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歷程,可謂是艱難異常。
我們僅僅看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人員走向,就知道:中國共產黨太難了!
從1921年開始,到1949年建國,只有兩人堅持下來了,剩下的人員里,有犧牲的,有叛變的,有當了漢奸的,還有脫了黨的.....
下面,我們就聊一聊一大的簡單情況,然后聊一下各位人員的走向和結局。
1、中共第一次代表大會的地址、參與人員
無法想象,現在全中國有9671.2萬名黨員(2022年統計),但在召開一大時,全國僅有58名黨員,參加一大的黨員代表只有13名。
這十三位分別是:
長沙代表:毛澤東、何叔衡; 北京代表:張國燾、劉仁靜; 上海代表:李達、李漢俊; 武漢代表:董必武、陳潭秋; 濟南代表:王盡美、鄧恩銘; 旅日的代表周佛海,廣州代表陳公博,這是12位,還有一位是由陳獨秀指定的代表包惠僧。
我們非常熟悉的陳獨秀和李大釗,沒有能夠參加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
1921年7月23日晚,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號(今興業路76號)正式開幕,當時開會的地址是在李漢俊的住宅。
當時的開會布置較為簡單,除了13人外,還有兩位共產國際的代表,分別是馬林和尼克爾斯基。
大會開到7月30日晚,法租界的巡捕房密探喬裝打扮后闖入大會現場,然后快速離開。當時的馬林非常警覺,根據他的經驗:必須停止開會,并且進行疏散。
事不宜遲,馬上行動。
果然,十多分鐘后,大批巡警出動。沒有搜查到有用的信息,巡警散了。
但是,出于安全考慮,大家在第二天轉移了。
后來,開會地址選擇了浙江嘉興南湖的一艘游船上了。
不過,南湖游船上,有四人是確定沒有參加后續的會議,兩位共產國際代表沒有參加,李漢俊因為留在上海應對巡警,沒有參加。陳公博受到了兩重驚嚇(另一次是晚上賓館隔壁發生命案),也沒有參加南湖的會議。
長沙代表何叔衡,是否參加了南湖會議有些爭議,據《中共一大嘉興南湖會議研究》認定,何叔衡提前返回了長沙,沒有參加在南湖的會議。
我們不糾結誰參加了南湖會議,接下來,我們看一看,一大代表中的13人,走了什么樣不同的道路,最后結局如何?
2、13位一大代表中:有為了革命犧牲的,也出現了叛徒、漢奸
(1)早年犧牲的、病逝的,有這么幾位
①王盡美,1898年出生,一大時僅僅23歲。
他對于黨的事業非常熱衷,長期奔波在濟南、北京、上海、廣州等地,因為患上了肺結核,又因為工作太忙,沒有及時治療,導致1925年去世了,年僅27歲。
王盡美是一大代表中最先逝世的一位,這是真正的英年早逝,實在可惜。
②鄧恩銘,一大時僅僅20歲,是個年輕的共產黨員。
雖然年輕,但對信仰很忠誠,為了共產主義事業一直在奮斗。
1927年以后,形勢急劇變化。
1929年年初,鄧恩銘被叛徒出賣,在濟南逮捕入獄。
1931年,慷慨就義,僅僅30歲。
鄧恩銘是一位偉大的共產黨員,值得所有黨員學習。
③何叔衡,參加一大的時候已經45歲了,是當時年齡最大的一位。
1934年10月,紅軍主力要長征,何叔衡留在了蘇區。當時,他已經58歲了。確實,這個年齡要長途跋涉并不容易。
但是,何叔衡留在了蘇區,卻迎來了危險。
1935年2月初,國民黨反對派開始圍剿留在蘇區的紅軍戰士,中央局書記項英派便衣隊送年近60的何叔衡、病了的瞿秋白轉向閩西。
在2月24日,敵人追擊何叔衡等人時,因為何叔衡年齡大了,跑不動了,鄧子恢命令戰士架著何叔衡前行,這樣速度大大減緩。
為了不拖累同志們,何叔衡跳崖身亡。
毛主席評價何叔衡:“叔翁辦事,可當大局”。
確實挺可惜。
④陳譚秋,長征時也是留在了蘇區,在1935年去蘇聯學習。
學習完之后,在新疆工作。
誰能想到,喪盡病狂的盛世才,在1942年9月逮捕了陳譚秋。
當時,盛世才逼陳譚秋脫黨。如果陳譚秋答應了,那么,就可以活下來了。
但是,陳譚秋是個純粹的革命者,是個硬骨頭,怎會答應如此要求呢?于是,在1943年9月,被盛世才秘密殺害于監獄中,年47歲。
以上這就是一大代表中,早早犧牲的四位共產黨員。
(2)那些脫黨的、叛變的、當了漢奸的一大代表
①李達,出生于湖南,是毛澤東的湖南老鄉。
此人出生于1890年,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知識非常豐富。不過,因為不滿陳獨秀的家長制作風,在1923年就脫黨了。
這是第二位脫黨的一大代表。
不過,在新中國建立后,李達重新入了黨。
1966年去世,年76歲。
插個話題,一大會議從上海轉到嘉興南湖,就是李達老婆的主意。
②李漢俊,這是個不多得的人才,講課極具風采。
一大在上海召開時,就在他上海的家里。
1924年,李漢俊自動脫黨,發生了什么并不清楚,或許,和李達的原因一樣。
不過,李漢俊雖然脫黨了,但是,仍然在為革命事業努力奮斗。
曾經擔任國民黨要員,并且在1927年412事變前后,營救了300多名共產黨員。
1927年12月,李漢俊被捕,名義是“赤色分子”,就此慘遭殺害。
③包惠僧,一大時,他是陳獨秀的全權代表。
他曾經任職于黃甫軍校,后來還參加了東征和北伐。
1927年大革命失敗后,一度意志消沉,就此退出了中國共產黨。
后長期在國民黨政府任職,并在1948年去了澳門。
僅僅一年后,回到了祖國,回到了北京。
1979年,包惠僧病逝。
④張國燾,這個人物想必大家都很熟悉,長期領導紅四方面軍。
但是,在長征時期犯過錯誤,一度想要另起爐灶。后來,在1937年3月開會時受到了批判。
看自己大勢已去,在1938年4月逃離陜甘寧,并投靠了中國國民黨,成為一個叛徒。
既然已經叛逃,那就開除黨籍。
后來,張國燾還配合軍統,做了不少殘害共產黨員的事情。
此人實在不值得尊敬。
1948年11月,張國燾先去了臺灣,后來又去了香港。1968年去了加拿大,最后在1979年死在了一家養老院,死時82歲。
他本可以成為功勛級人物,但最終選擇了無盡的深淵,可恨也可嘆!
⑤陳公博,這人是最早脫離中國共產黨的,在1922年脫離了中國共產黨。
后來,躋身國民黨行列,一度和蔣介石走得很近。但最終選擇了和汪精衛為伍,成為一個大漢奸。
日本投降后出逃日本,后被押解回國,并在1946年被宣判了死刑,并執行。
這是民族敗類。
⑥周佛海,和陳公博的職業生涯較為接近,在1924年脫黨。
一旦脫黨,馬上進入了反共的行列,而且長期如此。
后來,和汪精衛、陳公博等人一起組建了汪偽政府,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大漢奸。
日本投降后,周佛海被拘捕,因為曾私下向蔣介石表忠心,要效命中央,因此在蔣介石的授意下,僅僅判了無期徒刑。
1948年,周佛海死在了監獄中。
(3)被開除黨籍的那位年輕人
最后,我們說一說劉仁靜。
這是年齡最小的一位一大代表,當時僅僅19歲。
1926年到了蘇聯留學,后來和蘇聯的托洛茨基相談甚歡,并成為狂熱的托派分子。1929年,被開除黨籍。
1987年去世,享年85歲。
3、一大代表中:從一大到建國,堅持革命的只有2位
寫到這里,我想很多人已經清晰了,13位一大代表,從始到終,堅持革命,并且堅持到了新中國建立的那兩位是:毛主席和董必武。
這結果說明什么呢?
說明,堅持革命非常艱難,要么心理會發生動搖,要么會遭受不測。只有那些意志堅定,而且運氣不錯的人才能堅持到最后。
而恰恰是堅持到底的毛主席,加上董必武,以及其他革命家,創造了時代的奇跡,創建了偉大的新中國。
或許,這就應了流傳很廣的一句話吧:讓一大代表中最富有軍事才華的毛澤東堅持到最后,那是天佑中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