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五一”小長假已落下帷幕,多項數據表明,今年全國文旅市場迎來了最為強勁的復蘇態勢,旅游消費活力得到全方位釋放。
從人頭攢動的音樂節現場,到“約滿”“售罄”的熱門景點,再到一房難求的縣城酒店,以及排隊一小時起的老字號美食店……處處彰顯著人們高漲的出游熱情。
據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測算,今年“五一”假期5天全國國內出游3.14億人次,同比增長6.4%;國內游客出游總花費1802.69億元,同比增長8.0%。美團旅行數據也顯示,今年“五一”小長假,文旅訂單較2023年同期增長30%,文旅熱度創近三年新高。
同程旅行5月5日發布的《2025“五一”假期旅游消費洞察報告》顯示,得益于假期前半程全國大部分地區天氣晴好,以及前后拼假等多重因素影響,今年“五一”假期國內旅游市場熱度有望創歷史新高,且旅行熱度或將延長到假期結束后的首個周末。
“奔縣游”熱度攀升,長線游進一步爆發
今年“五一”小長假期間,重慶市榮昌區成為備受關注的目的地之一。因“甲亢哥”走紅的榮昌“鹵鵝哥”,帶火了這座曾經名不見經傳的西南小城,使其一躍成為熱門旅游打卡地。
重慶榮昌區風光。圖/視覺中國
一位來自北京的游客告訴中國新聞周刊,這次小長假他們專程去榮昌打卡,品嘗了豬油泡粑、榮昌鋪蓋面、榮昌黃涼粉等特色美食。返程時,特意帶了兩只榮昌鹵鵝回去,沒想到還意外收到了當地贈送的免費小禮品,里面有花生酥、酸辣粉等美食。“當地的志愿活動做得特別好,是一個很接人氣的地方。”
數據顯示,“五一”小長假期間,榮昌區共接待游客224.89萬人次,同比增長157.03%。榮昌鹵鵝作為當地特色美食代表,賣出290150只,同比增長752.53%。與此同時,多家鹵鵝店門前排起長隊,部分店鋪為保障游客購買體驗,不得不采取限購措施。
榮昌鹵鵝。中新社記者 周毅 攝
今年“五一”小長假,“奔縣游”熱度持續走高。美團旅行數據顯示,“五一”期間,縣城高星酒店預訂量同比增長超80%。相比擁堵的熱門城市,“詩鄉畫城”浙江桐廬縣、“長詩圣地”安徽懷寧縣、“皖北江南”安徽鳳臺縣、“蚩尤故里”湖南新化縣均成為人們尋找“松弛感”的熱門之選。
與此同時,在“請4休11”休假模式的推動下,今年“五一”小長假期間,長線游市場迎來進一步爆發。
同程研究院統計,今年“五一”期間長距離出行占比攀升,1200公里以上的航線占比近70%,較去年同期增長3個百分點。以機票預訂量為參考的 “五一”期間熱門目的地TOP10榜單中,成都、廣州、昆明穩居前列,三亞、烏魯木齊等特色目的地的熱度較去年同期明顯提升,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溫州的游客,紛紛扎堆涌向以成都、重慶、貴陽、昆明為代表的大西南。
攜程數據顯示,假期首日跨市旅游訂單量占比達90%,作為長線游熱門目的地的云南省,其酒店、門票訂單量同比分別增長26%和17%。美團旅行數據顯示,新疆阿勒泰地區、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黑龍江綏化市、黑龍江大興安嶺地區、吉林遼源市等地在“五一”期間文旅交易額同比增幅均超113%。
此外,隨著240小時過境免簽等一系列免簽政策的持續優化,今年“五一”假期,“China Travel”(中國游)持續火爆。來自攜程的數據顯示,“五一”期間,入境游訂單同比激增130%。同程旅行數據顯示,入境客源中,菲律賓、日本、中國臺灣旅客占比最高,41歲以上中老年群體達33%,顯著高于其他年齡段游客比例,探親、休閑及商務需求交織。
除240小時過境免簽等政策外,不斷加碼的離境退稅政策也助推了入境游市場的火爆。“來滬掃貨”“老外拖著行李箱去義烏采購”等話題引爆“五一”社交圈,免簽政策、離境退稅政策等疊加,激發了外國游客的“中國購”消費熱情,來中國“買買買”成為跨境旅游新趨勢。攜程數據顯示,“五一”假期上海、深圳、義烏等地入境游訂單同比分別增長138%、188%和60%。
花式“寵客”頻上熱搜
這個小長假期間,各地文旅部門為提升游客體驗,紛紛推出多樣化“寵客”舉措,相關話題持續登上網絡熱搜,引發社會廣泛關注。
山東日照一景區為增強游客趕海體驗,推出“龍王賜寶”活動。在網絡熱播的視頻畫面中,景區工作人員駕駛裝滿蛤蜊的車輛沿沙灘行駛,不停向兩側人群拋撒蛤蜊。據景區工作人員介紹,該活動于“五一”期間每日下午2點、3點、5點左右,依據退潮時間分多輪開展。
據了解,所撒蛤蜊均由雇傭員工從灘涂采集,主打一個讓游客“絕不空手而歸”。該工作人員表示,一方面是為外地沒有經驗難以挖到蛤蜊的游客增加一些趕海的快樂,另一方面也是根據當地習俗給大家一個龍王賜寶的好寓意。
與此同時,甘肅敦煌市、重慶榮昌區、浙江衢州市、江西景德鎮市等多地開放機關食堂,面向游客提供平價餐飲服務。例如,榮昌區政府機關食堂推出20余道“榮昌味道”小碗菜,單價在3至18元之間。小長假第二天,“榮昌政府食堂米飯蒸了半噸多”等話題就沖上了熱搜。據榮昌區機關事務中心工作人員介紹,5月1日至4日,榮昌政府食堂總共接待游客超過54000人次,成為外地游客必打卡的目的地之一。
在榮昌區政府機關食堂吃飯的游客們。中新社記者 周毅 攝
在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縣,“游客住進局長家”話題也引發了大量關注。5月2日,王女士一家自駕抵達宣恩縣城后,因臨時無法訂到酒店向當地文旅局求助,最終被安排入住縣文旅局局長家中。當晚,針對多名有住宿需求的游客,在當地文旅局組織動員下,當地干部職工與居民提供閑置房間,解決了30余名游客的住宿難題。5月3日,宣恩縣還在民族體育館設置100個應急床位,進一步保障游客住宿需求。
中國旅游研究院研究員黃璜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表示,地方文旅部門推出的“寵客”舉措,有針對性地解決地方旅游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短板,為游客提供更多便利與實惠,有效提升了游客滿意度,形成旅游發展的良性循環。
不過,黃璜提醒,在推行“寵客”舉措時需注重實效。應當避免出現僅以制造噱頭、喊口號為目的的“寵客”行為。他說,只有將“寵客”落到實處,切實滿足游客的真實需求,才能實現旅游服務質量的全面提升。
世界旅游城市聯合會特聘專家王笑宇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對于各地花式寵粉的現象,應持理性態度,要注重主客共享。他說,旅游目的地不僅要讓遠道而來的游客滿意,還要保障本地居民在社區生活、休閑消費、娛樂等方面的享受,共同分享旅游產業發展紅利。他表示,如果部分地區為接待外來游客,過度讓渡公共資源,或造成公共資源擠兌,導致本地居民公共福利縮水,會影響主客共享和居民幸福感。
專家:旅游安全管理存在薄弱環節
“五一”小長假期間,在文旅市場熱度持續攀升的同時,全國多地旅游景區接連發生多起安全事故。
5月1日,假期開始的第一天,貴州赤水兩河口鎮風香路K16+800米位置突發巖體崩塌,造成4輛汽車受損,初步核實暫無人員傷亡。同日,河南新鄉寶泉大峽谷景區內,一名游客在桃花坪衛生間抽煙后未熄滅煙頭,導致衛生間起火。景區發現后迅速疏散游客并組織滅火,火勢在10分鐘內得到控制,著火區域 為4平方米的備用衛生間。當晚,廣西南寧青秀區方特東盟神畫游樂場一臺跳樓機(太空飛梭項目)因立架二層左側裝飾燈8.8米處線路短路起火,景區隨即發布情況說明通報事故原因。
5月3日,上海歡樂谷園區內一處停用建筑表面裝飾物發生火情,過火面積約2平方米,雖未造成人員被困及傷亡,但引發較大輿情;同日,河北張家口檀邑溪谷景區觀光魔毯項目突發故障,部分游客被甩出受傷,現場視頻顯示出口處秩序混亂,多輛警車、救護車緊急抵達處置。
尤為嚴重的是5月4日發生于貴州省黔西市新仁苗族鄉六沖河東風庫區附近的重大水上安全事故。當日下午4時許,受烏江上游六沖河突發大暴雨影響,2艘航行中的載人游船發生側翻,導致包括船員在內約70人落水。截至5月5日,事故已造成10人遇難。
黃璜表示,節假日旅游高峰實際上構成了對旅游安全管理體系的“壓力測試”,暴露出旅游安全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環節。他說,從事故成因來看,多數旅游安全事故的發生并非偶然,而是旅游安全隱患長期累積的結果。節假日期間,游客數量激增、景區運營壓力顯著加大,導致平日處于潛伏期的安全隱患集中暴露,成為事故高發的直接誘因。
黃璜表示,為有效防范旅游安全事故,亟須構建常態化、系統化的安全管理機制。首先,需強化旅游安全底線思維,嚴格落實安全責任,確保安全管理制度覆蓋旅游活動全流程。其次,應建立動態化隱患排查機制,針對景區設施、游覽項目、應急救援等重點領域開展定期檢查與風險評估,及時發現并整改潛在安全隱患。
王笑宇指出,旅游景區經營運營需堅持底線思維。要重視景區項目、設備設施從規劃設計到建設運營全流程的標準執行,在規劃設計階段遵循相關標準,立項、驗收評估環節嚴格把關,后續做好長期定期維護。同時,制定完善的安全預案,并通過常態化演練提升應急處置能力,確保在突發事件中最大限度保障游客生命安全。
作者:陳淑蓮
編輯:孫曉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