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重慶市大足區獲悉,大足區作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的重要聯結點,正積極推動與四川省資陽市等地的文旅融合發展。通過共建川渝石窟寺遺址公園、成渝古道文化旅游帶、石窟文物主題游徑等舉措,大足與資陽共同提檔“資足常樂”“點石成金”等文旅品牌,致力于創建巴蜀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推動區域融合取得新突破。
大足石刻華嚴三圣像。大足區委宣傳部供圖
在文化遺產保護方面,大足與資陽的合作不斷深化。兩地共同開展南方石質文物防風化、防水害及危巖體預防性保護等技術研究,共建世界知名研究院。同時,聘請了全國知名文物專家學者組建專家智庫,為文物保護利用提供智力支持。此外,還爭取資金支持用于文物保護,積極創建石窟寺國家遺址公園。
目前,大足區堅持高起點、高標準規劃建設,聯動“一城、三山、四園”,突出“產城景、農文旅”融合,做到“點上做靚、串珠成鏈、全面提升”。通過加快培育大足石刻世界級旅游景區,購票游客人數和門票收入均實現顯著增長。同時,大足區還積極創建國家級旅游度假區,推動龍水湖游船購票人數翻番,旅游業不斷升級發展。
安岳石窟臥佛院摩崖造像。大足區委宣傳部供圖
在推動文旅融合發展的過程中,大足區還注重豐富“文旅+”產業。通過加快推進石羊農文旅示范區、大安農旅融合發展示范區、石刻(窟)文創園等園區建設,串聯大足石刻、安岳石窟等景區,打造“石刻+”產業集群。同時,一批重大文旅項目相繼落地,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
在“資足常樂”文旅品牌的打造上,大足與資陽攜手共進。兩地共建巴蜀石窟文化旅游走廊聯盟、巴蜀世界遺產聯盟,聯合推出石刻藝術文化旅游直通線、紅色旅游精品線路及主題旅游商品。通過舉辦系列節會活動、推出微電影和主題曲等方式,讓“資足常樂”文旅IP深入人心。隨著大足與資陽等地文旅合作的不斷深入,合作產生的經濟效益也日益顯著。
據了解,大足區下一步將繼續深化與周邊地區的文旅合作,全力打造具有國際范、中國味、巴蜀韻的國際文旅名城。力爭2025全年接待游客4200萬人次,過夜游客110萬人次。全區文化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3.5%以上,旅游業增加值占GDP比重2.8%以上。(譚顯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