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譽為“數據神探”
創新打造“最強大腦”合成偵查中心
他帶領團隊
五年間破案1800余起
抓獲嫌犯1200余名
找回走失群眾110余人
提煉10余項省級技戰法
以數據賦能實戰,用智慧守護民生
他就是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
全國最美職工
全國先進工作者
揚州市公安局江都分局刑警大隊
副大隊長、開發區派出所所長孔德年
今天,讓我們一起走近他
聽聽他的故事~
2025年3月11日上午,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某公司負責人袁某準備開車上班,突然發現停放在家附近的汽車被撬,失竊財物約4.5萬元。接到報警后,揚州市公安局江都分局刑警大隊副大隊長(合成偵查中心負責人)孔德年,立即率領隊員開展偵查,通過現場區域的視頻數據,很快鎖定江都區真武鎮村民王某貴有重大作案嫌疑,并于當日下午將其抓獲,破獲同類案件4起,涉案價值近10萬元。
“對全區發生的一半以上接觸性案件,我們能夠做到‘上午接報案件、中午明確嫌疑人、下午緝拿歸案’”。孔德年自信地說。
撬竊車內財物系列案件作案人的落網,是孔德年與他的團隊快速破獲眾多案中的一例。如此快的破案速度,使孔德年在當地群眾享有“數據神探”之美譽。
◆ ◆ ◆ ◆
01 匠心
打造出戰力超強的“智慧大腦”
◆ ◆ ◆ ◆
在江都分局孔德年“名師工作室”的墻上,一塊“警界工匠”的牌匾格外引人注目,金光閃閃的牌面映襯出他一顆“勇于創新、追求卓越”的匠心。
2016年11月,時任分局刑警大隊視頻偵查中隊中隊長的孔德年,承擔起了分局合成偵查中心建設的工作。合成作戰、數據偵查,是公安機關新型警務模式和作戰樣式,各地公安機關都在積極探索之中。“中心建設之初,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供學習借鑒。我們就堅持實戰導向,大膽地試,勇敢地闖,決心走出一條自己的路來。”孔德年回憶當時的情況說。
以提升公安機關新質戰斗力為目標,孔德年與團隊圍繞“市縣主戰,派出所主防”的職能定位,在中心硬件建設、軟件研發、資源匯聚、機制優化和人才培訓等方面積極探索,形成了以“五個一”工作要素、業務流程“七大機制”為核心的合成作戰“江都模式”。
“建立融合偵查警務新模式,在力量、數據、資源方面高效協同作戰,實現‘快破大案,多破小案’的目標。”孔德年介紹說。
在孔德年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合成偵查中心成為攻堅克難的“智慧大腦”。全區侵財類案件破案率從過去在全市墊底,一下子躍升為全市第一,打擊績效名列江蘇省縣(市)、區公安機關前列。合成偵查中心建設,也因此成為縣(市)、區公安機關的樣板。揚州市公安局召開現場會,推廣他們的經驗做法。有30多家公安機關前來中心學習考察。
“江都分局合成偵查中心建設,不是用錢堆出來的,務實高效,符合國情,模式可復制、可推廣,在經濟欠發達地區同樣適用。”一位專家考察后評介說。
◆ ◆ ◆ ◆
02 愛心
樂做百姓身邊的“暖心刑警”
◆ ◆ ◆ ◆
4月5日深夜,孔德年的手機突然響起。電話是一鄉鎮派出所打來的,說他們接到報警,該鎮村民朱某某因患產后抑郁癥,傍晚時分離家外出,有自殺傾向。該所工作一段時間后沒有大的進展,請合成偵查中心給予支援。這是人命關天的大事,孔德年二話不說,立即組織中心值班人員開展合成研判。經過兩個多小時的緊張工作,發現朱某某正在大橋鎮新城橋上踟躕。遂派員迅速趕到現場,將準備跳河輕生的朱某送回家中。
“服務百姓是天職,主動警務、預防警務、合成警務的實施,我們為群眾服務更加得心應手、效率也更高了。” 孔德年說。
在合成偵查中心辦公大廳一角,擺放著兩只救助包,里邊有軍大衣、純凈水、面包和速效救心丸、清涼油、紗布包、創口貼等物品、藥品。
“中心經常接到老人走失的警情,需要我們來幫助查找。當夜間找到老人時,發現有的老人正處于饑寒交迫之中,有的還受了傷。這時,救急包就會派上用場,能夠在第一時間為老人提供大衣溫暖身體和補充食物、水份。”孔德年解釋說。
這一小小的舉措,彰顯出孔德年的愛民之心。數據顯示,近五年來,孔德年和他的團隊累計挽救13名群眾生命,幫助尋找走失老人和智障患者110名、離家出走未成年人21名,尋找丟失物品69件,他也被群眾親切地稱贊為身邊的“暖心刑警”。
◆ ◆ ◆ ◆
03 初心
堅守信念永不變色
◆ ◆ ◆ ◆
“有困難,我們上。”這是孔德年對基層民警常說的一句話。為了更好地服務實戰,孔德年自我加壓,在中心開通了服務熱線, 24小時為全局民警提供數據支撐。民警高興的說:“群眾有困難打110,我們工作上有困難就打413311(熱線)。”
在當下信息化時代,大數據的作用日益凸顯,各項警務工作都離不開合成偵查中心的支撐,身為基層公安機關“智慧大腦”負責人的孔德年,無疑是單位最忙的人之一。
“孔大的工作量是我們中心最大的,就拿接聽電話來說吧,他每天都在100個以上,最高的有180多個。”中心民警張杰說。
張杰介紹說,前年的一天,為了一起重大案件的偵破,孔德年長時間用手機溝通聯系,導致大腦劇烈疼痛難忍,疑為大腦出血,被緊急送往醫院救治,通過CT檢查所幸沒有發現病變。醫生診斷是長時間使用手機輻射產生的結果,囑咐他平時要減少手機通話時間,而他卻無法做到這一點。無論白天黑夜,還是節假日,只要工作需要,孔德年是有求必應,隨喊隨到。
“我愛上了一個不回家的人。”孔德年的妻子單艷說,“孔德年每天早上8點鐘離家到單位,晚上回來就沒準點了,深夜回家是常事,節假日大部分時間也都泡在單位。每個月除值班五到六次外,至少要加上10個工作日的班。”對丈夫沒日沒夜地工作,十分心疼,“他眼中只有工作,業余時間沒有交際,沒有飯局,連摜蛋都不會,唯一的活動就是跑步鍛煉身體。”
孔德年成為全市公安信息化應用領軍型人才后,國內多家大型安防產品生產企業向他伸出“橄欖枝 ”,有的甚至開出百萬年薪加住房一套的優厚條件邀請他加盟。但孔德年不為所動,他深情地說:“年薪再高,我也舍不得脫下這身警服呀!”
專欄閱讀
來源|江蘇警方編輯部 揚州警方
編輯丨石昊楠
審核丨張可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