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張蹲在院門口吧嗒旱煙,盯著天東邊的黑云直皺眉。
昨天那陣急雨剛把地頭沖得坑洼,今兒個晌午還熱得脫褂子,這會兒風就開始打旋兒。手機“叮”地彈出天氣預報,他瞇眼一瞅,心猛地揪起來——新冷渦又盯上山東了。
衛星云圖上,山西內蒙古那片黑云厚得像鍋底,正朝著山東滾滾壓過來。
中央氣象臺的藍色預警明明白白寫著,今晚魯中魯北和半島地區,要遭雷雨大風狠勁“捶打”。最讓人發怵的是,局地還可能砸冰雹,這可是莊稼的“要命災”。回想昨晚的強對流,雷聲炸得窗玻璃直顫,雨卻稀稀拉拉沒下透,多地玉米苗才剛露頭,正渴著呢。
可這回不一樣,半島北部預報有40mm雨量,水是夠了,就怕風雹跟著來搗亂。濟南淄博等地白天還晴得晃眼,溫度竄到28℃,夜里就變了天?“立夏刮大風,麥茬一場空”,老一輩的農諺在耳邊打轉。
濰坊壽光的菜農老王早早就把大棚壓膜繩緊了又緊,就怕10級大風掀了棚頂。煙臺蘋果園里,果農們望著青嫩的幼果直嘆氣,要是冰雹砸下來,半年心血就打水漂了。
天氣預報說今晚前半夜是“主戰區”,雷暴大風帶短時強降水,這對剛播種的花生苗可太兇了。
有人盼著雨潤地,有人怕著災毀田,同一片天底下,莊稼人的心思跟著天氣來回擺。去年聊城那場雹災,玉米葉子被打得稀爛,好多農戶減產三成,這教訓還熱乎著呢。
更讓人捉摸不透的是,山東不同地兒天氣像“開盲盒”。青島威海白天才20℃,陰沉沉的天像是提前知道要鬧事,濟南濟寧卻熱得像入了夏。
這種冷熱急轉最容易激發出強對流,老天爺的脾氣,真是越來越難猜了。我個人覺得,咱莊稼人靠天吃飯,可不能光等著“接招”。
提前檢修大棚、加固支架、疏通溝渠,這些防范措施比啥都實在。但話說回來,面對11級的雷暴大風,有些小農戶的抗災能力還是太弱了。
這場天氣仗,注定有人歡喜有人愁。
喜的是旱區盼來雨水,愁的是產區怕遭天災,農業保險能不能跟上?應急機制夠不夠快?
這些問題,比這場即將到來的雷雨更讓人心里沉甸甸的。“天要下雨娘要嫁”,咱管不了老天爺,但能把準備做在前頭。只希望這場強對流能“溫柔點”,別讓辛苦半年的農友們寒了心。
說到底,天氣無常人心齊,多些預警多些幫襯,咱種地的底氣才能更足些。
老天爺的脾氣難琢磨,咱莊稼人心里的秤,得時刻掂著天氣的分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