應這種作戰模式,所以朝軍士兵被炸傷后他們還去救治,但這讓朝軍因此出現更大傷亡。不過很快朝軍就總結研究出了應對無人機的辦法,他們的進攻改變成“梯隊式”進攻。就是說進攻小組變成兩到三個梯隊,最前面的梯隊只負責進攻,后面的梯隊負責救治,烏軍無人機先攻擊朝軍第一梯隊的話,第二梯隊救人,這個時候烏軍無人機如果攻擊救人的第二梯隊,那么第一梯隊進攻小組就能快速攻入烏軍陣地并奪取,如果烏軍無人機攻擊朝軍進攻梯隊的話,那第二梯隊就能從容救人并快速接替第一梯隊成為下一個進攻梯隊。面對這一戰術,烏軍毫無辦法解決,最終只能自己爬進裹尸袋滾出了庫爾斯克州
而且朝軍定力很足,烏軍曾試圖以DRG小組滲透突擊的方式反擊俄朝軍,結果俄軍慌的不行,但朝軍卻淡定表示,陣地我守,你們去收拾那些散兵游勇,結果烏軍戰術完全失效。所以說要說打仗,還得是亞洲人,歐洲那幫死板的家伙也就是在百年前趕上好時候,當時清朝腐敗沒落士兵毫無斗志且民不知國國不恤民,給排隊槍斃的英法占了大便宜,結果短短不到幾十年就讓我們在朝鮮半島把他們玩的明明白白的。論打仗,我們是他們祖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