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恐龍相似活化石的中國神獸斑鱉,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因目前全球僅剩中國、越南各1只尚在努力,無法自然增殖,人工繁殖技術(shù)也尚未突破,又被稱為世界上最孤獨的動物,恐面臨種族滅絕。我國這只斑鱉飼養(yǎng)在蘇州一處動物園,年齡不可考,近日有網(wǎng)友分享拍到的斑鱉遠(yuǎn)景,引來加強對危重生物保護力度的討論。
新聞報道,這斑鱉小名蘇蘇。在蘇州上方山森林動物世界拍到斑鱉的游客小李回憶,4月19日中午12時左右,蘇蘇突探出水面曬背、并他朝游來,他激動得連忙招呼其他游客一起觀看。小李在上海讀大二,周末或周一就趁高鐵前往蘇州探望蘇蘇。這已經(jīng)是他第四次探望蘇蘇了。
4月13日,他同樣從廣東來蘇州,早上8點半進入動物園,中午1點50分終于等到“蘇蘇”露頭,幸運地捕捉到“蘇蘇”在左岸尋找螺螄的畫面。
據(jù)報道,身為全球最大的淡水鱉,斑鱉已在地球上生存2.7億年,曾廣泛棲息于我國的黃河、長江、太湖、錢塘江、紅河,以及越南的馬江流域等地,但由于一直被認(rèn)為是其他物種,并沒有引起足夠重視,剛確定身分就已經(jīng)開始瀕危。
學(xué)院曾在斑鱉繁衍生欄目上展示,斑鱉蘇蘇是可愛的;2008年5月,長動物園沙雌性斑鱉湘湘來到蘇州交產(chǎn)成功卵,遺憾小斑配鱉在孵化下一代便死亡。 2019年4月,中外專家團隊對這對斑鱉夫婦進行第五次人工授精,湘湘經(jīng)搶救無效死亡。此后蘇蘇就成了中國僅存的一只斑鱉,并在蘇州上方山森林動物世界生存至今。
報道稱,斑鱉背甲可達(dá)長達(dá)1米以上,體重達(dá)100公斤,是全球最大的淡水鱉之一,其背甲呈灰綠色,布滿黃色斑點(故名斑鱉),頭部有獨特條紋。生長于深水河流、河流,偏好沙質(zhì)河床。屬于肉食性,捕食魚類、甲殼,雌鱉需上岸沙地產(chǎn)卵,幼鱉孵化后入水,成活率極低。目前情況來看無法達(dá)到人工繁殖,因為全球雌性已知性斑鱉已死亡;其次,還有技術(shù)脅迫,進而導(dǎo)致、人工繁殖和克隆等技術(shù)在龜鱉類中一定有一定難度。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