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陸棄
美國總統特朗普又一次口出狂言,要讓加拿大成為美國“第51個州”。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他提出這一荒唐主張,而是變本加厲地宣稱“永遠會談論此事”,甚至還搬出了一個莫名其妙的數據:“我們每年向加拿大提供高達2000億美元的補貼。”就像他一貫的風格一樣,混淆視聽,編造事實,以一副“救世主”姿態試圖主導北美地緣政治秩序。
特朗普在接受美國主流媒體采訪時大言不慚地表示,美國理應將加拿大納入版圖,理由竟然是“補貼太多”。而當被問及是否可能動用武力時,他雖然表示“不至于走到那一步”,但話里話外都透著那種“只要我想,遲早拿下”的強硬姿態。這種近乎殖民者式的語言,在21世紀的今天聽起來尤為刺耳。
加拿大自然不可能坐視不理。新當選的加拿大總理卡尼迅速表態:“加拿大永遠不會加入美國。”這不僅是一句外交聲明,更是一記重拳擊中特朗普的政治幻想。卡尼在贏得聯邦大選后的首次發布會上強調,只有在特朗普表現出對加拿大真正的尊重前提下,他才會與其對話。這種冷靜而堅定的回應,無疑體現了加拿大對國家主權與尊嚴的維護決心。
卡尼將于5月6日赴白宮與特朗普會面,原計劃是就關稅問題和更廣泛的雙邊關系進行磋商。然而在當前氣氛之下,這場會晤恐怕注定火藥味十足。特朗普自上任以來對加拿大頻頻出手,先是中止北美自貿協定,再以“國家安全”為由對加鋁加鋼加征關稅,如今更是上升到“領土并吞”的荒誕層級。對加拿大而言,這場所謂的“兄弟談判”實則充滿不對等壓力。
然而,特朗普這番“51州論”在部分美國選民中竟獲得一定程度的歡呼。這既反映了美國右翼在民族主義浪潮中愈發膨脹的自大,也說明特朗普式“口號政治”的扭曲傳播力。將盟友國家視為附屬領地,不僅完全違背國際準則,更無視長期合作關系中的尊重與平等。特朗普口中所謂“2000億美元補貼”,沒有任何官方依據,也根本經不起事實檢驗,充其量不過是操弄民粹情緒的工具。
從特朗普一貫操作來看,他從未真正重視加拿大的地緣戰略價值,而是視其為政治牌桌上的一張“軟柿子”。對內,他可以吹噓“我們給了他們太多”,塑造一個美國吃虧的假象;對外,他則反復挑釁,用夸張手法制造博弈緊張,轉移國內輿論焦點。無論是關稅戰爭、移民邊檢問題,還是這次“吞并”言論,其背后邏輯一脈相承,制造對抗,塑造敵人,制造英雄。
然而加拿大并不是特朗普幻想中的“沉默鄰居”。從特魯多時代起,加拿大就在多次峰會與雙邊會談中對特朗普政策提出強硬反制。如今卡尼政府上臺,更明確將“主權”“平等”“尊重”列為外交談判的底線。加拿大政界、輿論界也已幾乎形成共識,即不能在特朗普的咄咄逼人下做出任何妥協。美國可以談判,但不能脅迫;可以協商,但不能指令。
更有甚者,特朗普的這番話在國際上引發廣泛擔憂。美國作為超級大國,其總統公開鼓吹吞并鄰國的言論,即便未動真格,也會對國際秩序帶來巨大沖擊。在俄烏沖突尚未平息的當下,一個西方大國領導人竟也發出如此“領土擴張”信號,無異于拆掉西方自己搭建的規則屋頂。這不僅是對加美關系的破壞,更是對整個北美穩定結構的公然挑釁。
對于中國乃至全球其他國家而言,特朗普的此番表態再次敲響警鐘。一個總統若將“軍事吞并”這種帝國余毒掛在嘴邊,今天說加拿大,明天就可能指向任何一個“不聽話”的國家。地緣政治在他口中變成脫口秀,而他對法律、國際準則乃至外交禮節的漠視,已成為一種危險的常態。
這番“吞并言論”一出,反而讓美國在全球盟友面前形象跌入谷底。誰還敢相信一個隨時會把你劃進“第52個州”的伙伴?誰愿意與一個口頭威脅領土完整的國家建立深度合作?特朗普一次次用“美國優先”包裝掠奪本質,如今連加拿大都淪為他嘴下的“戰略目標”,下一個是誰?
這不是“玩笑”,不是“夸張”,更不是“策略”。這是特朗普主義赤裸裸的地緣霸權本性在外交層面的又一次暴露。而加拿大,不僅不屬于美國,更不會容忍任何霸權之手伸向本國主權。
特朗普想讓加拿大成為“第51個州”?他恐怕永遠也邁不出那“第一步”。加美之間從來不是主仆,而是平等的鄰國。妄圖用虛假的經濟數字、聳動的口號與政治訛詐推翻這一事實,不過是癡心妄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