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關系好不容易剛有點緩和的意思,日本這次突然搞事,把原本不錯的氣氛全打破了,5月3號,日本有些右翼分子開著一架小飛機,突然闖進了中國釣魚島的領空。
中國這邊馬上做出了回應,中午的時候,4艘中國海警船開進釣魚島海域巡邏,其中一艘還放出了自己帶的直升機。
更值得注意的是,日本這次的舉動帶了個壞頭,看到中國出動海警,日本政府不但沒收斂,反而立馬派出了兩架F-15戰斗機過來,態度特別強硬、囂張。
日本直接派戰斗機介入,明顯是在升級挑釁,這事性質也變得更嚴重了,但其實他們應該明白,這么激化矛盾,最后吃虧的只會是自己。
而中國這邊一直很克制、很理性,每次日本想闖釣魚島,中國都是驅趕對方,從來沒做過威脅他們安全的事。
其實不是中國做不到,論空軍實力,中日誰強誰弱一目了然,現在中國的殲-20戰斗機已經開始大批量裝備,用來保衛國家領土完全沒問題。
而且還有個細節值得注意,這事兒發生在上午11點19分,中方通報說日本飛機在11點24分就飛走了,前后不過5分鐘。
而中方的艦載直升機也是在這之后才起飛的,按這個節奏來看,中國的空軍力量很可能在5分鐘內就已經緊急起飛,開始驅趕日本飛機,這說明中國的反應速度和部署能力已經成了常態,
這一次兩邊雖然有摩擦,但都還在控制局勢,沒有讓事態升級,不過這也不代表以后就不會更緊張,這次“5分鐘驅離”雖然沒變成軍事沖突,但已經給大家敲響了警鐘。
要知道日本首相石破茂剛上臺的時候,好像一副要改善中日關系的樣子,讓外界以為中日關系至少在他任期內能緩和,結果沒想到,日本還是成了美國反華政策的“馬前卒”。
事情發生后,5月3號中國駐日本大使吳江浩也專門找日本外務事務次官船越健裕,正式提出了強烈抗議。
“釣魚島和它附屬的那些小島,本來就是中國的領土,如果日本還要搞什么挑釁動作,中國一定會堅決反擊,絕不會讓步,維護我們的主權和海洋權益?!?/p>
很明顯,釣魚島屬于中國,這點沒得爭論,那日本明知道在釣魚島上根本占不到中國的便宜,為什么還要一而再、再而三地挑釁呢?
筆者認為,日本最近在釣魚島附近鬧事,主要還是想做個樣子給美國看,擺出一副“反華先鋒”的姿態,好讓美國總統特朗普覺得日本還有用。
日本就是想用這種方式換取美國在貿易上對他們網開一面,別對日本加收關稅,為此石破茂也愿意繼續當“反華急先鋒”。
因為5月3號那天,特朗普政府宣布對汽車零部件加收25%的關稅,這一下直接打擊了日本經濟最重要的汽車產業。
日本首相石破茂當天就公開批評美國,說這個關稅“不能接受”,還說會繼續要求美國重新考慮,要知道在5月1號,日本才剛和美國談過新一輪關稅問題。
在這次談判里,美國提出的“對等關稅”其實就是讓日本單方面放寬農產品進口,自己卻死活不肯在汽車、鋼鐵這些日本最關心的領域讓步。
對于日本而言,這無疑是一個極其糟糕的情況,因為在日本對美國的出口商品中,汽車及其零部件占據了相當大的比例,幾乎達到了三分之一。
如果美國決定對日本汽車征收高達25%的關稅,這將對日本的汽車制造商造成巨大的打擊,這樣一來,日本車企的成本會急劇上升,。
更令人頭疼的是,日本的汽車產業鏈極為龐大且復雜,涉及的中小企業數量高達約六萬家。
這些企業不僅涵蓋了從零部件制造到整車組裝的各個環節,還與上游的鋼鐵、鋁材等原材料行業緊密相連。
因此一旦產業鏈出現問題,其沖擊波將廣泛擴散,影響到整個制造業生態系統,從供應鏈的最底層到最頂端,每一個環節都可能受到波及,導致生產停滯、就業減少等一系列連鎖反應。
說到底,現在日本國內那些主張“親中”或者“中立”的人,其實都覺得應該和中國搞好關系,但在美國特朗普政府對全世界加征關稅的大環境下,日本經濟壓力已經大得快扛不住了。
日本的一些右翼分子就不希望中日關系變好,所以才搞出了這次釣魚島的事,給兩國關系又添了新麻煩。
如果日本政府在釣魚島問題上還這么固執,不肯讓步,那中日關系就別指望有什么進展了,連想保持現在的穩定都很難。
要是日本一味挑釁,真把事情鬧大,踩到中國的底線,那中國肯定不會手軟,畢竟這關系到領土、國家主權和地區的安穩,日本最好別小看中國的態度和決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