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在俄烏沖突的漫長糾葛中,特朗普曾拋出“24小時內結束俄烏沖突”的豪言壯語,彼時此言如巨石投入平靜湖面,激起千層浪,讓全世界的目光聚焦,眾人皆好奇他將以何種神來之筆迅速終結這場已持續(xù)許久的紛爭。如今,時過境遷,現(xiàn)實卻給這一承諾一記響亮耳光。
俄烏沖突(資料圖)
當地時間4月25日,美國《時代》周刊發(fā)表了對特朗普執(zhí)政百日的專訪報道。在這次訪談中,特朗普面對記者關于“24小時內結束俄烏沖突”承諾未兌現(xiàn)的追問,給出了令人意外的回應。他聲稱,當初的說法不過是一種“比喻”、一種“夸張”的表達,“顯然,大家都知道當時我那句話是開玩笑”。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回顧2024年大選期間,特朗普屢次信誓旦旦地承諾上任后能在24小時內結束俄烏沖突,且態(tài)度嚴肅認真,至少53次提及這一“承諾”,如今一句“開玩笑”,實在難以服眾。
俄烏沖突自爆發(fā)以來,已持續(xù)三年有余,雙方在戰(zhàn)場上僵持不下,和平協(xié)議的達成遙遙無期。特朗普上臺后,試圖憑借自身影響力斡旋和談,頻繁與俄烏雙方溝通,多次宣稱和談取得進展、“非常接近達成協(xié)議”,可至今都未能讓雙方在和平協(xié)議上簽字。面對和談久拖未決的局面,特朗普辯解稱自己才上任三個月,而這場沖突已持續(xù)三年,時間并不長。但這樣的理由顯然難以掩蓋其斡旋不力的事實。
俄烏沖突(資料圖)
在此次專訪中,特朗普還抨擊烏克蘭為加入北約而挑起與俄羅斯的沖突,并表示作為和平協(xié)議的一部分,克里米亞地區(qū)應繼續(xù)由俄羅斯控制。他的這一表態(tài),無疑是對烏克蘭主權的公然漠視,也引發(fā)了烏克蘭方面的強烈不滿。烏克蘭總統(tǒng)澤連斯基重申,烏克蘭人民是領土主權的唯一決定者,絕不承認任何被占領土合法化。此前,澤連斯基面對特朗普提出的“以承認俄羅斯對克里米亞及烏東部分地區(qū)控制權來換取停火”的提案,堅決予以拒絕,強調烏克蘭不會以犧牲領土完整為代價換取和平。
除了與烏克蘭在領土問題上存在巨大分歧,特朗普在與俄羅斯的談判中也進展不順。盡管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多次表示愿意在沒有先決條件的情況下與烏克蘭進行談判,但在實際談判過程中,雙方在諸多關鍵問題上立場強硬,難以達成一致。俄羅斯要求烏克蘭保持中立,徹底解除與西方的軍事紐帶,而烏克蘭將加入北約寫入憲法修正案,雙方在安全保障方面的訴求背道而馳。此外,俄羅斯在美俄談判中對美國提出的和平方案也有諸多保留意見,使得談判舉步維艱。
與此同時,美國國內對特朗普斡旋俄烏和談的態(tài)度也出現(xiàn)了變化。4月18日,美國國務卿魯比奧表示,特朗普準備放棄斡旋俄烏和平協(xié)議的努力,除非有明確跡象顯示可能達成協(xié)議。魯比奧稱,“我們不會不間斷地進行這項努力。所以我們現(xiàn)在必須很快作出決斷。如果可能達成協(xié)議,我們將繼續(xù)參與,如果不可能,那么我們還有其他優(yōu)先事項需要關注。”這一表態(tài),顯示出特朗普政府對斡旋俄烏沖突產生了日益強烈的挫敗感。
特朗普(資料圖)
從最初的信誓旦旦,到如今的尷尬收場,特朗普“一天解決沖突”的承諾淪為笑柄。這不僅暴露了他在處理國際事務中的盲目自信與決策失誤,也讓人們看到了俄烏沖突的復雜性遠超想象。這場沖突背后,涉及到地緣政治、國家安全、民族情感等諸多深層次矛盾,絕非一句簡單的承諾或一次倉促的斡旋就能輕易解決。而特朗普政府在面對和談僵局時,是繼續(xù)堅持努力,還是真的選擇撂挑子放棄,國際社會都在拭目以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