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過去的“五一”小長假,全國多地上演“音樂節+”熱潮。去哪兒網數據顯示,“五一”期間全國超23場音樂節輪番上演,不僅覆蓋北京、成都等一線與新一線城市,更多二三線城市也加入了“五一”演出的陣營,如安徽滁州憑借葫蘆果音樂節,帶動當地“五一”酒店預訂量增2.4倍;新疆伊寧蜜桃音樂嘉年華,帶動酒店預訂量同比增1.3倍。據業內估算,1元的音樂節門票大約可帶動舉辦城市7~8元的綜合消費,包括酒店、餐飲、購物等。
以“2025 BUBBLING&BOILING泡泡島音樂與藝術節·京津冀站”(以下簡稱“天津泡泡島音樂節”)為例,該音樂節在天津東疆舉辦,“五一”假期三天共吸引觀眾超十萬人次,帶動周邊住宿、交通、餐飲等相關產業綜合消費增長超6000萬元。
演出經濟與文旅消費深度融合,已經成為假期人氣拉動的新抓手。從草地到海邊,從山谷到古鎮,越來越多游客不只是為了聽一場演出,更是為了體驗一次目的地的旅行。
“演出即旅游”:音樂節成地方文旅新引擎
“天津泡泡島音樂節的三天,我們東疆片區的酒店、民宿幾乎全部滿員。”天津東疆綜合保稅區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長蘇頔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音樂節不僅拉動了東疆片區的消費,還帶動了濱海新區乃至天津市區的消費增長,“濱海新區的頭部品牌酒店也是滿員狀態”。
圖片來源:主辦方
今年“五一”,像天津這樣的“音樂節目的地”不止一處。武漢仙人掌、常州太湖灣、南京咪豆、北京草莓等,多地政府與演出方聯手打造“演出即旅游”“城市即舞臺”的消費體驗。不少用戶在社交平臺分享音樂節跨省拼車的動態。
隨著“跟著演出去旅行”“為一場演出奔赴一座城市”消費模式逐漸成型,演出對于地方經濟的拉動效應日益顯著。音樂節作為年輕人高度參與的文化活動,正成為各地政府競相引進的新型文化IP(具有商業價值的創意內容或品牌)。
美團旅行4月29日發布的《2025年五一觀演旅游洞察報告》(以下稱“報告”)顯示,“五一”期間,全國5000人以上大型營業性演出預計將超百場,觀眾人數將超200萬人次,預計帶動酒店旅游消費超20億元,平臺演唱會、音樂節專享景區門票產品訂單同比上漲近1倍,形成“3小時演出撬動72小時消費”的聯動效應。
其中,音樂節仍然是年輕人的熱門選擇,報告顯示,95后用戶在美團搜索音樂節相關產品的頻次同比提高107%。音樂節等展演經濟帶熱酒店、景點門票“提前訂”,其中提前8天以上預訂酒店、景點門票的游客數量同比增加11%。
“這幾年主辦音樂節的過程中,我們切實感受到地方政府對音樂節的需求越來越強烈。”天津泡泡島音樂節主辦方——北京創娛無界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合伙人、高級副總裁車瀅表示:“很多地方政府都在與我們洽談項目引進落地事宜,這主要是因為地方政府看到了音樂節對跨城消費的帶動作用。”
中國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經濟學博士、研究員韓元軍也表示,以音樂節、演唱會為代表的音樂旅游在全國市場規模極大,關聯產業超120個,“一業帶百業”的特征非常明顯,對于城市軟實力的綜合帶動作用非常突出。
演員跨界音樂節,用一張票撬動地方文旅
據官方數據,天津泡泡島音樂節“五一”假期三天總共吸引超10萬人次現場參與,其中95后觀眾達78%,近八成為跨城客流,其中京津冀以外地區用戶占比超四成。蘇頔表示,天津東疆親海音樂廣場是專門為舉辦音樂節打造的廣場,而且在審批到落地的全流程上,也開辟了綠色通道,7*24小時服務。
圖片來源:主辦方
對地方政府而言,音樂節正從一項內容產品逐步升級為文旅融合場景的核心組成部分。不再僅僅是一場快閃演出,而是具備打造城市文化IP、帶動復合型消費效益的能力。蘇頔介紹,天津泡泡島音樂節去年和郵輪IP合作,今年和“日出東疆”IP合作,并在經典景點航母基地、海洋博物館等推出演出等活動,以便讓游客能夠“留下來”。
為了激活“音樂+文旅”的城市消費,各地政府不斷推出創新舉措,期待用一張票撬動地方文旅消費。比如,4月在成都舉辦的成都熱浪飛行銀河左岸音樂節上,成都文旅推出配套文旅大禮包,憑借音樂節門票可享受19個頂流文旅景區的消費折扣、45家精品酒店的住宿優惠,還可免費參觀成都市內8個著名博物館。
與此同時,音樂節邊界也在拓寬。今年很明顯的變化是,越來越多跨界藝人登上音樂節舞臺,包括演員、綜藝偶像、流量藝人等,趙露思、丁禹兮、張晚意等演員的參與引發了廣泛網絡討論。
對此,車瀅認為藝人跨界來音樂節無可厚非,“只要他對音樂有理解、有尊重,敬重舞臺且有一定專業性,我們是歡迎的”。在她看來,音樂節的觀眾主體是年輕群體,主辦方不能忽視年輕人的喜好,逆勢而行,“只要科學安排陣容,就能有效減少觀演體驗上的沖突。比如避免將搖滾樂隊與流量藝人安排在同一場演出中”。
在她看來,一方面,隨著粉絲經濟成熟,音樂節成為藝人與粉絲線下互動的重要場景,通過脫離屏幕與粉絲“面對面”,有助于加深與粉絲的關系、提升其在年輕群體的影響力;另一方面,跨界藝人的加入也為音樂節帶來新鮮活力,吸引更多原本不看音樂節的年輕人入場,擴大受眾群體。
而這些“新觀眾”的入場,也帶來了新的消費場景。美團旅行數據顯示,“五一”前夕,“音樂節應援妝”搜索量上漲179%,搜索者中“00后”年輕人占比超3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