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印度花大價錢買來的“陣風”戰斗機在實戰中表現不佳,讓不少印度軍方高層都很頭疼。
如果巴基斯坦再加上殲-35,那空中力量可就完全不一樣了。
“陣風”到底是怎么輸的?殲-35又憑什么讓印度這么緊張?
近年來,印巴空軍雖未發生大規模戰爭,但局部交火仍時有發生。
每一次空中對抗,往往都成為兩國更新空軍裝備的推力。
2019年印巴邊境的一次空戰中,印度空軍一架老舊的米格-21被巴基斯坦擊落,飛行員還被俘。
這起事件震驚全國,隨后印度緊急從俄羅斯追加訂購了30多架蘇霍伊戰機,只是這批軍購因各種問題被擱置。
為了擺脫對俄羅斯的過度依賴,印度還向法國采購了36架“陣風”戰斗機,被寄予厚望。
然而,根據部分報道,“陣風”在近期的實戰表現令人失望。
有報道稱,印度空軍在一次實戰部署中損失了數架“陣風”,引發高層震動,甚至有高級軍官因此被撤職。
雖然這些信息未被印度軍方完全公開證實,但從印度國內輿論的反應來看,“陣風”的表現似乎確實未達預期。
相比之下,巴基斯坦空軍這幾年的動作則顯得更加務實且迅速。
在與中國簽署相關協議后,中國的殲-10CE批量交付巴方,僅用不到兩年時間就完成了部隊換裝,并迅速形成戰斗力。
殲-10CE是一款具備較強多用途能力的三代半戰斗機,在雷達、航電、飛控等方面已經接近五代機標準。
最關鍵的是,它背后是中國完整成熟的指揮控制體系、空中預警體系和導彈武器系統的支持,作戰不是單打獨斗,而是成體系作戰。
在最近的一輪印巴空中交鋒中,殲-10CE出色的表現讓印度空軍頗為尷尬。
許多評論指出,“陣風”敗北,可能正是敗在整體體系不如對方。
印度空軍的裝備體系,其實早在幾十年前就存在結構性問題。
冷戰時期,印度一方面從蘇聯采購米格系列戰機,另一方面又從法國引進幻影-2000,以實現武器來源“東西方兼容”。
蘇聯解體后,印度短暫猶豫,但最終在俄羅斯拋出極具吸引力的蘇-30方案后重新靠攏俄式體系。
這批被命名為蘇-30MKI的戰斗機,不僅獲得本地化生產權,還成為了印度空軍的絕對主力。
到今天,印度空軍已裝備了260多架蘇-30MKI,占據了整個空軍主力的半壁江山。
按計劃,印度原本在2005年就啟動了一個名為“中型多用途戰斗機”的項目,打算引進126架中型戰斗機來與蘇-30MKI形成互補。
但最終中標的法國“陣風”由于價格高昂,僅采購了36架,遠遠低于最初規劃。
這樣一來,印度空軍形成了“重型機過多,中型機過少”的不合理結構,戰斗力反而不如看起來那么強。
除了裝備結構失衡外,印度空軍還面臨另一個困境——過度依賴俄羅斯。
然而,俄羅斯近年來的軍工發展陷入困境,特別是在烏克蘭戰場上的經驗。
證明了即使是高性能的重型戰機,如果缺乏數量支持、維護保障和預警體系,也難以形成持續作戰能力。
印度空軍的蘇-30MKI雖然單機性能不差,但配套的俄式預警機A-50更新緩慢,加之印度自身在指揮控制體系上的短板,使得這些主力戰機難以完全發揮出優勢。
至于“陣風”,盡管法國戰機以可靠和先進著稱,但36架的規模遠遠不足以構建獨立完整的作戰體系,尤其是面對像殲-10CE這樣的成規模作戰群體時,就顯得力不從心。
面對這一系列問題,印度空軍想要在未來與巴基斯坦抗衡,唯一的出路就是盡快進入五代機時代。
從目前的動向來看,印度確實在為此布局。
據外媒報道,印度正與俄羅斯繼續商討采購蘇-57戰機的可能性。
蘇-57是俄羅斯目前唯一的一款五代機,雖然研發進展一波三折,但其在隱身、機動和航電方面具備一定優勢。
另一方面,印度也有意與美國接觸,爭取引進F-35戰斗機。
F-35是目前世界上產量最多、技術最成熟的五代戰機之一,如果印度能夠成功獲得,將打破其多年來“只用俄歐武器”的格局。
但無論是蘇-57還是F-35,這些戰機都價格高昂、維護復雜,印度能否負擔大規模采購仍存疑。
除了進口戰機,印度也在試圖走自主研發道路。
2010年,印度啟動了一個名為AMCA的國產五代機項目,計劃研發一款具備隱身性能的中型戰機,以替代現役的幻影-2000和米格-29。
根據印度官方機構DRDO的說法,AMCA的初步設計階段已經完成,計劃在2030年前后進行首飛。
但目前來看,項目進展遠不如預期。
主要問題在于技術積累不足、核心航電系統依賴進口,以及發動機遲遲未能國產化。
目前印度仍需依賴法國或美國提供動力系統,這極大制約了AMCA的研發進度。
因此,從現實角度出發,AMCA想要形成戰斗力還需很長時間,遠遠趕不上中國殲-35的進展速度。
綜合來看,如果殲-35E真的如外媒所說即將交付巴基斯坦,那么這將是南亞首次出現真正意義上的五代隱身戰斗機。
殲-35E不僅具備隱身能力,更重要的是它很可能與中國的空中預警、數據鏈、電子戰等體系配套使用,實現體系化作戰。
這種作戰方式,將對傳統依靠單機性能的空軍形成碾壓。
對印度來說,如果短期內無法引進F-35或蘇-57,那么在未來幾年內,其空中力量可能會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
無論最終哪一款五代機落地南亞,都標志著印巴空軍將進入“隱身時代”的新階段。
未來的空中對抗,不再是單靠機動和速度,而是體系、隱身、電子戰之間的比拼。
誰先建立五代機作戰體系,誰就將在新一輪博弈中占據先機。
文/編輯:千尋小百科
每日經濟新聞:2024-11-12《殲-35A正式亮相!隱身性能世界第一》
參考消息:2018-09-28《印度采購“陣風”有黑幕?莫迪操作令人窒息 奧朗德“甩鍋”》
參考消息:2025-03-21《印度將購買20余架法國“陣風”戰機》
印度防務新聞:2025-02-17《中國的J-35和土耳其的KAAN戰機的收購是否能讓巴基斯坦空軍在與印度空軍的競爭中占據優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