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外媒體報道,5月1日這一天,韓國最高法院突然宣布了一項重要決定:“李在明案件的二審無罪判決存在法律適用錯誤,必須發回進行三審。”
這個消息如同一顆重磅炸彈,在距離大選只剩下30多天的時候炸響了。當時,李在明以接近48%的民調支持率穩居領先地位,他或許做夢都沒想到:還沒踏入青瓦臺的大門,麻煩就提前找上門了!
?——【·法律風波中的總統候選人·】——?
就在5月1日這天,韓國政壇迎來了一個巨大的轉折點。最高法院全體合議庭推翻了之前對李在明作出的無罪判決,并將案件重新發回審理。
這項司法裁決就像一顆精準制導的導彈,直接命中了李在明競選路上的關鍵時刻。
最高法院指出,“金文基高爾夫言論”和“柏峴洞用途變更言論”構成了可能誤導選民判斷的虛假事實。
這兩個表面上看起來技術性很強的言論,實際上涉及李在明在擔任城南市長期間的土地開發決策問題。
2021年的國會聽證會上,李在明否認自己與金文基(城南開發公司第一開發部門負責人)有任何關聯,并聲稱土地用途變更是受到了當時樸槿惠政府的壓力。
然而,最高法院認為這些陳述并不真實,而且足以影響選民對他公職資格的判斷。
這一指控雖然表面上是關于言論的真實性,但實際上觸及了韓國政治的核心痛點:土地開發與政商關系。在韓國,土地價格和房地產開發一直是非常敏感的話題,任何與此相關的丑聞都有可能給政治生涯帶來毀滅性的打擊。
如果法院能在6月3日之前完成重審,并判處李在明超過100萬韓元(約合人民幣5000元)的罰款,他將立刻失去參選資格以及國會議員席位。
盡管這個金額看起來不大,但在韓國選舉法中卻有著重要的法律后果。
不過,司法程序需要時間:案件材料需要從最高法院轉回首爾高等法院,法官還需要重新審理案件并確定量刑,這通常需要幾個月的時間。
李在明團隊很可能會通過各種程序性手段來延長這一過程,比如推遲接收法院文件、申請法官回避、要求額外的聽證會等,以確保判決不會在選舉前出爐。
更加復雜的是“當選后”的憲法難題。根據韓國憲法第84條的規定,總統除了內亂或外患罪之外享有刑事豁免權。但對于“就任前已經開始的訴訟”是否應該中斷,目前仍存在法律爭議。
一種觀點認為,總統就任后,任何非內亂或外患罪的刑事訴訟都應該暫停;另一種觀點則認為,已經開始的司法程序應當繼續進行。
這種解釋上的差異可能導致前所未有的憲政危機,一位剛剛上任的總統可能會因為法院的判決而被宣布當選無效。
這將使韓國陷入政治真空狀態,因為出現了一個“通過民主選舉產生但又被司法判決推翻”的政府。
這種情況在現代民主國家中非常罕見,將對韓國的民主制度構成嚴峻挑戰。
面對這場危機,民主黨并非沒有反制措施。他們可能會采取立法行動,修改選舉法中關于虛假言論的條款,甚至為那些因該條款受審的人提供免訴決定。
雖然這種做法在法理上存在爭議,但在韓國高度政治化的環境中并非不可能實現。
這也反映了韓國政治的極端化趨勢:各方為了實現政治目標,甚至愿意改變基本的游戲規則。
這種做法雖然可能在短期內解決特定問題,但從長遠來看會削弱法治基礎,降低政治制度的可預測性和穩定性。
雖然這些案件短期內很難得出結果,但它們就像一把懸在李在明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隨時可能落下。
?——【·六月決戰,誰將執掌青瓦臺?·】——?
在這場前所未有的政治混亂中,誰能笑到最后呢?各方勢力正在重新組合,傳統的政治格局也在悄然發生變化。
作為“總統熱門人選”,李在明憑借自身的傳奇經歷——從童工到人權律師,再到京畿道省長——他的草根背景和平民形象成為了他最大的政治資本。
即使面臨法律風波,他在民調中仍然保持著大約50%的支持率優勢,這反映出韓國選民對他的信任,以及對前總統尹錫悅執政期的不滿情緒。
與此同時,保守陣營也在迅速集結力量。
5月3日,國民力量黨提名前勞動部長金文洙為總統候選人。
金文洙早年是一名勞工活動家,后來轉向保守立場。他在競選中強調強硬的對朝政策和親商政策,試圖吸引傳統保守派選民。
然而,民調顯示他的支持率僅有13%左右,與李在明之間的差距非常明顯,這表明尹錫悅事件對保守派造成了嚴重的打擊。
近日,前總理韓德洙的參選讓局勢變得更加復雜。作為獨立候選人,韓德洙試圖跨越黨派分歧,吸引中間選民。
他豐富的政府經驗和溫和的形象,使他成為保守派的另一個選擇。
但問題在于,韓德洙和金文洙可能會分散保守派的選票,反而增加李在明勝選的機會。
保守派內部已經意識到這一危機,金文洙公開表示愿意與其他各方結盟對抗李在明。
這暗示著保守力量可能在選舉前進行整合,韓德洙與金文洙聯手的可能性不斷增加。如果這種聯盟能夠形成,選情或將發生“根本性變化”。
無論誰最終入主青瓦臺,韓國都將面臨前所未有的復雜局面。國內政治分裂、經濟壓力、安全威脅交織在一起,構成了新總統必須應對的多重挑戰。
尹錫悅事件已經加深了保守派和進步派之間的鴻溝。
調查顯示,政治立場極化趨勢明顯,雙方支持者幾乎生活在完全不同的世界里,對同一事件持有截然相反的看法。
這種分裂不僅存在于政治精英層面,更滲透到了普通民眾的日常生活中。
作為一個出口導向型經濟體,韓國極易受到國際貿易環境變化的影響。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已經對韓國經濟造成了壓力。
同時,住房成本上升、青年失業率高企、人口老齡化等內部問題也需要盡快解決。未來的領導人需要在保持經濟活力與解決社會不平等之間找到平衡點。
除此之外,朝鮮不斷加強導彈能力,并與俄羅斯加強軍事合作;中國軍事力量持續增強;美國對亞洲盟友承諾的反復無常——這些因素共同構成了韓國安全環境的不確定性。
參考資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