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日,華盛頓特區,中國駐美大使館“世界使館開放日”活動以“交響絲路 如意甘肅”為主題隆重舉行,全方位展示了甘肅獨特文化魅力。活動當日,謝鋒大使發表致辭,甘肅省王兵副省長進行推介。井泉公使、邱文星公使,馬里蘭州州務卿李鳳遷、華盛頓市務卿巴塞特、世界銀行常務副行長兼首席行政官張文才,外國駐美使節以及1萬多名美國當地民眾參加。
在貴賓場演出中,現場來賓共同觀看了甘肅主題宣傳片《這里是甘肅》,甘肅省文化和旅游廳組織的文藝代表團以敦煌樂舞、民俗花兒,少數民族歌舞以及蘭州牛肉面拉面技藝展示等多元藝術形式,成功搭建起文化交流橋梁,讓甘肅文旅在海外綻放光彩。
開場舞蹈《敦煌樂舞》,帶觀眾領略了絲綢之路與敦煌文化交融的璀璨輝煌。緊接著,樂器演奏《金蛇狂舞》以激昂旋律點燃現場氣氛。花兒演唱《花花尕妹》用悠揚的曲調傳遞出了中國西北大地的質樸情感。期間設有貴賓抽獎環節,為活動增添了驚喜與互動樂趣。而后,敦煌古樂《傾杯樂》重現唐代古樂韻味,裕固族歌舞表演《裕固族姑娘就是我》傳遞民族熱情活力。活動尾聲,蘭州牛肉面技藝展示及品鑒環節,更讓大家從味覺感受隴原大地的獨特韻味。
公眾場演出分為大使館一層主舞臺表演區和二層觀眾互動體驗區,文藝演出每15分鐘表演一次,共演出21場次,精彩節目輪番上演,贏得觀眾陣陣掌聲,讓美國觀眾與海外華人華僑深切感受到甘肅的獨特文旅魅力。
在公眾互動體驗區,蘭州刻葫蘆、慶陽剪紙、環縣道情皮影等傳統技藝展臺前人頭攢動,蘭州牛肉面拉面體驗區更是排起長龍,讓美國民眾在沉浸式體驗中感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活動現場,非遺傳承人阮師傅手持特制刻刀,在直徑不足5厘米的葫蘆上雕刻出《敦煌飛天》系列作品,引得觀眾連連驚嘆。“這簡直是微型藝術品!”來自馬里蘭州的中學教師羅伊在體驗刻葫蘆后表示,“透過放大鏡看到絲路駝隊圖案的精密刻紋,讓我對工匠精神有了新的理解。”慶陽剪紙展臺前,非遺傳承人馬路僅用3分鐘就為民眾剪了一幅人物肖像,引得民眾爭相體驗,通過手把手教授美國兒童剪制“熊貓”形象,讓紅紙翻飛間傳遞著中國年俗文化的溫度。環縣道情皮影戲臺前,經典劇目《大鬧天宮》和《白蛇傳》選段(盜仙草)的演出引發陣陣喝彩。在后臺體驗區,許多家庭興致勃勃地操作皮影人物,感受傳統戲劇與現代光影藝術的完美融合。“這些會動的皮影就像中國版的迪士尼動畫!”九歲的小觀眾盧卡興奮地說。最受矚目的當數蘭州牛肉面拉面體驗區和品鑒區,來自甘肅的拉面師傅現場展示“一清二白三紅四綠五黃”蘭州牛肉面讓品嘗過的美國民眾贊不絕口,當面團在師傅手中幻化成細如發絲的“毛細”面條和寬如皮帶的“大寬”面條時,現場爆發出熱烈掌聲。華盛頓市民特魯伊在嘗試拉面后笑稱:“這比健身房練臂力還有趣,中國面條里藏著物理學的奧秘!”
與此同時,現場73幅反映甘肅歷史人文,地理地貌以及百姓生活的精美圖片更是吸引了許多民眾駐足欣賞并拍照打卡,很多人表示甘肅是個美麗的地方,如果有機會一定會去甘肅旅游。而來自甘肅省博物館、敦煌博物館帶來的文創產品,以及慶陽香包、剪紙,蘭州刻葫蘆,環縣皮影等各款文創產品各具特色,民眾紛紛駐足欣賞、購買,讓美國民眾進一步深刻了解了中國的歷史民俗文化,現場氣氛熱烈。
部分現場民眾表示,這些承載著絲綢之路文明記憶的非遺項目,不僅展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更架起了中美民心相通的橋梁。本次活動特別策劃的“交響絲路? 如意甘肅”主題體驗,通過“可觀賞、可觸摸、可品嘗”的立體化呈現方式,讓近萬名美國民眾零距離感受到中國甘肅文旅魅力。
來源:微游甘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