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在福州拉開帷幕,農業農村部大數據發展中心(以下簡稱“大數據中心”)聯合多家農業科技企事業單位,驚艷亮相農業農村大數據展區,為觀眾揭開智慧農業的神秘面紗。
在展廳現場,觀眾穿梭于數字鄉村服務站與伏羲農場之間,親手觸摸國家“十三五”科技創新成就展農業領域標志性重大成果——作物育種加速器培育的糧食作物,大屏前解碼智慧農業,用硬核科技勾勒出未來鄉村的智繪藍圖。
一張圖 織就智慧農業“經緯縱橫”
步入展區,最吸引眼球的當屬農業農村用地“一張圖”。這張圖為農村每塊地建立了“數字檔案”,像是給全國十幾億地塊辦理了“數字身份證”。仔細一看,地在哪、什么地、誰的地、種的啥、長啥樣,在圖上一目了然。它能精準定位每塊地的坐標和類型,還可實時查看作物種類、長勢預測等動態信息。
據悉,“一張圖”是《全國智慧農業行動計劃(2024-2028年)》中提出重點打造的一款公共服務,由大數據中心牽頭研發。如今,它已服務耕地用途核實、“非糧化”監測、土地延包流轉、宅基地管理等多項政府業務;同時,“一張圖”還是生產經營者的重要“幫手”,可利用大數據、大模型,探索耕地、種子、肥料、農機等生產要素間的最優匹配,為每塊地的農業生產開出精準處方,提高產業鏈全要素生產效率。
協同創新 共建智慧農業“生態圈”
深入展區還發現,政產學研各類主體也紛紛投入到農業農村數字化的實踐探索中,現場展示了部分成果案例:有中國科學院的伏羲農場系統,能根據每個地塊情況進行精準播種和施肥灌溉;中國農業科學院的植物工廠作物育種加速器,可使作物生育期縮短50%以上;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的千萬龘云系統,為智慧農業提供了模塊化、輕量化的云服務;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的智慧海洋牧場管理平臺,具備智能裝備作業、養殖監測預警等功能;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的智慧農機系統,可支持遠程無人遙控駕駛;北大荒農墾集團有限公司的農業資源“一張圖”平臺,已累計服務4800余萬畝耕地。
農業農村大數據展區現場人頭攢動,熱鬧非凡,來自全國各地的農業農村部門、科技服務企業、社會觀眾絡繹不絕。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對發展智慧農業作出系列部署,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再次明確提出“支持發展智慧農業”。智慧農業是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著力點,是建設農業強國的戰略制高點。
據了解,本屆數字峰會農業農村大數據展區展覽活動持續至5月4日,集中展示了近年來農業農村數字化的優秀案例和《全國智慧農業行動計劃(2024-2028年)》正開展的探索實踐。(記者 宮碧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