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問,這次莫大仙食言了,72小時已過,但巴印之間依舊維持著邊境小規模沖突。是莫迪慫了嗎?
如果你把運20在4月30日突破以色列封鎖降落在黎巴嫩這個事件聯系在一起就會發現巴印全面戰爭暫時打不起來了。
看問題抓主要矛盾,印度突然借印控克什米爾襲擊游客事件對巴基斯坦動手看起來并不是一時興起,更像是有準備的反應。其背后美國的影子若隱若現,所以巴印戰爭實際上就是中美關稅大戰的外溢效應。
而巴印戰爭與中東戰爭又是緊密不可分的,因此,我們選擇了圍魏救趙,從中東破局策應巴基斯坦穩住了陣腳。
(圖片摘自網絡)
事實上,中美關稅戰已經逐漸來到了臨界點,正面的關稅互毆已經不是主戰場,地緣政治破局與反破局才是雙方博弈的關鍵。
巴印爆發大規模戰爭最大受益者是誰大家其實心知肚明,所以,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支持巴基斯坦穩住局面,震懾印度,讓它不敢輕舉妄動。
當然,正面硬實力的震懾必不可少,所以殲10c在紅旗9的引導下對陣陣風占據了上風讓印度知難而退就是正面震懾的一環。
但這顯然是不夠的,如果美國加大對印度的誘惑力度,莫迪再次鋌而走險是極有可能的。所以必須在幕后黑手的地盤破局!
(圖片摘自網絡)
為了逼迫中國簽下關稅戰的城下之盟,美國的地緣戰爭重心必然是在中東。
所以,當運20,殲10c,空警500跨越數千公里降落埃及之后,巴印沖突爆發了,很顯然,中國此舉戳到了美國痛處。
既然如此,我們不妨再戳它一下!
運20直抵貝魯特既展示了中國空軍遠程突破能力,更讓美國的南亞布局陷入了僵局!
(圖片摘自網絡)
因此,巴印戰爭短期內將會維持低烈度的邊境沖突,會不會演變成大規模戰爭,并不是巴印雙方可以決定的,而是要看中美關稅博弈的結果與需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