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烈士賀怡
賀怡有兩重身份,每個身份都非常特殊。她和姐姐賀子珍先后嫁給了毛氏兄弟,姐姐嫁給大哥毛澤東,作為妹妹的她后來嫁給了毛澤東的小弟毛澤覃。因此,她既是毛澤東的弟媳,又是毛澤東的姨妹。
賀怡從小就是個聰敏女孩,有著哥哥賀敏學與姐姐賀子珍的進步思想在前,賀怡比別人更早地接觸到中國當時進步的革命思想,年僅15歲就走上革命的道路。
除了革命工作,家人始終是她心中的第一位。因為1938年賀子珍療養出走蘇聯而與毛澤東分開,直至1948年方才從蘇聯回國,賀子珍處境變得尷尬不已。為了姐姐的幸福,賀怡作為知情人和他們最親的親人,付出了很大的努力,甚至最后付出了生命。
與毛澤覃的緣分因賀子珍的安排而起,兩次相遇終成眷侶。
賀怡和姐姐賀子珍
賀怡與賀子珍從小姐妹感情就很深,她跟賀子珍從小就像雙生花一般,賀子珍去到哪里她就跟到哪里。
賀怡的父親是舉人出身的傳統讀書人,小時候因為是女孩,哥哥賀學敏上私塾的時候,父親不讓她們去讀書,她就跟姐姐偷偷地扒在門縫上聽老師講課,跟著哥哥一起學習。
后來社會上漸漸辦了女子學堂,很多女孩子都進到學堂讀書,古板的父親發現別人家的女兒也進學堂讀書,于是改變了原來的看法,同意她們倆到學堂去讀書。
賀怡是姐姐的忠實粉絲,姐姐接受的新思想,很快也會變成賀怡的行為指導。聰明大膽的她跟著賀子珍一邊讀書一邊搞運動,很快就變成了姐姐賀子珍好幫手,在賀子珍擔任國民黨永新縣黨部婦女部第一任婦女部長時,小小年紀的賀怡便擔任了副部長。
毛主席和賀子珍是賀怡的偶像
聰明伶俐的她,有了哥哥姐姐的榜樣,在革命的成長道路上就像雨后拔節的春筍,快速地成長起來。
1926年,剛15歲的賀怡就加入了中國共青團,16歲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8歲的她已是中共吉安縣委婦女部部長。
1929年2月,聽說要撤離井岡山的紅軍要來到贛西地區,正在贛西地區任婦聯主任的賀怡想到許久不見的姐姐,抑制不住內心的興奮,飛快地去紅軍部隊尋找,見到了在東固西村進行短暫休整的賀子珍,兩姐妹久別重逢非常開心,嘰嘰喳喳地說著對彼此的想念,更有許多說不完的體己話。
賀怡第一次見到了敬仰已久的姐夫毛澤東,姐夫挺拔魁梧,待人熱情,勉勵她要好好工作,不斷進步,說得賀怡心里暖呼呼的。
看到姐姐與姐夫之間默契溫馨的感情,更是替姐姐感到高興。
毛澤覃烈士
經過短暫的休整之后,部隊即將撤離。賀子珍隨軍南下前,特意告訴了賀怡一件事,毛澤覃受傷不能跟著部隊撤離,正在老鄉家里療養,讓賀怡要好好照顧毛澤覃。
賀子珍囑咐賀怡 :“你有一項特殊的任務,需要去護理身負重傷的三十一團黨代表毛澤覃,他是姐夫的小弟,你要好好照顧他”。
對于姐姐的安排賀怡歷來是言聽計從的,更何況毛澤覃是她非常崇敬的“姐夫的弟弟”,說起來大家都是親戚,她覺得照顧好毛澤覃是義不容辭的,便滿口答應了賀子珍。
賀子珍家族的珍貴照片
得到姐姐安排照顧毛澤覃的任務,賀怡一點沒有怠慢。前腳剛送姐姐、姐夫的部隊撤離,后腳就趕到村里去探望受傷的毛澤覃。
去到村里軍屬王大娘家時,一個小伙子正靠在床頭休息,英氣十足,眉目間跟姐夫有點相似,賀怡尋思著眼前的小伙子必定是姐姐千叮嚀萬叮囑要她細心照顧的毛澤覃了。
賀怡怕打擾了休息中的毛澤覃,于是想退出房間外,一不小心碰到了身后的竹椅,“啪”的一聲驚醒了毛澤覃。
賀怡尷尬地站立著,一向麻利干脆的她竟然吞吞吐吐地不知道該從哪里開始說起。
還好王大娘及時趕了回來,幫她解了圍。一進門,王大娘便熱絡地向毛澤覃介紹道:“毛同志,這個姑娘是我們東固出了名的能干婆,你們兩個還是親家呢”。
這時毛澤覃才醒悟過來,原來眼前這位似曾相識的女子是大嫂的小妹,難怪看上去那么眼熟。得知賀怡是賀子珍為了他的康復與安全,特地安排來照顧自己的,毛澤覃感激不已。
毛澤覃
在王大娘的介紹下,賀怡才知道毛澤覃是在大余戰斗之中被流彈傷了腿,右腿上一大塊皮肉都被切去,所幸腿骨完好。賀怡遵照賀子珍的囑托,每天都堅持及時給毛澤覃的傷口換藥,細心地照顧在康復中的毛澤覃。
受傷中的毛澤覃身體比較虛弱,需要康復必須要有營養滋補。但是村里的物質條件極其惡劣,經濟上也不允許她買補品來給毛澤覃吃。
不過這可難不倒聰明的賀怡,老話說得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山村周圍的河流和山地,就有著豐富的山珍野味,去河里捉魚、到山上采蘑菇,這些食材對康復中的毛澤覃都是很好的滋補品。
想到就干,賀怡一有時間就上山下河,采蘑菇,捉魚兒,每天精心烹調后送到毛澤覃跟前,看毛澤覃吃得津津有味,賀怡心里樂滋滋的。
在賀怡的細心照顧之下,毛澤覃腿傷逐漸康復,終于可以下地練習走路了。沒有拐杖,賀怡毫不猶豫地充當毛澤覃的拐杖,攙扶著他從王大娘家一路走到河邊。
每天從王大娘家往返于河邊,剛開始彼此還有點拘謹,走得多了兩個人相處起來也習以為常了,交談的內容變得寬泛起來。
本來,賀怡每天對自己無微不至的照料,就令毛澤覃十分感動。隨著時間的推移,他越來越喜歡賀怡活潑開朗的性格。
一次閑談中,毛澤覃十分坦誠地跟賀怡講到自己的過去,講到自己的兩任妻子,都因為戰爭而相繼離開,杳無音信。
劉士奇
聽到毛澤覃的述說,賀怡充滿了同情,似乎理解他話里話外的意思,其實經過一段時間的接觸,毛澤覃談笑風生的形象早就印在賀怡的心里,但是她卻不敢對他有太多的想法,因為在特委領導的介紹下,父母已經答應將她嫁給劉士奇,而且定了婚期。
“我的婚姻可謂是名存實亡啊”,毛澤覃的話語感嘆著自己曾經的過往,同時也是在試探賀怡的態度,然而,賀怡的沉默最終讓毛澤覃抱著遺憾歸隊了。
緣分是世間最難解釋的事情,原本賀怡以為自己與毛澤覃之間的緣分就此打住。
然而巧合的是,1931年中共永吉泰特委成立,賀怡出任特委委員兼保衛局長,毛澤覃任永吉泰特委書記。這次他們從親戚變成了同事。同在特委機關工作,毛澤覃和賀怡在工作上的交流機會很多,彼此更加了解了對方。
此時的賀怡一個人帶著兒子生活,盡管她心里默默地喜歡著毛澤覃,但是因為自己有過婚姻,她根本不敢對毛澤覃吐露自己的心聲。
毛澤覃和賀怡最終修成正果
毛澤覃也不知道賀怡內心的疙瘩,第二次相遇發現自己依然鐘情于賀怡,他決定找個合適的機會向她坦白自己的想法。
一次,天色已晚,到沙溪村開婦女大會的賀怡還沒回來,沙溪村離特委機關足足有七八里路,毛澤覃擔心她的安全,于是決定到沙溪村接賀怡。
當毛澤覃心急火燎地來到沙溪村的時候,遠遠便看到燈火通明的禮堂,走到禮堂門口,毛澤覃看見在正中央領唱的賀怡,他靜靜地站在那里,所有的疲憊與擔心霎時化為了烏有。
從沙溪村回來之后沒過多久,毛澤覃便約賀怡一起到后山散步。二人行至半山腰的時候,一路無話的毛澤覃突然轉身,背對著落日澄黃的余暉,對賀怡誠摯地說:“我有句話想對你說”。
賀怡似乎早就等著這一天,她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心臟卻劇烈地跳動起來。
毛澤覃開誠布公地問:“你是一個很好的同志,是革命讓我們從相識走到相知?,F在,我們能不能進一步成為更加親密的革命伴侶呢?”
賀子珍和小兒子毛毛
空氣瞬間在賀怡的沉默中變得凝滯起來,時間仿佛過了一個世紀,她才幽幽地說自己結過婚,還帶著孩子,不敢對感情有太多的奢望。
聽到賀怡說出心結,毛澤覃內心一陣狂喜,不等賀怡說完,他急忙回應說孩子是劉士奇的后代,也就是革命的后代,每一個人都有撫養這個孩子的責任。而且自己也結過婚,大家的經歷相似,如果能與賀怡能結為伴侶,是自己的大幸之事,怎可能有嫌棄之說。
毛澤覃坦率別致的求婚誓言打動了賀怡,望著眼前相處已久的同事,跟自己不僅志趣相投,每一句話都說到自己的心坎上,化開了心中的疙瘩,賀怡被毛澤覃的話語溫暖地包圍著,她點頭同意了毛澤覃的求婚。
1931年7月20日,賀怡與毛澤覃舉辦了一個簡單而又溫馨的婚禮。
毛主席面對孩子時,也是天真爛漫的
結婚后賀怡與毛澤覃仍在一起工作,長征時,賀怡與毛澤覃被組織安排在南方開展游擊戰爭。
后來,要參加長征的賀子珍把1歲多的兒子毛岸紅留給賀怡幫忙撫養。賀怡承諾姐姐一定會照顧好孩子。
然而,戰爭是殘酷的,槍炮無情地毀滅了賀怡簡單樸實的愿望,由于是毛澤覃將毛岸紅通過警衛員轉移給老鄉撫養的,而毛澤覃和警衛員的先后犧牲,使毛岸紅的下落成謎。悲痛之余,毛岸紅的下落不明卻讓賀怡內疚了一輩子。
迎接賀子珍回國,帶李敏回到北京西柏坡見毛主席。
賀子珍
1940年賀怡被黨組織從監獄里營救出來之后就去了延安,賀怡以為能與賀子珍團聚了,去到延安才知道,姐姐已經去了蘇聯。
毛澤覃的犧牲,姐姐的遠走他鄉,令她的心情跌落到谷底,但她仍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堅持工作著。
1947年,聽說客居蘇聯十年之久的賀子珍帶著女兒李敏返回中國,賀怡高興地前往沈陽迎接。
在沈陽火車站等待著即將到站的列車,回想起姐妹間的點點滴滴,賀怡不禁感慨萬千。看到賀子珍帶著李敏從遠處向自己走來,賀怡趕緊快步地迎了過去,闊別了十多年的姐妹終于又一次緊緊地擁抱在一起,激動地熱淚盈眶。
在那個戰爭年代,同志、家人、夫妻間的每一次揮手離別,有的杳無音信,有的從此永別,能別后重逢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
賀怡陪著賀子珍和李敏在沈陽住了一段時間。為了解決姐姐和孩子的問題,賀怡建議賀子珍和李敏分別用中文和俄文給毛主席寫了一封信。
得知賀子珍母女已經回到了中國,毛主席拍了封電報給李敏,叫她到自己身邊生活、讀書。不久,中央通知賀怡帶著李敏到西柏坡見毛主席,而賀子珍則留在沈陽等候。
賀怡帶著李敏見到毛主席后,一貫直率的她便開門見山對毛主席說:“主席,我今天來,一是給您送孩子過來,二是為我姐姐找個地位,討個說法?!?/strong>此時的賀怡,多么希望姐姐多年的孤苦得到一個圓滿。
盡管毛主席念舊情,但事情并不如賀怡想象得那么簡單,最終賀子珍并沒有回到毛主席身邊,而是去到上海生活。這樣的結果讓賀怡無比遺憾,但是,能把李敏送回到毛主席身邊,開始她正常的生活與學習,這讓賀怡感到十分欣慰。
面對姐姐的悲傷,賀怡無疑是心疼的,但事已至此,她只能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給予姐姐安慰,畢竟能安全回到國內,曾經那些艱難的日子已經翻篇了,安靜地生活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1949年到江西尋找毛毛未果,返途中遭遇意外
毛澤覃烈士紀念亭
安頓好姐姐,賀怡心里松了一口氣,但她還藏有心事,因為工作忙,她只能忙里偷閑的時候放在心里想想。
新中國成立后,賀怡找到了自己與毛澤覃的兒子賀麓成,看到分開了十多年失而復得的兒子,就真切地站在自己跟前,叫她“媽媽”的時候,她充滿了幸福感。
而她也想起當年姐姐慎重地將毛岸紅托付給自己的事情,這令她的歉疚在心中不斷擴大,最終賀怡忍不住向毛主席提出要去將毛岸紅找回來。
毛主席則認為,毛毛送出去已經過了這么多年,當時送他去老鄉家的警衛員也犧牲了,那么多年沒有任何線索,如今再想找到何其困難,而且毛毛在老百姓家里也許已經生活習慣了,現在再把毛毛從人家里帶走,似乎也對不起人家的養父養母。
毛主席的話不無道理,但將心比心,做父母的有幾個愿意骨肉分離呢?但賀怡是個責任心非常強的人,她覺得當初孩子交到了自己的手上,就應該自己親手再把他送回到姐姐的手里,不把孩子找回來她始終過不了自己心中的那道坎。
影視劇中毛主席一家三口
賀怡決心從當年的根據地尋找線索,哪怕有一絲一縷的線索也不放過,滿心期待著能幫姐姐找回兒子。
功夫不負有心人,不久賀怡接到江西吉安地委的電話,說有毛毛的消息了,他生活在贛南一戶農民的家里。
收到這個消息賀怡異常激動,立馬帶著兒子賀麓成開始了毛毛的尋找之旅。
剛解放的中國,道路并不好走,汽車的時速實在趕不上賀怡內心的焦急。她恨不得早一天、早一分見到自己的侄兒兼外甥。
可是,世之不如意十之八九,賀怡此行并沒有如愿找到毛岸紅。
無奈之下,身心疲憊的賀怡只能返回吉安再做打算!
新中國剛成立不久,有些深山老林里仍有土匪惡霸和國民黨特務,路上的不安全因素還很多,尤其是晚上。隨行人員都勸賀怡盡量在白天趕路,可是滿心失望的賀怡卻無暇顧及這么多了。
她堅持要求司機繼續前行,盡快返回,以便把此行的情況向姐夫毛主席和姐姐賀子珍匯報。
毛主席和賀子珍
賀怡完全沒有想到自己的生命安危,當時從泰和至吉安的道路崎嶇不平,坑坑洼洼,蜿蜒曲折,非常難走。吉普車行駛在這樣的路面上,車身顛簸得非常厲害,坐在車里的人都被顛得腰酸背痛。好不容易走過那段顛簸的路面下坡時,道路迎面的山坡上忽然亮起了火把,在黑暗的山里格外耀眼。
這種意外情況,最終造成了一場悲慘的車禍。
翌日,賀麓成獲救,而賀怡和另外兩名警衛員已經犧牲了。賀怡只有38歲,她還來不及去見到心心念念的毛毛,便遭遇了不幸,好在她的孩子賀麓成幸運地死里逃生。
毛主席的偉大與犧牲,從圖可見
賀怡從小就生活在溫暖有愛的大家庭里,所以她與哥哥賀敏學、姐姐賀子珍之間親情醇厚,當哥哥姐姐走上革命的道路之時,她也毫不猶豫地跟著前來,完全是因為她堅信兄姐的共產主義信仰是正確的。
她是堅定的革命者,面對戰爭的洗禮而毫無懼色,面對槍彈呼嘯而過,像男同志般鎮定自若,但是家人和孩子始終是她心中最柔軟的一部分。
她同樣有著平凡女子的夙愿,就像每一名普通的女性,希望家人團聚,和睦歡樂,這是她的平凡與偉大,其實也是更多革命女戰士的平凡與偉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