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8日,金磚國家外長在巴西里約熱內盧開會,這事兒可不小。金磚國家,也就是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南非,這次會議主題是“加強多邊主義,促進公正的全球發展與安全”。但真正搶鏡頭的,是中國外長王毅的一番話,直指美國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喊出了抗美最強音。金磚國家外長們這次態度一致,擺明了要聯合起來應對美國的經濟霸凌。這可不是真刀真槍的“宣戰”,而是新興經濟體在全球舞臺上的一次集體發聲,反擊美國的高壓政策。
先說說金磚國家是啥。金磚國家最早是2009年湊一塊兒的,最初就五個國家: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南非。這幫國家有個共同點,都是發展中大國,經濟增速快,人口多,資源也不少。到了2023年,金磚擴員了,吸納了埃及、埃塞俄比亞、伊朗、阿聯酋等國。2025年1月,印度尼西亞也加入進來。現在金磚國家的經濟總量占全球40%以上,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高達80%,這分量可不輕。
金磚國家的目標挺簡單,就是抱團取暖,在全球經濟和政治中爭取更多話語權。因為過去幾十年,全球規則基本是西方國家定的,尤其是美國,啥事兒都得聽它的。但隨著金磚國家崛起,它們不想再當“聽話的小弟”,而是要自己定規則、發聲音。
這次巴西會議為啥重要?因為眼下全球局勢不太平。美國2024年搞了個“對等關稅”政策,對好多國家加征高額關稅,金磚國家首當其沖。這政策說白了就是美國想保住自己的老大地位,用關稅當武器打壓別人。金磚國家咽不下這口氣,覺得不能再忍了,得聯手反擊。這次外長會,就是個信號,告訴世界:我們不怕你美國,也不會讓你隨便欺負。
2025年4月28日,金磚外長會在巴西里約熱內盧開場。主持的是巴西外長維埃拉,參加的有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印度外長蘇杰生、中國外長王毅、南非外長潘多爾,還有新成員印度尼西亞的外長。會議議題不少,比如應對國際危機、推進和平安全、改革國際機構、推動可持續治理等等。但最重頭的,還是怎么對付美國的單邊主義。
王毅在會上發言特別硬氣。他說,美國過去靠自由貿易賺得盆滿缽滿,現在卻反過來用關稅威脅各國,漫天要價,這不就是典型的霸凌嗎?他還警告說,如果大家都不吭聲、一直退讓,只會讓美國更囂張。王毅提了三點建議:一是維護多邊貿易規則,反對保護主義;二是改革全球金融體系,讓它更照顧發展中國家;三是推動全球治理體系升級,更公平地反映“全球南方”的需求。這話說得鏗鏘有力,被外界稱為“抗美最強音”。
其他外長也沒閑著。巴西外長維埃拉說,金磚國家得團結起來,保住全球貿易的自由化,不然大家都得吃虧。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強調,金磚得在國際上發出一致聲音,提升自己的地位。印度外長蘇杰生提了個現實問題,說得減少對美國的依賴,尤其是在數字經濟和科技領域。南非外長潘多爾則呼吁在氣候變化、可持續發展上多合作,別光顧著跟美國斗氣。這些外長雖然各有側重,但核心想法一樣:不能讓美國一家獨大。
這次會議一結束,全球媒體和專家就炸開了鍋。美國的《外交政策》雜志直接說,這是一次對美國霸權的集體挑戰,全球治理可能要變天了。英國《金融時報》分析,金磚國家如果真能擰成一股繩,美國的影響力會受很大沖擊,華盛頓得好好想想下一步咋走。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在記者會上表態,金磚國家是“全球南方”的重要平臺,愿意帶頭推動全球治理改革,反對單邊主義,維護多邊貿易規則。俄羅斯總統普京也在會見王毅時說,俄中兩國會繼續聯手,維護國際公平,推動更合理的全球秩序。印度總理莫迪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金磚國家是發展中國家團結的象征,得繼續推動全球治理完善。
當然,美國那邊肯定不高興。雖然官方還沒正式回應,但有美國智庫分析,這次金磚會議可能會讓美國在貿易談判中更被動。畢竟,金磚國家加起來經濟體量不小,人口更是占全球一半以上,真聯合起來,美國的壓力不小。
還有些中立國家的專家也發表看法。澳大利亞一個國際關系學者說,金磚這次發聲不只是針對美國,也是給其他國家提個醒:世界不能再讓一家說了算,得多元化、多極化。聯合國一位官員則表示,金磚國家的態度可能會加速國際機構的改革,比如聯合國安理會增加發展中國家的席位。
這次會議不光是喊口號,金磚國家還商量了不少實際行動。經貿上,它們計劃弄個《金磚國家經濟伙伴戰略2030》,核心是加強成員國之間的貿易,少靠美國。比如,推人民幣結算、建金磚自己的支付系統,避開美元霸權。金融上,金磚國家想改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規則,增加發展中國家的份額,別老讓歐美國家把持。科技上,它們打算在數字經濟、人工智能、5G等領域合作,自己搞創新,不用看美國臉色。
還有個大動作,是在國際組織里抱團。比如聯合國安理會改革,金磚國家想爭取更多席位,讓發展中國家的聲音更大。這種聯合行動,說白了就是不想再被美國牽著鼻子走,要自己掌握命運。
這些計劃聽著挺宏大,但也不是沒挑戰。金磚國家內部情況不一樣,巴西和印度跟美國關系還行,俄羅斯和中國則跟美國硬碰硬,利益協調起來不容易。不過,這次會議至少表明,大家愿意朝一個方向努力,這已經是個不小的進步。
金磚國家這次聯手“宣戰”,對全球影響不小。先說經濟層面,美國的高關稅政策本來就讓全球貿易亂了套,金磚國家如果真能頂住壓力,搞自己的貿易圈子,可能會分流一部分國際市場,美國的日子不會太好過。比如,中國和俄羅斯已經在能源貿易上用人民幣結算,印度和南非也在推自己的區域合作,這趨勢下去,美元的地位可能真會動搖。
政治上,金磚國家的集體發聲會激勵其他發展中國家也站出來。現在“全球南方”越來越不滿意西方主導的規則,金磚這次帶頭反抗,可能帶動更多國家加入多極化的陣營。以后國際談判,美國一家獨大的局面估計會越來越少。
當然,也別把這事兒想得太夸張。金磚國家還沒強到能跟美國正面硬剛的地步,美國的經濟、科技、軍事優勢還在。但這次會議至少讓世界看到,新興經濟體不是好欺負的,全球權力格局正在悄悄變化。
往后看,金磚國家的合作肯定會更深。隨著新成員加入,它們的經濟和政治分量還會漲。2025年下半年,金磚領導人峰會估計會接著這次外長會的話題,拿出更具體的方案。比如,金磚自己的開發銀行能不能再擴充點實力?能不能搞個替代美元的國際貨幣?這些都是看點。
美國那邊也不會坐以待斃。接下來幾個月,美國可能會加大對金磚國家的分化力度,拉攏印度、巴西這些跟它關系還不錯的,給點甜頭,拆金磚的臺。但金磚國家只要能保持團結,這種策略就不容易奏效。
對普通人來說,這事兒也有影響。全球貿易格局變了,物價、就業可能都會受波及。比如,美國關稅高了,中國貨貴了,但金磚國家之間貿易多了,巴西的牛肉、印度的香料可能更便宜進中國市場。長遠看,這是個好事,能讓資源分配更公平點。
2025年4月28日,金磚國家外長在巴西的這次會議,不是普通的會面,而是新興經濟體的一次集體覺醒。王毅的抗美強音,加上其他外長的呼應,擺明了金磚國家不打算再忍美國的氣。它們要聯手反擊單邊主義,維護自己的利益,推動全球治理更公平。這事兒不只是金磚和美國的較量,也是世界多極化的一個縮影。未來幾年,金磚國家能走多遠,美國會咋應對,咱們拭目以待。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全球舞臺上,熱鬧才剛開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