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在俄羅斯舉行二戰勝利80周年慶典之前,再發涉二戰驚人言論,說美國為二戰勝利所做的貢獻遠遠超過其他國家。
梅德韋杰夫立馬回應:冠冕堂皇的無稽之談。
首先我們要強調一點,二戰中所有反法西斯國家,都做出了重大貢獻,蘇聯正面對抗德國,英國和德國打海空軍消耗戰,中國拖住了日軍主力,美國用當年強大的工業產能加速了法西斯滅亡。
很難單純的對比誰貢獻更大,有的國家傷亡多,有的國家殺傷對手強,所以特朗普說美國貢獻遠超其他國家,是非常片面的。
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在冷戰對抗的宣傳機器長期造勢下,西方人一直覺得二戰是靠美國人贏得。
我留學的時候就接觸過一些受教育水平挺高的美國人,他們覺得,二戰的起點不是德國閃擊波蘭,而是由于蘇德互不侵犯條約。
2015年英國做過一個輿情調查,很有意思。
美國、法國、英國、丹麥、瑞典、芬蘭、挪威,甚至包括德國自己,八個受調查的西方國家里面都覺得美國對二戰貢獻最大,只有英國自己覺得自己貢獻最大,蘇聯和美國都是打輔助的小弟。
這里面最有意思的就是法國。
2015年,47%的法國人覺得美國對二戰的幫助最大,15%的認為是蘇聯。
但,關鍵點來了,1945年還有個民調,當時法國民眾公認蘇聯的貢獻最大,只有不到20%的覺得是美國。
從這點就可以看出,什么叫「歷史尚不久遠,就已經開始歲月史書」了。
那咱們可以稍微梳理一下,美國和蘇聯分別都在二戰中有什么表現。
先說蘇聯承受的損失。
1941年德國「巴巴羅薩計劃」攻擊蘇聯開始,到1945年蘇聯攻入柏林,4年時間,蘇聯傷亡2700萬人,這在二戰總傷亡人數里面占了超過三分之一。
一個直接的結果就是,很長一段時間蘇聯地區都男女比例嚴重失衡,一些地區甚至出現了3個適婚女青年只面對一個適婚男青年的情況。
而戰火是直接燒到了蘇聯本土的,1710座城鎮、7000多座村莊嚴重受損,而被德國侵占了西部的工業中心頓巴斯、哈爾科夫,加上列寧格勒被圍,更是讓蘇聯的重工業遭受到了毀滅性的打擊。
一個典型的數據就是,1942年蘇聯的鋼鐵和煤礦產量,都比戰前下降了60%,石油產量是下降了52%。
再說美國承受的損失。
美國在二戰期間陣亡人數是41萬,由于本土其實沒有怎么遭受襲擊(珍珠港也是軍港),所以基本上沒有平民傷亡。
41萬的陣亡人數和蘇聯的2700萬比起來,不過是1.5%。
美國主要損失的,是職業戰斗人員和當時比較先進的武器裝備,還有就是經費在燃燒。
舉個例子,1940年美國政府的研究和開發經費是7000萬美元,但1945年高達15.9億美元。
當然,還有就是大量的工業能力都轉向了軍工。
四年時間,美國為自己和盟國提供了151艘航空母艦、500艘驅逐艦巡洋艦、200艘潛水艇、6.45萬艘登陸艇、10.84萬輛坦克及自行火炮、32.4萬架飛機和100億瓶可口可樂……
這些軍工產品理論上來說,戰后就是沒有用的,但實際上二戰結束后立馬開啟的冷戰對峙,讓這些軍工產品有了「二次就業」的機會。
所以從二戰損失的角度說,蘇聯很明顯在二戰中承受的損失遠超本土沒有卷入戰爭的美國。
損失聊完了,我們來看貢獻。
蘇聯做出的貢獻。
先看具體的數據。
第一,戰線:蘇德戰場戰線長度是盟軍戰線長度總和的4倍以上。
第二,兵力:1941年到1942年納粹德國軍力的三分之四是在蘇德戰場,即便盟軍諾曼底登陸開辟西線戰場之后,德軍依然有二分之三的和蘇聯對抗。
第三,戰果:納粹德國在蘇德戰場上損失的兵力和武器裝備占德國總損失的七成。
當然這也好理解,很長一段時間美國都沒有直接介入和納粹陣線實力最強的德國的正面交鋒,全都是蘇聯在硬扛。
蘇聯在付出2700萬人代價之后,消滅了德軍400萬,而二戰期間德軍一共傷亡加失蹤,也就510萬。
還有一個直白的證明就是,最后是蘇聯紅軍打進了柏林,直接促使二戰中德國投降的。
在西方影視作品和輿論宣傳下,總給人一種感覺,諾曼底登陸非常重要,但我們不能忽略的是,諾曼底登陸之所以能成功就是因為東線蘇聯一直在給德國壓力,讓德國主力部隊無法全力防守。
美國做出的貢獻
美國的二戰步伐分了兩個大板塊。
第一個,是和日本的太平洋戰斗,第二個,是1944年6月之后的登陸作戰。
我們都知道,中國軍民的奮勇抵抗牽制了日本接近8成的陸軍部隊,海軍方面我們的確是沒有辦法;而其實美軍也沒有入侵日本本土,所以主要打的也是海戰和空戰,以及一些登島作戰。
總的來說,日本在太平洋戰場損失了119萬士兵,還有11艘戰列艦、25艘航空母艦、39艘巡洋艦和45125架飛機,基本都是美國人搞得。
不過這里要做個小區別,就是日本人其實被美軍直接打死的沒那么多,主要是日本的后勤實在是拉胯。
比如萊特島戰役,山下奉文總兵力43萬人,陣亡的只有4.9萬日軍,其他的都是被山下奉文要求在沒有后勤也沒有資源的島上「打游擊」,非戰斗減員達到了80%。
接下來就是西線戰場(包括北非),遇到比較有戰斗力的德軍之后,美軍的戰績就沒打日本的時候那么大比例了。
可以看一些具體的戰斗。
北非凱塞琳戰役,美軍陣亡6300人,被俘4000,德軍傷亡900人。
薩勒諾登陸,美軍傷亡13500人,德軍損失3300人。
市場花園行動,盟軍損失17000人,德軍損失3300人。
一直到后期德國老兵打光,再加上蘇聯的不斷前壓,戰損比才有所緩解。
有美國學者做過匯總,二戰中美軍在德軍手上陣亡了26萬人,只造成德軍損失24萬人(蘇聯打死400萬德軍)。
當然,美國在西線戰場的貢獻不止于直接滅地,美軍和英軍對德國的戰略轟炸,總計投彈270萬噸,大幅度削弱了德軍的工業能力。
所以做個總結,不論是從二戰損失還是二戰貢獻上來說,美國都沒辦法說自己的成績「遠遠超過其他國家」。
還是那句話,歷史并不久遠,不要現在就來歲月史書。
各位大佬覺得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