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印巴局勢依舊處于緊張的狀態之中,而且印度似乎正在積極備戰。
畢竟,莫迪取消前往俄羅斯參加紅場閱兵儀式。
委派印度防長辛格出席。
結果辛格也取消出訪俄羅斯的行程,而是讓印度副防長出席。
這在外界看來,印度總理和防長坐鎮本土,似乎隨時準備對巴基斯坦動手。
否則印度也不會在這個時候,不給俄羅斯面子。
面對這種情況,中巴似乎需要做好最壞的打算。
畢竟,當初教員說過,“我想了十天十夜,都想不通印度為什么要打我們”。
那一次,如果不是因為我們的綜合國力不夠強大。
印度早已分崩離析。
到了2025年的今天,巴基斯坦想了十天十夜也沒有想通,印度為何要打自己?
只不過按照目前的情況來看,印度要動手的可能性越來越大。
咱們都想不通的事,可能會再次上演。
【印巴局勢或失控,莫迪準備動手?】
畢竟,目前有三大信號代表著印度正在積極備戰,隨時可能對巴基斯坦動手。
第一,印度沒有提出任何實質性條件,也沒有釋放任何緩和沖突的信號。
還一直指責是巴基斯坦支持的恐怖主義,制造了針對印度人的恐襲事件。
如果印度不想把事情搞大,常規操作就是虛張聲勢,并且會討論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就像中印邊境問題,雙方拉扯好多年,一直進行對話。
代表著雙方均無意擴大矛盾。
可是如今的印巴局勢和中印邊境沖突完全不同,印度目前沒有釋放與巴方談判的任何信號。
也沒有主動釋放讓局勢降溫的信號,反而是不斷給巴基斯坦潑臟水。
污蔑巴方支持恐怖主義。
殊不知,印度和美國才是南亞地區“恐怖分子”背后的支持者。
這說明印度更加傾向于對巴基斯坦采取軍事行動。
第二,印度總理和防長不再出席紅場閱兵。
今年是俄羅斯紀念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的日子,將在紅場舉行閱兵儀式。
對此,普京邀請印度總理莫迪出席閱兵儀式。
可是礙于最近印巴局勢不斷發酵,莫迪主動放棄了參加俄羅斯閱兵,而是安排印度防長辛格前往俄羅斯。
如今最新的消息是,辛格也不去了,而是安排印度副防長出席。
這就說明,莫迪和辛格要坐鎮本土,隨時準備對巴基斯坦動手。
第三,印巴交火并未停止,雖然沒有造成大規模傷亡的情況,但是印度一直希望交火熱度不要降低。
雖然印度無意讓交火范圍進一步擴大,但是需要讓雙方保持交火的狀態。
此舉也是為了得到國際社會的關注,為自己的軍事行動尋找依據和機會。
既然如此,印度為何遲遲不出手?
這個原因很簡單,那就是印度很清楚,巴基斯坦的背后是中國。
單從軍事實力上來看,巴基斯坦并不占據優勢,如果不是背后有中國撐腰,沒準印度早已打崩巴基斯坦。
【從軍事實力來看,巴方不占據優勢】
可是這樣一來,就會讓印度間接將中國也視為自己的對手。
按理說印度很清楚自己和中國之間的差距,為何還要選擇對巴基斯坦動手?
原因就是美國發起關稅戰之后,讓印度誤認為,這是自己取代中國制造的絕佳機會。
印度想利用西方的市場驅動能力,扮演中國曾經扮演的角色。
成為全球下一個制造業中心。
在這一巨大利益的誘惑下,印度才選擇鋌而走險。
印度很清楚,自己需要營造一種,即將對巴基斯坦動手,但是印度不會真正動手的局勢。
以此獲得美國的力挺。
特別是美國在經濟上和戰略上對印度的支持。
在這種情況下,印度對巴基斯坦動手,就相當于用巴基斯坦充當自己的投名狀。
只不過印度很擔心局勢會因此失控,萬一脫離自己的掌控。
印度后悔都來不及。
也就是說,印度目前的真實想法就是既要打,又不能全面大打出手。
而是以可控的沖突為主。
畢竟,印度想要的是全面打造制造業,如果與巴基斯坦爆發大規模沖突,印度還如何搞制造業?
這樣一來,印度此次最有可能采取的行動就是在克什米爾,狠狠教訓巴基斯坦一次,達到想要的目標之后,樹立起印度屬于“軍事強國”的形象。
以此和美國進行交換,獲得更大的利益。
那么我國會眼睜睜看著印度如愿以償,在克什米爾對巴基斯坦動手嗎?
當然不會。
因為印度此舉還隱藏著另外一個目的,那就是阻撓中巴經濟走廊建設。
阻撓中國西進貿易發展路線。
而且巴基斯坦一旦被印度打敗,會削弱中國在國際社會上的影響力。
還會助長南亞地區的霸權思維,印度會順勢對外擴張。
這對于我國的一帶一路建設十分不利。
相反,如果巴基斯坦在克什米爾狠狠收拾了印度,相當于中國給全球更多的國家樹立了一個榜樣,那就是中國支持誰,誰就會變為強國。
因此,咱們不能不重視此次的印巴博弈,這關乎我國在國際社會上的影響力。
面對這種情況,印度必然不會善罷甘休。
當初在邊境問題上,印度是一再退讓,如今在印巴問題上,如果印度再度妥協,不利于印度在南亞對外擴張。
這樣一來,中巴就需要做好最壞的打算。
而且我們必須支持巴基斯坦,否則就有三大壞處。
首先,就像前面提到的,中國的大國威信將會嚴重受損。
周邊國家都會認為中國難以保護他們,于是就會紛紛倒向美國。
我國為了維持強國形象,必須出手支持巴基斯坦。
其次,一帶一路也會受到影響。
【出于一帶一路的考慮,我們必須出手】
損失的不僅僅是經濟投資,而是美國想盡一切辦法截斷中國一帶一路。
最后,美印可能會得寸進尺,針對中國利益下狠手。
畢竟,讓野獸聞到腥味,必然會興奮和亂來。
既然說到壞處,就要說一下好處。
第一,立國威。
可以毫不夸張的說,只要中國支持巴基斯坦打贏了印度,無疑就是告訴全世界,中國才是這個世界上最強的國家。
第二是有助于中國對抗美國。
試想一下,當支持美國的國家越來越少的時候,我們不就贏了嗎?
大國斗爭,一旦遇到這種事,那就必須打贏。
只有獲得勝利,才能獲得更多的利益。
第三,可以趁機消滅一個對手。
如果印巴沖突全面爆發,那就需要大力支持巴基斯坦,讓印度再度遭到重創。
只有這樣,對中國才是最有利的。
把原本不是對手的印度給收拾了,很多事就少了很多的障礙。
對此,相信我們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
如果印巴沖突全面爆發,中國一定會不遺余力支持巴基斯坦。
屆時,將會是印度真正的噩夢。
整個南亞的格局也會發生改變。
畢竟,就在印巴沖突會全面爆發之際,日本也開始挑釁中國。
此前日本民用飛機侵闖我國釣魚島領空,對此我國向日本發出警告。
此舉屬于嚴重侵犯中國主權。
要知道,這絕對不是日方誤闖,而是一場精心策劃的行動。
畢竟,民用客機如果沒有得到日方的默許,怎么可能闖入中國釣魚島領空?
這屬于赤裸裸非法侵闖中國領空,嚴重違背國際法與國際關系基本準則。
我們絕對不會允許這種情況發生。
【日本客機,公然侵闖釣魚島】
而且這不是日本首次挑釁中國,在中美關稅戰爆發之后,日本近期頻繁挑釁中國。
但是日本的立場并不堅定,一來是日本的汽車、電子產品對于中國市場高度依賴。
如今美國動用關稅政策,對進口汽車征收關稅。
日本迫切需要通過與中國的貿易合作,幫助日本眾多車企渡過難關。
二來日本還渴望通過美國的外交關系,在亞太地區與中國進行抗衡。
這就是典型的既要還要。
這對于日本而言,簡直就是玩火自焚。
畢竟,日本不是印度,日本也不是越南。
沒有那種左右逢源的本事,還幻想著在中美之間走鋼絲。
這對于日本來說,是很危險的。
別忘了,此前美國已經表示,自己在第一島鏈毫無存在感。
這不是君明胡謅的,而是美軍司令帕帕羅說的,在此人看來,中國擁有2100架戰機,以及200架轟-6,戰斗機的生產速度是美國的1.2倍。
中國空軍不僅擁有超過200架的殲-20,在去年還展示了第二款五代機,也就是殲-35。
以及兩款六代機。
中國空軍憑借五代機以及先進的遠程空空導彈,已經可以阻止美軍在第一島鏈的空中優勢。
因為在美國人看來,自己在阿富汗、伊拉克、也門等地區,從未失去過空中優勢。
結果面對如今的中國,美國卻失去了空中優勢。
【帕帕羅聲稱,美軍失去空中優勢】
這對于美國其實是一個不小的打擊。
對此,美軍可能要放棄第一島鏈,后撤至第二島鏈進行部署。
面對這種情況,我國國防部發言人張曉剛表示,這一切都是美國故意渲染“中國威脅論”。
拿著錘子的人,看什么都像是釘子。
說到這,大家是不是就發現了?
近期中國周邊真的不太平,前有印巴隨時可能爆發全面沖突。
后有日本在亞太開始挑釁中國。
如今連美國人也再度渲染“威脅論”。
似乎要從中國的周邊下手,目的就是要阻撓中國的發展。
因為,美國通過此次關稅戰對中美之間的實力差距,有了一個全新的認知。
為此美國才會選擇不遺余力對付中國。
目的就是為了在美國實力即將衰退之際,美國也不能讓中國繼續保持高速發展。
你看,這就是美國人。
所以,我們真的需要做好最壞的打算,謹防其他國家狗急跳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