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之國成都一直以高校云集聞名于世,坐落著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等多所被大家津津樂道的“雙一流”高校。但在這些高校中,有的高校因其“低調”屬性雖不常被考生家長列為報考首選,卻是名副其實的、實力硬核的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對于這類高校來說,實力比名氣更為重要。
這所學府便是成都理工大學。它不像四川大學和電子科技大學那樣名聲在外,卻以其獨特的學科優勢和穩健的學術實力,在高等教育領域占有一席之地。這所起源于1956年成都地質勘探學院的老牌強校,雖不在輿論風口,卻在地質領域豎起了一座學術高峰。成立的地質相關專業,作為王牌,早已享譽國內外,為國家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地質人才。同時,近年來,該校的多個其他學科也迅速崛起,形成了多學科協同發展的良好局面。這種低調而穩健的發展態勢,讓成都理工大學在“雙一流”建設的道路上越走越穩,成為眾多學子心中值得信賴的學術殿堂。
翻開成理的學科版圖,這份"地質基因"正迸發出新的活力。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學科不僅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序列,更在軟科排名中穩居全國前三,與南京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比肩而立;礦業工程闖入軟科世界學科排名前30強,成為全球頂尖學科;地球科學、工程學等5個學科持續保持在ESI全球前1%,材料科學排名一年躍升18位,展現出驚人的發展勢頭。
這份國際認可的學科水平,轉化為67個本科專業的扎實實力——23個國家級一流專業、8個國家級特色專業構建起覆蓋地質勘探、環境工程、核技術、人工智能等領域的專業矩陣。在2025校友會中國大學一流專業排名中,地質工程專業以全國第二的佳績獲評六星級專業,地球物理學等4個專業躋身五星級,成都理工"低調但頂尖"的學術實力正等待著慧眼識珠的學子。
成理的硬核之處,還在于將"地質優勢"轉化為"多學科突破"的創新生態。地質災害防治實驗室的科研成果,在汶川地震重建中發揮了關鍵作用;在油氣藏地質及開發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師生們破解能源安全難題;在信息與計算機科學實驗室進行的項目正在領跑人工智能算法研發;在材料與化學化工程學院,高純石英提純技術打破國外壟斷......這種"立足優勢、不斷創新"的辦學精神,讓成理學子既能深耕專業,又能拓展視野。
在成都理工大學,學習可不是光啃書本。地質實習路線上的足跡,核技術實驗室里的嚴謹測算,智能裝備創新大賽的激烈角逐......這些經歷把學生們練就成了“能吃苦、敢創新”的實干派——既有地質人的踏實堅韌,又有創新者的銳意進取。當其他高校追逐排名時,這里更關注每個學子能否找到自己擅長的方向。選擇這所"實力大于名氣"的高校,獲得的不僅是一紙文憑,更是探索地質與開拓未來的“真本事”:既能用專業知識解決資源勘探難題,又能用創新思維設計未來能源方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